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探讨

2017-03-24 10:36陈勇丽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

陈勇丽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应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以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51-01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要凭借语文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语文的韵律美,铿锵美,情韵美,修辞美,跌宕美,意境美,语言美精神美,从而唤醒学生学好语文的强烈愿望。要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环境,让语文课堂闪发出灵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问,自由地读,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评价,自由地选择。语文教师要怀着一颗宽容地心,以一种善意的、平等的姿态,同我们的教育对象一起渡过愉快的成长的生命历程。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热爱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课,不欣赏自己所教的语文课中的教学内容,就不会上好语文课。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欣赏语文的品质。学会欣赏语文课程体系,欣赏语文课程中的每一篇文选,欣赏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欣赏上语文课中的每一个环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中的一些细节,欣赏学生学习语文课后的收获,欣赏学生的作品等。只有我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语文课中的一切过程和素材以及活动,我们的心理才会是愉悦的,我们的精神才会饱满,我们才愿意以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语文教学工作中去。

语文课知识含量大,涉及面广,包罗万象,比如说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历史、地理、医药学等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博览群书的优秀品质。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对这些相关的知识有所储备,有所理解,才能合理、正确解释和解答语文课中出现的一些相关问题。

2.要重视听说训练,培养读写能力

教师要加强学生听说的训练,教会学生会听和听懂他人的陈述,强化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要加强作文指导。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中应改变为考而教作文的观念,平时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个性化表达,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说生活是我们的追求,同时,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从生活,从各种语文学习环境中积极地积累语言,活用语言,切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今后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次作文教学,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要给学生留当堂练写的时间,语文课往往是说得多写得少,写的训练常被拖到课外,课堂书面作业变成课外作业,这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3.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处于教师的监控下,课堂教学是一种"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给我存"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庄严神圣、高高在上的权威角色使学生不敢與其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应当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讲课要以学生为对象,学生并非局外人。因此,我们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不应对学生有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新课改环境下,我们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是要学生仅会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另外,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激发学习热情,领略学习的兴趣与魅力。古人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注的。因而,我们的课堂应多设计让学生自主提问的环节,设计好激发点,把握好激发的火候,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倾听,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疑惑,从而决定何时插入对话,何时介入讨论,何时作出补充分析。其次,学生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趣味、看问题角度等的不同,对文本思想和言语的感知理解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相互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疑惑等都说出来,甚至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论,非常有利于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语感能力的增强和学习品质的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引导作用:首先,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要通过创设各种真实的、基于学习任务的情境,帮助学生认识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其次,要组织好协作学习,教师要通过组织协作学习,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师生、生生互动,从而成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合作者;最后,要促进问题解决,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产生矛盾的地方,设计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线索与条件,帮助学生化解矛盾,促进问题的解决。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要把"知识本位"教学转变为培养"现代人"的"人格本位"教学。这才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追求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