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衔接培养体系中学籍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2017-03-30 09:11贺芸
科教导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学籍管理

贺芸

摘 要 为实现中本衔接体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多维度监控策略被积极运用于其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学籍管理作为实施多维度监控策略的方法之一,其工作模式的优劣将或显性或隐性地折射于人才培养质量上,因此探索能兼具引导、保障和激励功能的制度化、人性化的学籍管理模式成为了中本衔接人才培养过程中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键词 学籍管理 中本衔接 全面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12.082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high quality technology and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multi - dimensional monitoring strategy is applied in the system of educ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School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ethods of implementation of multi dimension monitoring strategy, the working modes will be either explicit or implicit reflection on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o the exploration can both guide, guarantee and incentive function system and humanized student management model has become the connection of talents training of subject worthy of study in the process.

Keywords membership management; cohesion of middle school and college; total quality control

1 中本銜接培养体系中学籍管理的困境

(1)转段资格约束力不强,弱化引导功能。一贯制培养对社会的吸引力在于学生能够不经过高考就进入本科院校,因此在转段要求上中职和高校还是有一定偏差的。中职为了能有更多的生源,希望转段要求不必过高,能达到中职毕业要求即可;而高校考虑学生后续学习以及其进一步深造情况,则愿意提高转段要求,以保证较好的生源。因此在中职与高校的博弈中就会出现最终的转段虽然强化了操作实践能力要求,但整体知识水平要求偏低。

(2)过程管理人本化不高,缺乏激励机制。中本衔接两个阶段相对独立,过程管理基本是学生在哪个阶段就由哪个阶段的实施者主管。中职和高校都会倾向于用和他们各自对原有生源一样的学籍管理模式,以减轻管理者的负担;但无差化的做法忽略了中本衔接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抑其创造力。

(3)分类管理精细度不够,减弱实施保障。中本衔接强调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符合度,企业岗位要求有很强的专一性,同一专业学生可以具备的技能种类很多,可以匹配企业多种岗位。显然将同一专业单一化管理是不合时宜的;但是后期众多方向的分化,提高了管理和培养成本,给学籍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因此管理者会倾向于减少分化,阻碍了细化专业方向培养的实施。

2 TQC与学籍管理的匹配

中本衔接体系的学籍管理工作模式中试图引入企业管理中的全面质量控制(以下简称TQC)理念, 以保证学籍管理的准确、完整、规范和及时,达到兼具引导、保障和激励三大功能的目标。TCQ原指企业为生产出一种达到或超越顾客对质量要求而采取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其具体实施包括计划、实行、检察和处理四个阶段,四个阶段以问题为导向,有序衔接循环,逐层递进,实现质量的保证和提高。

中本衔接教育体系中,如果视学生为中职和高校的“产品”,则社会、行业和企业则是“顾客群”,所谓产品质量,即为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学籍管理引入TCQ理念,就是要将学籍管理彻底贯穿于中本衔接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学籍管理系列制度,对应与生产计划;学籍管理中入学资格审核、编班、留降级、转段、分专业方向、毕业资格审核,对应于生产实行;根据学生学年成绩进行阶段评价,对应于生产检查;学籍处理对应于生产处理。

TQC理念指出,顾客是公司最重要的因素,公司要把产品导向的经济转变为顾客导向的经济,所有其他因素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支持和保持顾客。对应于中本衔接教育体系中的产品和顾客,TQC理念恰好与该体系面向行业和企业,回归工程教育的宗旨不谋而合。

TQC要求员工参与和受教育,以便统一目标。学籍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必须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道德素养和业务水平。在学籍管理中,常规工作应规范化,使用由专职专人归口管理的学籍管理软件;牵涉面较广的行政工作要有明确的办事程序,对每一步需办理何种手续做出明确说明,使大家有章可循。

TQC要求对过程和系统持续改进。学籍管理的内容丰富,其主要任务:入学资格审核、编班、留降级、转段、分专业方向、毕业资格审核。学籍管理从学生入学至毕业,中间的信息过程一般需要七年时间才能完成,是项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的工作。在这样一个系统工作中,本身就会不断有新情况发生,所以每次只解决一个小问题,稍微改变一下具体过程,而后就置之不理直到问题再出现,这是远远不够的。持续改进意味着时常对管理进行分析,一丝不苟地收集数据并加以研究,作为改进质量的依据。

TQC与学籍管理的各要素有较好的匹配度,因此将TQC引入中本衔接培养体系下学籍管理工作模式的改进成为了可能。

3 TQC理念下的学籍管理内在特点

(1)学籍管理的全过程一贯性。鉴于中本衔接培养体系分段而一贯的培养特点,学籍管理即要适应不同阶段的特点,又要保证中职和本科两个阶段的无缝衔接,让学生在两个原本独立的培养实体中平稳过渡。

根据这一思路,学籍管理工作模式确定时应充分考虑中本衔接一贯制学生的特点、社会和行业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使管理体现在服务中,给予参与人才培养的每一位师生必要的引导和激励。

(2)学籍管理的问题导向性。学籍管理视为一个又一个问题解决的循环,当一个问题看来已经解决之时,管理人员的参与并没有终结,仍然有另一个系统要分析,整个循环的切入点就是定义一个初始的改进项目。根据一般规律,学籍管理改进循环的初始项目中可以处理一个现存问题,如怎样降低分专业方向后学籍管理的成本,提高学籍系统信息准确率,缩短学籍异动信息传递的时间等等。而后经过分析系统,改进计划,试用,改进系统,再进入新一轮的问题分析。

(3)学籍管理制度的人本化。人性化、动态的学籍运行机制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而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进一步激励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性,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另外,学籍管理应考虑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特殊性,也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4)学籍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信息化管理 和高素质的学籍管理队伍是学籍管理工作准确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证。

4 学籍管理突破困境的对策

(1)启用预警机制。学籍管理预警包括学生成绩预警、学籍异动预警、毕业预警等。成绩预警包括严格年级升级要求等,以避免因前期學习要求较低,造成积欠过多,临近毕业才发现无力挽回,拿不到双证的情况。一些学生自控能力差,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的现象时有发生,给整个班级管理造成较大的困难,导致无法升级的学生人数增加。对于这部分学生也要给予出路,结合弹性学制和创新创业的理念,通过休学等学籍异动政策,帮助这部分学生暂时离开校园,通过社会历练认清学习目的,改变心态后再重新回到校园完成学业。在此就涉及到学籍异动预警,即对于需要办理相关学籍异动手续,休学、复学,都要能提前预警学生办理相关手续,防止超出规定年限取消学籍的情况。提前一年对毕业资格进行预审核,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积欠的情况,尤其帮助学生关注早期忽略的培养方案中关于毕业资格的条款,进行必要的毕业预警。

(2)建立选拔制度。中本衔接培养的最大特点是分阶段教育,对于高校来说这部分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没有经过高中阶段,相对应试能力较弱,在依然以公共基础课成绩论胜败的考研中会居于弱势,但也因为他们在中职阶段接受了相较于比普高更多的职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应有的职业素养有很好的契合,与卓越班和企业班的生源要求有较高的符合度。因此在中本衔接培养的转段要求中既要对基础理论知识水平提出一个不低于普高学业水平的方案,又要增加职业能力鉴定要求,在卓越班、企业订单班的选拔中也要有所倾向,为这些学生增加选择通道。

(3)鼓励创新创业。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环境下,学生创业已经成为一种风尚,但真正能创业成功的学生比例在10%以下,为规避学生的风险,学籍管理工作在这里能起到一个很好的保障作用,如前面提到的异动预警,在支持学生创业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职业技能鉴定,中外合作交流项目等充抵创新学分,提高学籍管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4)加大宣传力度。专业分方向后原有的班级会打乱,分出多个新专业方向班级。这些专业方向班都是学校应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所开设的,所以一方面要向学生积极宣传,增加学生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原有建班制的打乱,在教学和管理中会出现一系列不可预见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出现因噎废食,为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减少专业方向分班的情况,因此这就需要向参与教学和管理的老师加大宣传,使其积极参与学籍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查找,帮助改进工作,促进良性循环。

(5)优化信息系统。调整两个阶段学籍管理系统的信息导出和导入,使管理信息系统能进行全部信息字段的传递和对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高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对学校其他部门原始数据的兼容性,如招生就业部门的新生基本信息和报到信息,学工部门的在校奖惩信息,各系的考核成绩;将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对接到校园管理平台,使学籍信息通过网络共享;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并通过系统加密和数据一次性提交等手段使非授权信息点数据只读,防止数据篡改和丢失;对学籍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并敦促其以身作则,按章办事,自觉规范其行为,统一工作目标,提高管理绩效。

5 结论

学籍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现代职教培养体系的学籍管理中引入TQC理念,为提高管理的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及时性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打造中本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打下了基础。

江苏省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立项课题“土木工程专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539),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

注释

① 朱丽献.过程管理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失当及纠正[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4):129-133.

② 刘春玲.学籍管理信息化建设实践及经验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203-204.

猜你喜欢
学籍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改革成人教育学籍管理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思考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高职院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应用策略
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高校学籍管理制度的研究
基于UML建模的学籍管理系统设计
关于中小学学籍管理的探讨
电子表格函数在高校学籍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