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期刊编校质量的问题

2017-03-24 17:57叶爱国
敦煌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德宗俗字古汉语

叶爱国

中图分类号:K8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7)01-0021-01

(一)人名与书名问题

《敦煌研究》第25页“宫治照”(宫治昭)?譹?訛;第65、69页“陶毂”(陶榖);第98页“《吐鲁番出土文书》(二)”(“二”当作“贰”,《吐鲁番出土文书》有两种,一种是录文本,32开,编号一至十册;一种是图文本,8开,编号壹至肆册)。

(二)引用文献的时间问题

《敦煌研究》第20页“公元131年西秦灭亡后”(乞伏西秦亡于公元431年,即刘宋元嘉八年,见《资治通鉴》卷122,此处的“131年”不知所据)。第44页“……乙丑,车驾发京师”(事在八月己丑,此处既漏且误)“……戊戌,济河”(事在九月戊辰,此处既漏且误)。

(三)引用文献不符

《敦煌研究》第72页《墙头马上》第四折,老夫人发话叫张生与莺莺成亲。(白仁甫《裴少俊墙头马上》杂剧演裴少俊与李千金的故事,王实甫《西厢记》演张君瑞与崔莺莺的故事,此处一锅烩了。)

第88页“德宗‘适作俗字適,其俗字形频见于唐代”;表7德宗,适,P.3636,“2处,作俗字。1.留客,吾适见有风吹;2.留客:适缘有客。”(据《旧唐书》、《新唐书》,德宗名适,音kuò,本文所举“适见”、“适缘”二例皆非原文,原文本作“適見”、“適缘”,音shì,与“适”音kuò,形、音、义皆不相同,不知何时“適”成了“适”之俗字。)

(四)图文不符

《敦煌研究》第4页图8有第14龛,第8页将其列入一区;图8中无第17龛,第10页将之列入二区;第4页图12中无第36造像,第13页将之列入四区;第6、13、14页造像用字母“X”代替,第16、17、18页又用字母“Z”代替,自乱其例。第93页“18.主要脊强痛引背少腹,要以下至足背不仁”,据《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第82页缀合图,原卷本作“足清不仁”,不作“足背不仁”。

以上所列诸问题,影响了刊物的质量,必须引起重视。本人认为首先应该把好审稿关,将那些无学术价值的稿件拒之门外,继续实行匿名审稿制度,尽可能做到一稿两审或多审,以提高用稿质量。其次,对编校人员要进行古汉语方面的专业培训,以应对稿件中涉及的古汉语方面的问题。

猜你喜欢
德宗俗字古汉语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佛典疑难俗字补考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新出北朝墓志俗字例释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唐朝回纥“化俗”政策研究——以德宗时期为重点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
古汉语中表反问的一组能愿动词
中唐宰相:文官不爱钱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