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依托式外语教学与高职学生英语习得相关的实证研究

2017-03-31 04:01朱付建
牡丹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显著性学习者

朱付建

内容依托式外语教学即将部分专业学习内容的语言转化为目标外语学习的目标语言,以学生专业学习内容为依托,结合典型的职场情景模拟,在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基础上,提供相关场景的语言输入,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本研究调查发现,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依托式教学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条件,促进语言输入和输出,使学生有机会用英语进行实际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英语语言能力。

进入21世纪,国内教育界就开始批评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呼吁对其改革,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成为社会的主要关注点。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创造条件使英语和其他外语进行教学改革以求适应科技变革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争取在3年期限间,所有课程的5%~10%采用外语开展教学。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此文件明确定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理论基础

Brinton等(1989)认为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外语教育观,其主要思想为:将语言的学习与专业知识及背景緊密结合,通过母语语言所获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学习。在这种教育哲学理念下,学习者可以减少内容与语言学习脱节的困难。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或某一课程的教学安排,能激发学生对一些重要话题或非语言类论题的兴趣。

从学习理论角度来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是依托式教学方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即把学习者置于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促使其学习行为的自然形成,强调学习体验与发现(Brun-er1961;Dewey1963)。对比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依托式教学强调归纳式(inductive)和隐性(implicit)学习方式,学习者目标语言的学习依赖学生的自我调控。国内已有学者提倡此法教学——内容与语言紧密融合,依托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正处于研究探索中。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的方法探索依托式教学对高职英语学习者语言习得的效果,研究包含两个假设:一是依托式外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显著性?二是依托式外语教学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业成绩影响的显著性?

二、实验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设计

为验证依托式外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外语学业成绩的显著性程度,本项目拟采用对比的实验办法,实验控制组采用依托式教学方法,即学生的语言学习材料和内容与其专业内容相关,对照组依然采取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教师讲解为主,学习材料及内容与专业内容相关度不大。取样的对象在初始英语能力上无显著差别,控制教师教学水平和课程时间,唯一的自变量为教学方法。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对实验对象的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业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二)实验对象

本研究涉及的实验对象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与连锁专业一年级4个班的学生,其英语成绩的初始状态为已完成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学习,均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实验组包括两个自然班,分别为41人和39人,共计80人,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对照组也包括两个自然班,分别为43人和41人,共计84人,来自经济管理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个组的学生在教育背景、社会经历和家庭教育资本等方面基本一致。从第2学期开始,实验组的学习内容为与其专业内容相关的《商贸英语》,主要设计典型的职场环境用英语讲授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的课题参与与发言;对照组的学习内容为《职业英语-基础篇》,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点的办法。实验开始前通过SPSS分析2个组起始能力,分析表明两组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差异不具有显著性(t=.571,p=.669>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英语学习动机水平值为(t=.369,p=.712>0.05)。因此,其差异不具显著性且方差齐性检验通过。

(三)测量工具

英语语言能力:本研究中,测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工具为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满分100分)和口语测试(50分)。笔试内容包含听力(多项选择及听写)、阅读、词汇与句法和翻译与应用文写作。英语语言能力测试采用历年真题,信度、效度具有可靠性。口语测试以小组形式进行,2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随机抽取难度系数差不多的主题,进行对话。

英语学习动机:用于本研究的英语学习动机问卷量表来自Gardner(2001)的量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改编,将原量表中学习法语的动机强度和愿望改编为学习英语的动机强度和愿望,量表采用李克特3分计分量表,选择项为20项,其中有关动机强度和愿望的问题各有10项,科伦巴特信度系数为α=0.89,系数报告说明量表信度可靠。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组织过程

本实验跨越两个学期,具体实施如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周4学时,阅读和写作课均按照自然班开展教学,听说教学时将自然班分为10个小组。对照组课程采用《职业英语-基础篇》为主要学习内容。精读及听力课,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与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主要教学方式;教师讲解为主要教学活动,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教师强调词汇的意义、句法结构及句型,兼顾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实验组采用依托式教学模式选用《商贸英语》为教学材料,内容涉及国际贸易的基本步骤及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背景。课堂教学多样化包括教师讲解、学生主题陈述、小组讨论及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学生陈述的主题选自与其专业相关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场景或国际贸易文件、合同等文本;教师讲解与学生陈述多通过多媒体进行,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英语为主要的教学语言,淡化对单词、句子结构、句法的讲述,教师原则上只允许学生采用英语对专业内容中的事实及观点进行问询、交流,教师主要使用英语来释义、分析和点评;课堂中强调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一)英语学习动机

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英语学习动机水平上都有了提高。在实验初期测试时,两组学生总体上在学习动机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学习愿望方面实验组比对照组强(t=1.856,p=.051)。实验结束时,实验组在总体学习动机水平上却高于对照组(t=2.751,p=.0181),P值小于0.05表明实验组的学习动机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同时其学习愿望数理统计结果值为(t=2.423,p=.018),P值小于0.05表明实验组学习愿望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

(二)英语语言能力

经过一学年的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语言能力都有了提高,但两组学生的听力能力呈现差异性趋势(t=1.853,p=.065)。统计决断P值小于0.05,表明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总体语言能力SPSS统计分析结果为(t=3.024,p=.003),表明实验组总体語言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呈显著性。详细数据如下:实验组在语言信息获取能力的提高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比如阅读(t=2.628,p=.003)和听力(t=3.245,p=.028)。此外,学生英语整体应用能力方面,实验组的成绩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t=2.704,p=.004),表明:在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实验组学生提高程度要显著优于对照组。从语言输出能力看,实验组学生的口语能力更强且显著性优于对照组(t=2.163,p=.031)。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写作水平和词汇掌握程度上两组都有提高( t=1.536,p=.167),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明显。

(三)讨论

依托式外语教学基于学习者专业内容知识的学习,将语言学习融入其专业背景和知识中,符合语言习得的自然规律。依托式教学在高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带动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习者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针对本研究开展的一些调查也显示:大部分参与实验的研究对象对依托式教学的评价是积极、正面的;实验结果也表明该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特别是语言接收的技能。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倡导采用依托式教学的办法,但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善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方式,使学习者成为教学的最大受益者。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以专业内容为依托,以典型职业环境为载体的高职英语案例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项目编号:kgxm201210)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显著性学习者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