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消极心理与克服策略探讨

2017-03-30 15:08王可欣
课外语文·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语文学习高中

【摘要】高中学习任务相对繁重,语文学习又是我国传统教学科目,但是语文学习没有其他科目学习那么多技巧性可言。因此在高中时期尤其是语文学习中极容易由于成绩问题或学习压力问题产生语文学习的消极情绪,如何克服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消极心理是突破高中语文学习难题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浮躁心理;语文学习;高中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在高中阶段由于高考制度问题,经常在成绩压力的影响下思考学习的问题,但是语文学习没有太多技巧性可言,反观数学、英语等其他学科,语文成绩无法通过时间的投入来弥补成绩上的不足,在面对语文学习时常常觉得无从下手,笔者在高中时期进行语文学习时常常面临这种困扰,以至于时常由于语文学习问题而陷入消极心理影响。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笔者总结自己高中时期的学习经验,分析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根据语文学习特点简要分析语文学习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语文学习知识点比较零碎,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进行词汇、阅读、文笔的积累,尤其是词汇积累方面,在高考大纲里,仅成语数量就有上百个,这些成语或四字词语本意就难以记忆并且还有众多同义词、意思相近的词语存在,这些零碎的知识点常常使学生变得烦躁,在学习语文时没有耐心。

其次语文学习技巧性较低,不像数学等理论性较强的科目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升,因此语文成绩也是高中使其最稳定的成绩类型,最高分和最低分拉不开太大档次,且学生个人语文成绩相对稳定,因此很多高中学生选择放弃语文学习,仅仅以维持语文成绩为主要目的,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数学、英语等其他技巧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上来,语文学习的兴趣较低且每次进行语文学习时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消极情绪,这种状态不仅仅对语文学习不利,对所有科目学习都不利,笔者在高中时期就深受这种情绪的影响。

二、高中语文学习中的消极心理

(一)浮躁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论在什么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都很适用,但是由于语文学习的知识点相对零碎,且数量较多,而高中学习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变成一种类似强制性的任务,在这种任务驱动模式下的学习很容易变成一种应付差事的,在短时间内语文成绩没有得到提升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浮躁心理,失去语文学习兴趣也就在所难免。

(二)畏惧心理

语文学习并非你投入多少精力就会有多少回报,有时很有可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后,语文成绩不仅没有提升还会有所下降,笔者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也曾出现由于在语文学习中无从下手而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抵触情绪,逃避语文学习。

(三)虚无心理

语文学习贯穿多个学习阶段,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的笔记、写了大量的周记、完成过无数次语文测验,但是对于语文是什么、有什么这两个问题没有明确的认知。数学能够应用于生活且具备技巧性,解题时能产生成就感,而反观语文学习了那么多年,我们依然找不到语文的应用所在、乐趣所在,那么极容易在高中繁重学业压力的影响下产生“学习语文有什么用呢?”这样的虚无心理。

三、高中语文学习中消极心理的克服方法

(一)端正学习态度

笔者认为高中时期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是存在偏见的,笔者也不例外。例如在高中自习课中,笔者很少将语文学习放在优先级,而是将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放在首要位置,有时甚至将全部的自习时间用来处理数学题目,语文学习干脆放弃。这种情况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偏见,端正学习态度并非要求我们将语文学习放在优先位置,而是在学习时用不带有偏见的观念去面对语文学习,尽可能做到雨露均沾,可以将语文学习和其他科目学习穿插进行,既能够起到交换思路的效果,又能够使大脑在高中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得到休息,尽可能克服语文学习的虚无心理。

(二)积极的心理暗示

笔者曾经也因为语文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畏惧心理,面对语文学习时常常觉得无从下手,但是迫于高考压力又不得不进行语文学习,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畏惧心理的存在常常无法集中精力,语文学习效率较低,这也是语文学习投入与回报不相符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时候我们要学会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引导积蓄在心中的语文学习压力排解出去。例如,在安排语文学习时,可以从简单的知识点记忆开始,不能贪多,每天记忆几个成语或四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通过将语文学习大目标分解为几个小目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学习,逐步确立语文学习的信心,进而在语文学习上树立“我能行”的观念。

(三)克服浮躁心理

浮躁心理不仅仅是语文学习中的消极情绪,基本上是所有高中生在学习中的通病,浮躁心理使我们无法在学习时集中精力,浮躁心理使我们无法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最高效率,这是高中学习过程中的最大问题。如何克服浮躁心理,是高中语文学习的关键所在。

关于浮躁心理,笔者认为主要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积极寻求周围人的帮助,例如朋友、教师的帮助,通过倾诉、谈话的方式宣泄积累的学习压力或者通过运动的方式调整自我状态,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学习中的乐趣,来帮助自己战胜浮躁心理。

参考文献

[1]程业刚.高中语文学习中消极心理成因分析及调控措施[J].未来英才,2015(21).

[2]范颖.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消极心理及解决策略研究[J].中国文房四宝,2014.

[3]谢永恒.探析学生如何有效进行高中语文学科学习[J].中外交流,2016(29).

[4]陳萍.“春风化雨,点滴入土”——高中语文如何化解消极情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4.

作者简介:王可欣,女,山东东营人,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文科在读学生。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语文学习高中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