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与融合

2017-03-29 05:49吴义根项桂娥杨荣明
池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教师

吴义根,项桂娥,杨荣明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与融合

吴义根,项桂娥,杨荣明

(池州学院商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是全面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通过文献梳理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例讨论了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普遍存在重教学轻科研、重科研轻教学、教学与科研脱节等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强教学的中心地位,利用教学带动科研的发展,以科研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高校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制定合理的应用型高校教师的评价制度、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教学和科研。

应用型本科;教学与科研;冲突与融合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早在1977年,邓小平要求把高校打造成“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这一要求推动了当时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但事实是理论界出现争论、实践中存在偏颇。1998年陈至立提出“教学与科研要相互促进,科研实验室应该向教学开放,科研成果进入教学环节。”此后,教育部在多份文件中,不同程度和范围地提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政策持续关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而现实中出现很大的反差,遭遇了“系统性”冷处理。从政府各类研究基金在教学与科研中分配的差别化,到教育主管部门评先评优、职称晋升中教学与科研重要程度的差别,到大学规划发展的蓝图描述,到实践中教师对教学与科研的差别对待,均指向了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与科研环节背离的现实。这样制度背景下,理性的教师对时间和精力的分配都会倾向于科研,倾向于考核指标。难免受“钱向哪里走,人就向哪里走。政策向哪里走,人就向哪里走”的这种倾向[1]影响。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融合发展显得尤为必要。

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很多学者参与讨论,对高校发展中的教育理念很多学者发表了看法。国外学者大致有三种观点:一是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国外很多学者分别以高等学校或学校内某个学院为研究对象,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科研成功突出的教师的教学成绩也相对较好,而且科研对教学的正向影响要高于教学对科研的正向影响,基本认同教学与科研之间相关的,甚至是协同发展的[2-3]。二是教学与科研是相互抑制关系。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各种资源总是有限的,教学工作会挤占科研的时间和其他资源,对科研造成负面影响。有学者通过对美国高校的2000多名教师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们的研究领域有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紧张,因为科研能力强的教师花费在科研上的时间占个人精力的大部分,限于时间只能承担较少的教学工作,与学生互动减少,部分教师认为科研比教学更重要[4]。因此,学者认为教学与科研存在很多不一致的地方,教学与科研之间是一种竞争的关系。三是教学与科研之间不相关。随着科研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统一关系被破坏,关系日渐疏远,甚至变得一点都不相干,主要是教学与科研的激励机制倾向于科研导致的[2,5]。国内学者倾向于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应该是相辅相成关系。教学与科研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和谐与冲突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表现,同一性体现在教学是科研工作的基础条件,科研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斗争性体现在精力和时间等资源的分配上[6-7]。国内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与科研相互正向影响,但科研对教学的正向影响明显高于教学对科研的影响,这与国外学者观点一致[8]。总之,教学与科研的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三种观点之间并不矛盾,只是在不同环境下表现不同而已。基于此,讨论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发展,推动两者协同共进,提高两者的正向溢出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历史演进

从20世纪中叶开始,很多国家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变得复杂起来。如前苏联通过“教学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教学化”的改革方案整合教学与科研,建立科研教学的一体化工作组织,给教学科研的融合发展创造便利;法国的高校工作人员一律视为教学科研人员,高校的基层单位都是教学科研单位;英国则是没有独立教学或独立科研的人员;美国则让大学来管理国家的科研机构,并设立在高校内。国内高校的科研与教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9]:

1.1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问题开始凸显(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如何正确认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这一问题开始显现,理论界关注颇多。大学教授、副教授越来越多,但本科教学的高级职称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越来越少。南开大学毋国光校长认为这是不正常的现象,大部分教师倾向于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尤其是基础课的教学不重视,而且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缺乏奉献精神,认为给本科生上课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二是考核导向是重论文和科研成果、轻教学成果,严重降低了教师的积极性[10]。而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造成的,即:高校既是教学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实质是什么?高校是否要同时具备科研中心和教学中心?一所学校两个中心是否矛盾?他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统一的,相互促进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需要来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11]。

1.2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复杂性增强(20世纪90年代)

从大学发展的历史视角来看高校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科研有协调的阶段,总体来说矛盾多于协调,而且在协调基础上出现的新矛盾更加尖锐。究其原因是大学理想与社会现实的需要不一致,从侧面反映出了大学理想中某些优良传统正在丧失,只有重建这些优良传统才能根本解决这些问题[12],例如科研的无功利性。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来看,讨论了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分分合合,两者并不总能良好地融合发展。由于功利主义的影响,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不和谐日益严重。得出的重要启示是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不能过度分离,而且不同类型的高校应该对教学或科研有所侧重[13]。

1.3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研究范式出现变化(21世纪)

很多学者改变以往研究范式,采集了大量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数据,对高校的科研与教学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呈现正相关,而且有逐步提高的趋势[14],但也有学者发现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两者不出比率,说着不相关,科研水平高的不一定承担重要的教学任务[15]。另外,有学者构建了烟花博弈模型,对高校教师工作重心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教师工作重心的选择和调整的关键在于教研和科研激励的差值与其收益差值比较[16]。

2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冲突

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受自身发展路径依赖和社会环境影响,在办学定位上的摇摆不定,尤其是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时出现偏颇,同时由于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价等制度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教学与科研的对立。另外,由于高校现行的教学与科研的管理体制也会造成教学与科研的分离,这都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良好有序发展造成障碍。

2.1 重教学、轻科研

有些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为教学型大学,受这一目标的导向和教师自身意识的影响,造成了教学与科研的偏离。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学为先,疏远科研。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当成学校生存的生命线,这也是正确的。但不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出现偏颇,突出教学重要性忽视科研的重要作用。往往认为科研会消耗教师的精力,科研不但不能提升学校地位,反而给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避而远之,造成科研停顿。其次,师资不足,教学任务重。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建校时间短,盲目扩张造成教师资源严重不足,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比超过1:20,超过了教育部的规定标准。教师的教学任务成倍增加,教师每周课时量在10节以上,有些教师多达20多节,而且有些教师带3-4门课程,教师忙完教学已无暇顾及科研。最后,教师科研素养和意识淡薄。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从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的,缺乏科研素养的训练,再加上长期的教学工作已经对科研十分淡漠。

2.2 重科研、轻教学

有位副校长说过,一般普通高校都会要求教学与科研并重,而现实都会偏向于科研[17]。从这里就可以发现目前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不良偏好。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作中心偏向科研。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办学水平评估、社会评价等问题,而在评估的指标体系中科研更重要,高校发展渐渐演变为科研的发展,工作上科研为先,科研项目重点扶持,对教学的支持逐渐减少。其次,教师的价值取向偏向于科研。由于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上依赖于科研成果,只要教师的科研成果多,质量高就可以晋升高一级职称,职务也会随之升迁,可谓名利双收。一些教师在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后,主要精力也在科研上,一味追求科研带来的收益,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

2.3 教学与科研分离

应用型本科院校造成教学与科研分离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教学和科研的管理体制分离、教学活动与科研成果推广的脱离。一方面,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与科研的管理上是独立的,各自界限分明,条块分割,部门之间缺乏相互融通,造成教学与科研分离;另一方面,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科研成果推广的经验,再加上教师把科研成功应用于教学的意识淡薄,造成高校教学内容缺乏前沿科学知识,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感受不到探索新知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现实的情况就是科研成果与高质量教学活动零相关,教学与科研不能相互融合。

3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美国杜肯大学伯隆教授在国内大学的一次学术讲座上指出,“美国著名的十所大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拥有最好的本科教育,特别重视教学”,世界知名大学都把本科教育作为大学发展的立校之本[18]。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教学与科研偏向任何一方都是不可取的,教学与科研之间的正确关系应该是对立统一的、相互融合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是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一种相互融合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3.1 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把教学放在首位,一方面因为办学的定位,另一方面则是自身条件决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前身大多是专科,本身固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手段对本科教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要适应新的层次教学需要逐步改变。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指出,新建本科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学的规范性,对于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学分建设等要常抓不懈。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起点晚,再加上扩招的压力,必须保证教师全力以赴保证教学质量。应用性本科高校的科研仍需要很长时间来提高,目前办学仍要继续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

3.2 教学带科研

教学是创新的源泉,应用型本科高校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逐步改善。教师授课专业性很强,具备较高的探究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着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所产生的新疑问去探索、去研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教师被迫要围绕教学开展科学研究。在课堂中教师引领学生进入学科前沿区域,学生学习反馈的信息可能激发教师思考,拓展教师的思路,开辟新的科研领域和方法。鲍林认为自己很多思路来自于教学,即向学生传授知识点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某些方面不清楚,就促使自己去开展研究[19],这样教学给科研带来了思想上的火花,教学带动了科研工作。

3.3 科研促进教学

应用型本科高校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并不是意味着放弃科研。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注重内涵建设,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师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以科研促进教学。没有创新的教育缺乏灵魂,“只有在知识前沿领域进行研究的人,才能作出什么是最新知识水平的判断。只有直接从事科研的人,才能用语言和文字担负起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20],显而易见,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科研拓展了教师的知识广度,教师才能反思教学,才能在教学中融入学科前沿,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理论深度,这样就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热情,教学的效果自然倍增,这样教学和科研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

4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融合的路径

为了加深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增加其互动性,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4.1 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

根据教学与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武书连认为高校一般分为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等四类,应用性本科高校显然属于教学型大学。准确的办学定位理念就是高校工作的风向标和指南针,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指导意义[21]。很多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高校都存在共同的发展取向,重视科研工作,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来研究高层次科研人才,形成了“以科研论成败”发展倾向。这就造成了科研和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教学与科研出现了冲突,违背了大学的办学宗旨,因为教学、科研等只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手段。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厘清办学的理念,树立教学、科研都是手段,终极目标是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继续巩固教学的中心地位,围绕教学科研,营造科研气氛,做好教学与科研的融合发展,保持两者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

4.2 制定合理的应用型高校教师评价制度

“科研论英雄,教学保工作”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学做好做坏一个样,很多科研素养较低的教师,重心压在教学上,教学只是一种简单的知识重复灌输,毫无新意,没有任何创新可言。制定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尤为重要,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对新建本科院校的职称晋升考核条件应该考虑到不同学校的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考核标准,给不同类型教师同样的机会。其次,学校对于教学与科研的评价要合理科学。一方面要增加教学在评先评优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科研部门要加大科研转化为教学的支持力度,真正做到科研促教学。评价制度的均衡才会引导教师意识的变化,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不分离,形成“教学带科研,科研促教学”的双赢局面。

4.3 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教学和科研

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然以教学为中心,但不意味着放弃科研。对于高校来说,科研也是一项重要工作,而且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高校应该发挥教师的优势力量来推进教学与科研。根据每个教师的特质,集中善于教学的老师成立“教学型导师组”,集中善于科研的人成立“科研型导师组”,让每个组各负其责,并且每个组承担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集中优势力量,可以集中处理教学和科研中的问题。而且这两种类型的导师组待遇要基本相同,可以实行动态管理,相互协作,把教学中产生的新问题输送到科研组开展研究,把科研最新成果输送到课堂教学中,接受最新的前沿动态,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集中优势资源可以形成两个核心,双轮驱动,发挥这两个核心效益的正向溢出,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1]余秀兰,龚放,张红霞,等.教授承担本科教学的困境与出路——来自全国八所一流大学的观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8(7):72-82.

[2]Michalak S J,Friedrich R J.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t a Small Liberal Arts College[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81,52(6):578-597.

[3]Jensen J J.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ies of Den⁃mark:Does such an interplay really exist?[J].Higher Education,1988, 17(1):17-26.

[4]Fox M F.Research,Teaching,and Publication Productivity: Mutuality Versus Competition in Academia[J].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2,65(10):293-305.

[5]Esther E.Gottlieb,Bruce Keith.The academic research-teach⁃ing nexus in eight advanced-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Higher Educa⁃tion,1997,34(3):397-419.

[6]刘贵华,薛天祥.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J].中国农业教育,2002(1):13-15.

[7]宋海农,王双飞,黄显南.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4(1):45-48.

[8]刘献君,张俊超,吴洪富.大学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调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35-42.

[9]胡焕焕.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综述[J].大学:学术版, 2011(8):68-69.

[10]刘荣暄.也谈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 1987(3):29-31.

[11]薛天祥,吴程里,王簃兰,等.关于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81(2):28-43.

[12]赵婷婷.从大学与社会的矛盾看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99(2):47-51.

[13]龙献忠.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迪[J].江苏高教,2003(4):78-81.

[14]陆根书,顾丽娜,刘蕾.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证分析[J].教学研究,2005,28(4):25-27.

[15]李宝斌,许晓东.高校教师评价中教学科研失衡的实证与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76-81.

[16]叶杰.教学激励日增下的大学教师“科研热”——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3): 158-165.

[17]马英华.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2):115-118.

[18]邬大光.重视本科教育:一流大学成熟的标志[J].中国高教研究,2016(6):5-10.

[19]张意忠.非自然匹配: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教育评论,2008(5):19-22.

[20]杨汉清,韩骅.比较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68.

[21]武书连,等.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12.

[任编辑:束仁龙]

G642

A

1674-1102(2017)01-0141-04

10.13420/j.cnki.jczu.2017.01.0037

2016-10-03

池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2016XJYXM34);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重大教改项目(2013zdjy155);名师工作室(2015MSGZS161);安徽省教育厅振兴计划重大技改项目(2015zdjy165)。

吴义根(1976-),男,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经济学,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金融市场运行与管理;项桂娥(1964-),安徽青阳人,池州学院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教育管理;杨荣明(1962-),男,安徽铜陵人,池州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与电子商务。

猜你喜欢
应用型院校教师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最美教师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