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文眼 解读文本

2017-03-30 14:35兰秋琴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写作语文教学

兰秋琴

【摘要】文眼,是文章写作中所用的专业术语,意在可揭示文章主题、升华内涵、囊括内容的重点语句,对整篇文章起到点名主题、奠定情感基调的作用。在一篇文章中,表现力强且可对文章主题加深理解的重要语句被视作“文眼”。通常而言,文眼是写作者重点刻画的中心,是作者最初的观察点,是其选材之初的启示语,可以说,文眼就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是作者“心灵之窗”,通过文眼可对全文的感情基调与内在律动准确把握,进而使整篇文章的精神风貌得以映射。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材研究;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就一篇文章而言,文眼作为最重要的精神凝聚点,只要抓住文眼并正确理解,即可抓住整篇文章的整体内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注重对文眼的把握,在对文章的讲解中,紧扣文眼展开讲授,以此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感悟能力,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增强其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也试图学着抓“文眼”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从“标题”中去找文眼,顺藤摸瓜,水到渠成

如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从题目中即可读出本篇文章的内涵,一般而言,“住宅”是针对人类而言的,而蟋蟀作为动物,将“住宅”设定为“蟋蟀”的,由此可推断,本篇文章将蟋蟀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进行讲述。

师:蟋蟀的住宅会是什么样子的?作者对于蟋蟀的住宅是如何描述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课文。

这篇课文的题目(即主题)是《蟋蟀的住宅》,全文围绕这个主题分三段。教师指导同学读书,体会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的住宅,并讨论10个自然段按内容不同可以分为几段,怎样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蟋蟀的住宅是使它知名的原因之一。

第二段(第2—6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特点。

第三段(第7—9自然段)讲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

二、从“篇首”去找文眼,开门见山,一目了然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此诗运用拟人手法,赞美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接下来表现雨的“好”,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伴随着和风细细地滋润万物。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会伴随着冷风,由雨变成雪。有时候,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样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第二联写出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这首诗题虽是《春夜喜雨》,但是全诗不露喜字,却又始终充满喜意。

三、从“篇中”中去找文眼,画龙点睛,激发兴趣

如丰子恺的《白鹅》,先讲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就是作者在看到这只雪白的大鸟,伸长脖颈,左顾右盼的姿态时,情不自禁发出的赞叹。然后提问学生: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结合文中的描写作具体来分析——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最后体会:作者就在不动声色中,出色地完成了意境的创造,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有些文章的文眼深藏在文章中,含而不露,不细心领会与反复琢磨,往往把握不住,捉摸不定。幸福本身就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的确存在于我们生活当中。读了保加利亚作家埃 林·彼林的童话《幸福是什么》中,讲述三位牧童起初对“幸福”这个概念一无所知,所以他们问“你祝我们幸福。请你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呢?”当接受“智慧女儿”的启迪引导,他们分手了。十年后,三个小牧童,都长成了健壮的青年。往东的、往西的、留在村子里的,他们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做医生的、当工人的、做农民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经历,对幸福的感受却是相同的,用故事里一位人物的话来说,那就是——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四、从“篇末”中去找文眼,导读蓬勃,深挖内涵

如《爬天都峰》课文的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这是课文的目的,也是难点。我们要让孩子们总结课文,明白道理,可以这样设计: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從“结构”中去找文眼,首尾呼应,举一反三

以《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整篇文章均围绕一句话来描述,并通过“泡泡”的形式给出提示,以此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就本篇课文而言,段落构建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所以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仅引导学生对字词加以练习与掌握,而且将段落训练作为教学重点进行讲授。在课堂教学中,将课文内容作为入手点,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认真解读,并对每一段的课文内容进一步明确,对关键语句重点理解与把握,同时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西沙群岛的特点,并感受其魅力。

综上所述,笔者将“文眼”当作入手点,按照“写什么——如何写——为何写”的步骤,阐述文眼在语文课文中的妙用,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晶.文本解读需要准确把握切入点[J].基础教育研究,2015(18).

[2]董雪芹.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2).

[3]赵明武.抓文眼巧突破——语文教学一法[J].学周刊,2013(26).

(编辑:陈岑)

猜你喜欢
写作语文教学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