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017-03-29 21:48王自平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审美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自平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的是为了更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以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的学习中,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讨论,分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其渗透于教学中,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审美教育

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加强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视,开展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从审美角度出发,更加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语文阅读学习的趣味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拓展其知识量,锻炼其思考和理解能力,还能够陶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更加重视知识积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审美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其思想意识和观念尚不成熟,对于阅读中的内容难以深入的理解,其视野不够开拓,思考受到很大的局限。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能够从阅读中发现“美”,进而构建其正确的审美体系,从阅读中延伸至生活中,学会去感知和辨别美,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催化其意识形态的成熟,进而提升其思维能力,培养其人文情怀,帮助其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解决其学习当中的困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考虑到学生正处于启蒙阶段,需要着重加强对其认知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对于阅读的兴趣。审美教育具有上述功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并将其应用于阅读的学习中,开阔其视野,从中发现更多的乐趣,不仅是语文阅读,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同样具有很大的帮助,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得以体现出来。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需要将阅读中的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围绕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挖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美”,其主要涵盖了自然景观、社会、艺术以及科学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1.自然景观

在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中,有很多描绘自然景观的文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从中发现自然之美。《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黄果树瀑布》等课文所描述的是大自然当中的景观,从中体会落日的美妙绝伦,感受海和瀑布的威武壮阔以及大自然的奇妙。而《长城和运河》《秦兵马俑》《埃及的金字塔》等课文则描绘了经过人工建造、雕琢的景观,感受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秦兵马俑以及金字塔等名胜古迹的气势恢宏、雄伟壮阔。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观,其文字的描述难以全面呈现给读者,这就需要读者以审美的眼光去挖掘和探索,发现自然景观中的美。

2.社会

在语文阅读课文中,有许多描述社会生活的文章和故事,如《姥姥的剪纸》《学会合作》《我和祖父的园子》等,所描述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贴近,并可以从中了解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感情,这同样也是一种“美”。而其中的美并不单单局限于课本教材中,更需要延伸到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并从中发现美的存在,其对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3.艺术

语文阅读课文中介绍了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其内容和形式俱佳,其中富有美感的词句、修辞值得去学习和借鉴,真切感受到其中生动的形象、豐富的色彩、美妙的声音以及深远的意境和寓意,都需要以审美的角度去发现美,无论是思想、语言或是其他形态,其中都蕴含了美。另外,在艺术鉴赏中,理解的角度不同,所发现的美也不尽相同。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应该通过审美教育来帮助学生挖掘其中的美,并予以正确的指引,使其更好的领悟。

4.科学

在阅读中,除了自然景观、社会、艺术等内容之外,自然少不了介绍科学的文章,而科学同样具有其独特的美。《神奇的克隆》《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梦圆飞天》等课文所描述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从中了解克隆技术的奇妙之处,探索遥远的火星,感叹梦圆飞天的壮举,体会科学之美。从审美的眼光来看,语文阅读中的美何止是自然景观、社会、艺术以及科学等方面,还有着更多的内容等待着深入的挖掘,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和指导,有效开展审美教育,采取可行的教学策略。

三、审美教育的目标

1.人格与个性的塑造

小学属于启蒙教育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其个性和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审美教育则具有塑造人格和造就个性的作用。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其审美趣味,有助于塑造其高尚的人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审美教育是培养高尚人格的重要方法,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性格以及习惯,这对于尚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学生来说有着积极的影响。

2.创新、创造能力的提升

审美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独特的个性,同时也提升其创新和创造能力,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阅读审美的内容包括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意境以及语言,而通过对以上内容的鉴赏,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利用其敏锐的感知力,将文章中的美充分挖掘出来,并予以创新和创造,以提升其鉴赏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对于阅读及语文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3.审美品位的提高

审美不仅是一种“情趣”,更是一种“智力”和“能力”。通过审美教育,学生的审美品位得以提升。阅读鉴赏的内容包括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部分,而语言和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的表达是对思想感情的传递,需要学生对阅读内容充分的感知和理解,触动其精神层面,触动其心灵,进而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其自身感悟而融入情感,能够对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文章进行思考和辨析,正确予以理解,提升其审美品位。该过程需要教师予以指导和帮助,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策略

1.联系实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实际体验中提高其审美能力,将审美教育渗透于生活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相应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真切的体会,从语言中感受其意境。比如,在《石榴》一课的学习中,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实际的石榴,然后对文章中的描述细细揣摩,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之美。再比如阅读《黄果树瀑布》这篇文章时,从字里行间当中能够感受到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震撼心灵。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出黄果树瀑布的实际景象,使其获得更深切的体会。在阅读中,部分内容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反映其情绪变化。可设定文章中的情境,由学生自主思考,置身其中来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其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需要教师积极予以引领,创造想象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适用于《寻隐者不遇》《游园不值》《如梦令》等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言虽尽而意无穷,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意境,并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发挥其想象力。“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均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进而理解其中蕴含的美感。另外,审美教育应该抓住重点,从细节出發,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句,突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以此为拓展进行联想,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的效果。

总之,审美教育的渗透与融入,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塑造其健康的人格,形成其独特的个性,提高其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其审美能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有效实施,其对于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进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其对于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燕娟.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策略[J].学周刊,2012(24):176-177.

[2]吕元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8):189.

[3]李贺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6(6):7.

猜你喜欢
审美教育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