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创造幸福

2017-03-24 01:13侯维涛
教育家 2017年16期
关键词:渭城涟漪师德

文 | 侯维涛

坚守,创造幸福

文 | 侯维涛

聆听特级教师呼秀珍老师的报告已多次,但每听一次就感动一次,幸福一次:感动于她年近古稀而依然忘我耕耘在三尺讲台上,挥洒余热;幸福于她醉心于教育事业,把满腔热忱献给孩子的无怨无悔。她是我们渭城教育的一株雪莲、一座珠峰、一面旗帜,是每一位渭城教育人学习的榜样。“爱学生,一个也不放弃”是她大爱精神的体现;“爱课堂,认真对待一节课”是她追求卓越教育效果的见证;“爱班级,形式多样、循序渐进开展各种活动”是她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窗口,呼老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鲜活地诠释了师德的内涵,做教师,当如呼老师。

时下,有悖于师德的现象屡有发生:违规办班乱收费者有之,肆意向学生索要钱物者有之,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者有之,急功近利、心猿意马者有之……这些不良因素势必影响教师的形象。少许的利益和须臾的欢愉换取我们人格的缺陷、扭曲,则得不偿失。这些不良现象要取缔、摘除,教育人要众志成城,同心协力,还教育一片净土。

怎样提高师德呢?结合呼老师的报告和自己的感悟,我觉得,提高教师师德应从这几点做起。

泊淡,宁静,追求高层次精神享受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把人的追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五个层次。作为教师,我们要淡化物质需求,追求精神需求 。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的社会大环境我们无从改变,但我们可以染白霜华,陶醉于自己的职业。我们要怀着圣洁的心,视生为玉,带着神圣感来完成我们的责任。

人一生苦苦寻觅,至死不渝地追求的不外乎是一种幸福感,幸福感是一个人自身的心理体会,是一份微妙的感觉。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体验,当我们使出浑身解数为学生解答疑惑看到学生眉头舒展、笑容绽放时,我们内心会禁不住漾出阵阵幸福涟漪;当我们在三尺讲台上激情澎湃、道古论今、游思有余,看到学生一个个惊羡的目光时,我们内心会禁不住漾出阵阵幸福涟漪;当我们把一个个顽劣不知礼数的孩子,培养成一群群文质彬彬的栋梁之材时,我们的内心也禁不住会漾起阵阵涟漪……这种种的幸福感都是无法用金钱来换取的。家长放心地把最珍视的孩子交给我们培养,给予我们的是信任和憧憬,我们能忍心为点私利让他们的希望付之东流吗?因此,我们要调整好心态,珍惜自己这份神圣的工作,学会感恩,学会满足,学会体验这种幸福。当幸福感使我们心生醉意时,一切的诱惑和私欲都会不攻自破,闻风而逃。让我们坚守教育这块圣土,“宁静而致远,淡泊而明志”,摒弃一切俗念,悠然耕耘于园圃,超凡脱俗,唯求精神纯洁而自慰.

立根,固本,加强自身的修养

为人师者,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对学生起着表率作用,因此要时刻注意修身养性怡情,外塑师形,内铸师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现在造成师德上的欠缺,其罪魁祸首是在“名、利、权”上。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贪财是万恶之首,“贪财而去慰,贪权而取竭”。可见只要我们漠视钱财与名利,固守自己的底线,自尊、自爱、自重,做到不为斗米折腰,不食嗟来之食,那些影响师德的想法和做法就无从生根。

在对待学生的事情上,要一视同仁,公平对待,不偏袒,不包庇,不以家庭的好坏,家长地位的高低,自己的喜好人为地将学生划分三六九等,要一碗水端平,要像太阳一样均匀地把阳光洒向每一寸土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心胸坦荡的学生。

协调,合力,提高教师师德

要提高教师的师德,要净化教师队伍,全社会要齐心协力,非教师一人所能。要纠正不良师德,就要消灭滋生不良现象的土壤,大力弘扬正气,遏制邪气。要使每位教师明白不良师德是高压线,碰触必严惩。

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能深刻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责任,教师的道德就会不是个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全力以赴,教育事业的明天会更加明媚灿烂!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小学)

猜你喜欢
渭城涟漪师德
涟漪
涟漪
渭城的雨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渭城的客人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送别
探测时空中的涟漪——引力波
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