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慕课背景下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改革

2017-03-31 07:20吴玮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口语教学慕课高职

吴玮

【摘要】本文在慕课背景下,以高职院校为切入点,提出口语教学改革的几个可行性方案。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慕课 高职 口语教学

“慕课”是MOOC(Massive 0pen 0nline Course)的汉语音译,即大型开放式网络课堂。自2008年由 Professor Dave Cormier和 Bryan Alexander 联合提出这一概念之后,于2012年在美国迅速发展和兴起,直至2013年被引入中国,与微课、翻转课堂一并在中国高等教育界掀起千层浪。这种信息技术与教育高度契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已经风靡全球,引来外语界学者广泛的关注。本文就从口语教学从业者的角度,比较分析了慕课和传统课堂的特点,由此引出在慕课背景下,高职口语教学可以做的一些教学改进,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慕课对于高职口语课堂的正面推动力。

一、慕课的产生背景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纸质教材和纸质作业已经慢慢退出课堂。新型课堂,教师不再拘泥于教材和板书,而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堂上使用PPT,图片,音频材料进行教学。课后作业也多以电子稿的形式由学生发至教师邮箱或上传到某个共享平台。教师也会利用百度云等共享平台,在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慕课就是基于这种背景而应运而生的一种网上授课模式,是信息技术和教育变革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二、慕课的特点

1.受众面广。慕课突破了传统课堂人数的限制,能满足大规模学习者的需求。一门课 程通常能容纳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学生。

2.入学门槛低。无论是什么背景,什么学历,只要有互联网,学习者就能在慕课平台上注册,学习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课程。

3.可操作性强。只要有互联网,学习者随时随地都可以点开课程进行学习,而且大部分 课程都是免费的。

4.符合个性化需求。不像传统的课堂,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在慕课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并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选择符合自己现阶段认识水平的课程内容。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以及听课的次数和频率。

5.教学视频短小精悍。慕课平台上的教学视频一般是控制在2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比较符合注意力分配规律。

6.参与自主性强。慕课上所有的课程都是需要学习者自主完成,才能拿到相对应的课程证书。

三、传统课堂的特点

传统课堂是依托实体教室,在课堂上由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面对面交流的一种教学模式。就英语口语而言,单靠网上授课的形式是很难切实提高口语学习者的表达水平的。

网络上的交流毕竟是虚拟的,和实际生活中的沟通还是存在差异的。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口语课程设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水平,而不是单纯语言知识的输入。慕课上并没有语音输入系统,所以学习者只能依靠看和听,还有笔头练习来学习口语。虽然有专门为学习者设立的讨论区,以及个别慕课课程也在创建线下见面会。但相比传统的口语课堂,慕课在对于学习者口语输出这一块还是无法代替传统课堂的角色。

四、高职口语课堂现状

1.学情分析。高职学生生源复杂,有普高生,也有职校生。由于入学分数较本科院校低,所以总体来说,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参差不齐。教育部教职委组织的一项全面调查显示:在高职院校,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学生中,能用英语流利地进行日常交际的仅占3%,不具备最基本的听说能力的竟高达52%。所以在学生不做任何预习情况之下,教师想要用英文与学生顺利展开交流,开展课堂活动,基本是不可能。

2.课堂教学情况分析。据王青、王小宁(2011)一项实證研究调查显示:61.3%的学生对于口语课堂的反馈不太好,认为从中学习到的东西非常少,特别是实际应用口语的能力。

就高职院校而言,开设英语口语课程的专业有应用英语和国际贸易实务这两个专业。应用英语专业是外教授课,暂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本文主要针对面向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口语课程。

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针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求培养学生具备商务英语沟通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口语教学上应该注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商务场合的口语沟通能力。

五、慕课背景下口语教学改革

1.将慕课平台作为实体课堂教学的补充。哈佛大学物理教授Eric Mazur提出学习过程可以分为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步骤。在口语课堂上,知识传递指的就是语言点讲解。知识内化则是学生的口语输出过程。随着慕课的出现,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去观看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一定量的口语练习,辅之教师指导和反馈。这就大大节省了课上讲解的时间,使老师从枯燥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将慕课作为教师自我提升、钻研教学的平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儿(1976)提出教师应该成为更好教的学习者,也就是说教师不仅是让学者,更应该是学习者。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在慕课平台上,有来自国内外一流大学名师主讲的课程,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好的网络资源去学习专业相关知识。教师应该与学生共同学习课程内容,然后一起探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做到教学相长。这种学习模式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好的师生关系是口语课堂得以成功进行的大前提。

参考文献:

[1]周振芳.“慕课”时代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思考[J].语文学刊,2015(05).

猜你喜欢
口语教学慕课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探究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