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

2017-03-29 18:36梁淑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中学语文因材施教

梁淑伟

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每个受教育者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方式,因而对他们进行个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必须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纠正学生的不良个性,发扬优良个性,最终使学生的个性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并能健康发展。下面笔者就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一、启迪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乐学”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颜渊就曾喟然叹曰:“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就点出了乐教对乐学的重要影响。教师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跃跃欲试想学习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1.尊重学生个性

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也要认真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是因为性格上的原因,那就必须在改造性格上下功夫。如果是因为懒惰、贪玩,那么除了帮助他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外,还要与家长密切配合,督促学生好好学习。面对学习或其它方面取得的成绩,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当学生受到挫折时,教师要鼓励他敢于面对,敢于向困难挑战,帮其树立自信心。有一件事笔者印象非常深刻,在一次考试奖励之后,一位学生家长给我发来信息说,孩子把奖品带回家与她一起分享,那样珍惜,还说那应该是孩子一生中吃的最甜的巧克力。以后他的学习更加努力了。

2.建立背诵记录本

对于懒惰、贪玩的学生,为了提醒和督促他们落实基础,我在班里建立背诵记录本,利用早晚读以及自主课,逐一检查需要背诵的篇目。通过记录本一目了然,提醒他们哪些任务没有完成,督促他们要及时完成。

3.引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寻找每个学生尤其是寻找较调皮或是性格内向的孩子的优缺点,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从而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同时积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有的学生学习习惯差,教师就要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内容基础化,争取让他们打好基础。或者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或者组织一次小讨论,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或者让学生亲手试一试,亲自表演一下等,并及时鼓励、表扬完成任务的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达到既有利于个性充分发展,又有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信、自尊、有顽强进取心、勇于合作的良好个性品质。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指在语文课堂上利用电教设备、音像、视频等现代化教具和形象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在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下进行有效学习。实践证明,中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多媒体不仅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一改沉闷的课堂面貌,使学生的兴趣大增,还有助于实现“轻负高质”和实施愉快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例如,在学习《唐诗宋词》时,教师给学生有选择地播放《唐之韵》《宋之韵》,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了解历史背景,了解作者人生经历,从而了解诗歌,进一步学会鉴赏诗歌。在《史记》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与《史记》人物有关的电影,可以使学生更方便地了解人物,对人物更加感兴趣。可以说,多媒体手段的灵活运用将会给中学语文愉快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四、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能使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无限的课外活动延伸,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使学生更积极、更有效地学习语文。如教师组织班内诗歌朗诵大赛,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配合《史记》学习,编排相应话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配合学校活动,积极组织班里学生参加学校汉字听写大赛,从而使学生带着兴趣夯实基础;组织学生参加作文大赛,从而带动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施行教育。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补短,展现自己的个性,让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成为自己世界的创造者。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53017)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中学语文因材施教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课外活动类作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