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7-03-23 11:57丁冬春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丁冬春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以及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展,以促进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和高素质的合格公民为目标,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认知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生活问题

在现今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由于受到众多客观原因以及主观原因的影响,使得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偏离了新课程的要求,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无效甚至相反的结果。因此,教师要结合时代的要求,正确对待品德与社会的教学,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呢?

一、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体验

小学生的学习和认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时,要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凭借亲身的體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只有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题材,才能更好地引发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与认知,才能引发学生的道德共鸣。例如,在教学“让诚信伴随着我”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安排相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下列情况进行表演: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出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些人在你面前一直说你的好话,但是背地里……让学生通过表演小节目,通过切身感受生活中遇到的真实现象,让学生通过在情境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诚信的感悟,使学生加深对于诚信的印象,达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效果。

二、紧扣生活问题,促进学生体验

德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水平以及道德辨析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在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置、情境的创设上都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注重深入观察生活,注重生活中的品德与社会题材的把握,从而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将事实性的知识转变成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使学生完成新旧知识的构建与重组。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地球村”时,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观察人们的日常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环境、交通、卫生等存在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从其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实际生活入手,以鲜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能有效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更加爱惜我们的地球村。

三、全方位、多角度开展课堂教学

教师要想提升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开放式、多样化的教学,提升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能力。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就是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开放性的理念为学生创建宽松的教学环境,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教师需要遵守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通过趣味性活动的创设,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将知识内化为行为。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学生乐于接受且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教学情境中,从而增强学生的感受。

2.开放性原则

采用开放性的教学,能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与创造,使学生在对事物的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从而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于道德的感悟,将知识内化为操行。这就需要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采用新型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激活对于所学知识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生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时,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为学生播放我国自然风景的小视频,让学生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感受祖国的壮阔山河,增强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教师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要抓住学科特点,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切入点,使学生在具体的感知中加深对于品德的感悟,在实践中内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准则,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毛爱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科技展望,2015(2).

[2]谢军德.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27).

[3]蒋夷菊.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3).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