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推广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2017-03-26 08:34崔芳
职教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阅读推广高职院校

摘 要:从分析阅读推广研究入手,得出目前我国开展阅读推广的主力军是图书馆的结论。而高职院校具有培养人才的特殊性,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开展全员阅读推广。高职院校可通过物的载体设计、人的制度行为、校园社团文化活动渗透,将阅读推广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作者简介:崔芳(1963-),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读者服务、阅读推广。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数字时代江西省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编号:16DQ55),主持人:崔芳。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5-0043-03

阅读推广已成为各国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的一项职能。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是各国政府和社会大众,都对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寄予厚望。我国各类图书馆都在主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推广的学术研究。这些阅读活动和学术研究对于全民阅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与第一次到第五次调查中国民图书阅读率逐渐下滑的趋势相反,第六次到第十次调查中国民图书阅读率呈缓慢上升趋势[1]。但从总体情况看,我国国民阅读状况与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2]。如何进一步加快阅读推广,提高阅读推广效果,提高国民图书阅读率,进而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仍然是一个待解的难题。本文拟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工作。

一、阅读推广在我国推行的现状

(一)阅读推广在我国推行的情形

“全民阅读”被写进2013年至2016年召开的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全民阅读”还写进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中。仅此一端,便足以說明我国政府对全民阅读的高度重视。从理论上说,我国的全民阅读推广工作由各级政府宣传、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各种民间社会团体,各类教育机构以及众多的图书馆、出版单位、传媒机构共同承担[3],可谓人多势众。但在实际工作中,阅读推广重任几乎成为图书馆一家的职责,其他党政部门、文宣机构很少介入,并未形成阅读推广合力,故对全社会阅读风气和国民阅读习惯的形成推动乏力,这是我国国民阅读状况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

阅读推广的研究情况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这一点。近些年针对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发表论著也比较多,涉及方方面面。但迄今为止的阅读推广研究,基本上囿于图书馆,讨论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根据彭年冬统计,阅读推广的研究者分布广泛,但主要来自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高校信息管理院(系)等,来自中小学等其他研究机构的仅占5.43%,说明我国阅读推广研究还是以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为主力军,其他研究机构还很少参与到阅读推广研究中来[4]。事实上高校和公共图书馆不仅仅是阅读推广研究的主力军,更是阅读推广实际工作的主力军,而图书馆(含各类学校图书馆)以外,除作家热心于推广自己的著作外,其他机构和个人极少参与阅读推广研究,也很少参与阅读推广工作,他们只是在图书馆组织阅读推广时,偶尔参与一下。

(二)高等院校进行全员阅读推广的意义与特点

在社会上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主要是图书馆,同样,在大学校园内经常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也主要是本校图书馆。以2012年上海地区高校读书节阅读推广为例,可以看出其主办者也是各个高校的图书馆,其他部门仅担任配合角色[5]。究其原因,高校各个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阅读推广的意义,更没有认识到大学阅读推广与图书馆界实施的阅读推广存在根本性不同点。

笔者认为,高等院校的阅读推广与图书馆界实施的阅读推广的不同处,表现在阅读推广的目的、阅读推广的对象、阅读推广的主体、阅读推广的内容和阅读推广的动力机制这样五个方面[6]。这五个方面的不同决定了高等院校对于阅读推广比图书馆界面向全民的阅读推广更加需要、更加重要、更加可行。

首先,高等院校的职责是培养人。它不仅要教给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他们适应变化、与时俱进的能力——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年轻人读大学期间要着重培养的能力,就是通常说的教给学生“渔”的本领。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有利于培养其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其终身学习。

其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骨干。国家未来各个领域、各级机构的领导、骨干都来自今天的大学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培养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会对他们未来供职单位周边人群产生积极的影响,产生示范引领作用。因此,高等院校的阅读推广不仅能促进在校大学生的阅读,而且可以为未来全民阅读培养骨干,为营造社会阅读风气造就中坚。

第三,高等院校的阅读推广拥有更多有利的条件。阅读推广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应有之义,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涉及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整个过程、全部环节。这种阅读推广活动的范围更广、人员更多、内容更全面、方法更丰富,应当围绕人才培养进行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实现大学校园内全员阅读推广。

二、高职院校进行阅读推广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的生源特点

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既有普通高校的共性,也有其个性,这是由高职院校的特点所决定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征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熟练掌握主干技术,侧重实际应用;重视实务知识的学习,强化职业技能的训练[7]。高职院校的教育观念是重视职业技能训练,重视胜任岗位能力的培养,对知识的学习强调的是务实够用。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校领导与教师都更加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对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有所淡漠。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录取分数大多低于普通高校,因此其生源素质较普通高校要偏低,其最直接的表现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习惯比普通高校学生学习习惯要弱。

(二)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现状

上述几方面的原因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也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高职院校学生阅读主要存在阅读时间少、阅读质量不高的问题。据调查分析,69%的高职院校学生一周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不足2小时,46%的学生阅读频率为“一周难得读一些”,只有26%的学生“坚持每天读一些”[8]。据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我国国民传统纸质媒体每人每周的阅读时间大约为2.3小时[9]。高职院校有69%的学生每周的阅读时间低于全国人均水平,这反映出高职院校学生阅读时间严重不足。调查结果还发现,70%的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目的是为了消遣娱乐、追求时尚或刺激,而为了扩大知识面的学生只占20%[10]。即使在阅读时间不足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学生阅读质量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既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弱、阅读习惯差,也暴露出了高职院校阅读推广薄弱,凸显了在高职院校加强阅读推广的重要性、紧迫性。因此,要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能力,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要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要使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通过阅读推广,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有重要意义;要使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动手能力培养同等重要。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面临在校期间没有学习、训练、培训过的新设备时,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决定了学生使用、操作新设备的能力,这时学习能力就是动手能力,就是职业技能。

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阅读推广的耦合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特定职能,决定了其阅读推广除了一般图书馆阅读推广所举办的活动外,还应当通过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开展。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促进高职院校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则有利于促进阅读推广。反之,阅读推广也有利于校园阅读文化的形成,校园阅读文化形成又可以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二者相辅相成。高职院校的阅读推广应在校园阅读文化中推进,校园阅读文化应在校园建筑、环境、制度等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在师生的日常行为文化中体现出来,在师生的精神文化中体现出来。

(一)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阅读推广

在校园文化要素中,物的载体有建筑、器物、绿化植物、各类文件等等。高职院校在物的载体中要突出本校的行业特色、职业特色,促进阅读推广的原则是劝学、劝读、劝行。

1.整体规划。校园整体规划要方便学生阅读。如有的高职院校在新校园建设中,将图书馆设计在新校园的中心位置,无论学生从宿舍,还是从教室或实验室都能很方便地到达图书馆。图书馆的新书介绍、讲座等各种阅读推广活动能让学生及时知晓。

2.建筑设计。学生活动较集中的大建筑,如教学楼、实验楼、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不仅仅在宏观的空间结构、整体风格方面要体现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职业特色,同时也要体现阅读文化,局部的细节设计也要能促进阅读。

3.装饰美化。校园环境及建筑室内的装饰,注重校园阅读文化的设计。如有的农林类的高职院校,在校内的每一株植物上都贴上二维码,学生只要用手机一扫,立刻能看到该种植物的名称、用途,所属科、属、种,原产地等信息;有的高职院校将要求学生背诵的经典知识刻在其经常经过的道路上;有的高职院校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定期更换教室墙壁上的张贴物;有的高职院校在学生食堂张贴有关饮食营养、健康养生的知识,引导他们去阅读营养保健方面的读物。

(二)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与阅读推广

文化者,以文化人也。校园文化最终要化育人,把阅读推广融入校园文化最终要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通过阅读推广形成校园阅读文化,进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来实现。通过制度来落实阅读推广,通过文化来推动阅读推广,是高职院校在开展阅读推广中的特色优势。可将阅读推广融入校园文化最关键的制度有以下几方面:

1.完善教学计划等培养方案。高职院校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将学习能力融入职业能力的培养中。高职院校不仅要将职业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也要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贯穿整个育人过程。因此,在每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都应对学生明确提出阅读的要求,要把学生完成阅读计划的情况作为考核其学业的重要依据。学生只有按要求完成阅读计划,才有可能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目标才不会落空。

2.完善教师、干部的考核方案。要在校园内形成浓郁的阅读文化,教师、干部要为人师表,起到标杆示范作用。只有教师、干部重视阅读、带头阅读,才能引领学生阅读。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职业技能要扎实,而且学习能力也要较强。要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规定教师、干部每年最低阅读量,并将其阅读情况、阅读效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向全校师生通报。

3.将阅读推广从制度层面渗透到高职院校各个学生社团、各种文化活动中去。阅读不能仅在读书节受到重视,在高职院校的其他文化活动中,如创新比赛、校庆纪念日、创业设计竞赛、职业操作比赛等,都要将阅读作为其中的一项规定内容。各种社团都要结合自身性质,开展富有特色的阅读活动。

4.建立完善奖惩制度。对上述方案制度不仅要建立完善,更要切实执行。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制度制订得再完美,不能坚决贯彻落实,就是一纸空文。要将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真正落到实处,重要基础是对阅读推广工作意义有深刻的认识,根本保证是推进阅读推广的制度完善,并能切实执行。

参考文献:

[1]卢宏.近五次我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综述[J].图书情报知识,2014(1):71.

[2]聂震林.国民阅读的状况与全民阅读的意义[J].现代出版,2015(1):5.

[3]王翠萍,刘通.中美阅读推广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2(5):96.

[4]彭年冬.我国阅读推广研究述评[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93.

[5]查宇.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探讨[J].图书馆论坛,2014(2):41-50.

[6]崔芳.高校阅读推广须举全校之力[J].职教论坛,2015(23):94.

[7]百度百科.高职院校[EB/OL].http://baike.baidu.com.

[8][10]刘彦,张荣超.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现状思考[J].河北科技图苑,2011(1):63-64.

[9]全國国民阅读调查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J].出版参考,2016(5):35.

责任编辑 韩云鹏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建设阅读推广高职院校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