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内容角度浅评《致女儿的信》

2017-03-30 17:41李杰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评课教学内容

李杰

【摘要】评价一堂语文课,究竟从教学内容出发,还是从教学方法出发,各家之言大不同,得出的评论结果也随之不同。本篇笔者试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以“教什么”为观课评教的立足点,浅析教学实例《致女儿的信》。

【关键词】教学内容;评课;致女儿的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观课评教的角度不同,对于一堂课的好坏评价也随之不同,怎样的一堂语文课才算是好课,这是许多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涉及两个主要层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果说教学方法是一种手段或技巧,那么教学内容就是根本,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招、竖什么大旗,语文课都不可能成功。

在如何观课评教中,王荣生教授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提出了一堂“好课”的四大标准,即最低标准、较低标准、较高标准、理想标准,其中最低标准就要求“教师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分别体现在教师对所教内容有自觉的意识,教的是“语文”的内容,教学内容相对集中。[2]本文旨在借用王荣生教授观课评教的标准,从教学内容角度探讨李镇西老师的《致女儿的信》。

《致女儿的信》课堂实录及评议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教学内容1:常态的语文教学活动。没有过多花哨的手段,直接切入,节约课堂时间。

二、克服字词障碍

教学内容2:解决“抔”“幢”“刹”的读音问题。

在克服字词障碍的阶段,李镇西老师认为,他所以为学生不认识的字,学生不一定真的不认识,他所以为学生认识的字,学生未必真的认得。在学生提前自读课文基础上,李老師采用了提问的方式,选择让学生说,与学生构建了平等的对话关系。他平等待人的民主教学作风,不单在此处的字词教学部分展现无遗,在后续的教学中也充分彰显。

三、从学生感受开始进入课文的教学,提问学生的第一个感觉是什么?有什么想法?

教学内容3:李老师共对七位学生进行提问,对学生感受的提问主要落实到两个具体话题,一是14岁的中学生有没有想过爱情?二是与父母交流过没有?如果有,是怎么样交流的?

这个环节的设置本身毋庸置疑,李老师意识到了学生感受的重要性,并尊重学生的阅读初感,但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的回答以及师生的讨论变成纯粹的个人生活经验的探讨。

在课堂中切合生活的讨论,要关注两个问题:第一,防止提问学生数量过多,导致占用课堂时间过长;第二,防止课堂讨论纯生活化,脱离文本本身,导致缺乏必要的语文化。

四、教师总结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4:李老师总结:在表述形式上,你们家长都给你们讲道理,而苏霍姆林斯基采用讲童话的形式。

教学内容5:你们父母都讲每个人的爱情,而苏霍姆林斯基讲的是古今中外人类共同的情感。

在课前准备阶段,李老师就已意识到此节课最大的教学难点就是这篇文章很容易上成以“正确认识爱情”为内容的主题班会。为了将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不得不说李老师在这部分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他以深厚的语文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地提出了两个语文知识:与众不同的表达形式和人类亘古不变的深刻的“爱情”主题,并将讨论引向文本本身。这是本节课一次成功的扭转。

五、学生快速看课文,把欣赏、喜欢和不懂的语句勾画出来

教学内容6:讨论什么是爱情。

在上一环节的总结后,李老师没有深入探讨苏霍姆林斯基如何用童话来讲爱情的,而是指向“爱情是什么”的话题讨论。对爱情是什么答案的追寻,李老师尊重了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同时也给出了自己对爱情的定义。但该环节的不足在于它单单只构成了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而将文本抛之脑后。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并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具体到本课中,对爱情的定义,作者苏霍姆林斯基通过特定叙述者老祖母的话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生命里永不衰败的纽带。”但遗憾的是,在本课中整个讨论都围绕师生双方进行,忽略了文本的研读,导致讨论无效。

李老师自己在谈到阅读教学时也认为,文本也是“主体”,应该将文本作者纳入阅读过程中的主体行列。很可惜,这一环节并没有做到。

六、上帝和大天使来到人间看到了什么?每一次的反应有何不同?怎样理解?

教学内容7:通过提问,让学生找到上帝在人间三次不同的发现,以使学生深入对文本的了解。

该部分李老师以学生的回答为切入口,巧妙地引导学生指出上帝三次来到人间所看见的不同之处。但如果能将该部分的语文知识明晰化,是不是可以更好呢?除了感情的递进之外,起修饰作用的定语也可以作为一个语文知识教给学生。例如,上帝看到的美从不理解的到无与伦比的再到不可理解的,第一个与第三个修饰定语相同,言语形式上采用一种ABA结构来表达,而感情却层层递进。老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仿写这种结构的句子,以掌握该知识点。

七、老师向学生提问本文写作上的问题,如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内容8:讨论文本写作上的特点,从阅读教学转向写作教 学。

该环节是李老师最失误的环节,课文的写作特点真的只是“层层递进”“对话”和“重复”吗?第一,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信,文章是书信体的格式,这点在整节课中李老师都未提及;第二,这封信主要是叙述者老祖母以童话的形式在讲故事,因此“祖母讲故事”和“童话”构成了双重艺术,同时整篇课文还是“信”“祖母的故事”“童话”三种文本的叠印。这层关系李老师也并未指明。

教师应一针见血地指明这种叠印的关系,并落实到学生的写作实践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如让学生给弟弟妹妹讲什么是“感恩”,要求学生以书信体,通过某某讲故事并以童话的方式来表达。通过这种练习,学生不仅能学会书信的格式,同时也能掌握借用特定叙述者讲童话故事的表达方式。

八、唱歌《浪漫的时刻》

教学内容9:唱歌。

李老师在该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浪漫温馨的歌声中感受爱情,使学生情感达到共鸣,课堂气氛达到高潮。但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说,这个环节并未体现任何语文知识。

九、对文章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教学内容10:老师为学生答疑。

在此教学过程中,李老师与魏书生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提出六步教学法,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就是“答疑”。答疑是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后仍然不太理解的问题,它立足于学生自己解答疑难,学生依旧解决不了的剩余部分由老师再来解答。

十、展示苏霍姆林斯基的照片,并为整节课收尾

教学内容十一:作者简介。

教学内容十二:李老师将去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让学生如果有话想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说可以写下来带为转达。

教學内容十三:李老师对自己上课经历的回忆。

学生吟唱歌曲之后,李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作者的照片,并告诉学生他将去见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如果学生有话想要对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说,可以写下来给他,帮忙代为转达。紧接着他又与学生聊起自己的回忆,在与学生的“闲聊”之中结束了此节课。在本节课的最后部分,除了少量的作者简介之外,有效的语文知识几乎没有。

总体来说,在李镇西老师的课堂上,他与学生谈自己的体会,给学生充足的空间交流读后感受,学生可以自由的发出质疑和讨论,整个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过程。正如李老师自己所说的,教师的价值引导体现在创设和谐情境,增进学生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创新,让学生在尊重中学会尊重,在批判中学会批判,在民主中学会民主。同时,他的课有一种魔力,把学生深深吸引,他的身上总有着诗人一般的激情。

然而一堂语文课,教师的教加学生的学之后,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能否得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发生变化?这才是教师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是否是一节好课,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教师应该教什么。在本节课13个教学内容中,只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与学生实际所需的听说读写沾边,而这少量的教学内容中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知识更是寥寥无几。一堂“语文课”不免有些变成“爱情主题班会”。

一节语文课,在课前准备阶段,语文老师所选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听说读写的常态保持一致,从教学内容出发,明确自己应该教的“语文”内容,并保证教学内容正确;在实际教学阶段,老师需努力使自己想教的内容与实际在教的内容保持一致,从而达到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的理想化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J].语文教学通讯,2005(1).

[2]王荣生,李海林.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学理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李镇西.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李海林.生活化与语文化——评《致女儿的信》课案[J].教师之友,2005(1).

[6]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评课教学内容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线性代数课程学—研—用教学内容及模式探索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