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资本论》:当代德国马克思研究的焦点及其启示

2017-04-02 19:17张义修
山东社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手稿

张义修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3)

重读《资本论》:当代德国马克思研究的焦点及其启示

张义修

(南京大学 哲学系,江苏 南京 210023)

新世纪以来,《资本论》及其手稿成为德国马克思研究的焦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部分的完整出版为其提供了新的视野,传统解读模式的转型与文本兴趣点的“后移”使相关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核心,金融危机的再临则直接促成了相关学术出版和研讨活动的繁荣。对《资本论》与相关文本关系的重新定位、对劳动价值论的哲学方法论反思、对价值形式理论的重新发现、对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的新思考,成为研究中的主要课题。这些研究启示我们,从过程性维度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将其提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的高度,在经济学语境中进一步凝练哲学方法论,在文本分析中完整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系,进而立足当代语境重新激活政治经济学批判。

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学

新世纪以来,德国的马克思研究呈现复兴态势,凭借文本母语优势与深厚的文献和理论积累,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格局,围绕马克思而展开的文献学研究、左翼现实研究、哲学研究和“新马克思阅读”思潮四种研究模式交相辉映*参见张义修:《当代德国马克思研究的总体格局与四种模式》,《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第83-90页。,在西方学界产生了新的重要影响。然而,无论哪一种研究模式,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于同一个课题:《资本论》及其手稿。围绕《资本论》及其手稿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构成了当代德国马克思研究中最不容忽视的核心,“重读《资本论》”也成为了当代德国左翼知识界和青年学生的一项引人注目的行动。为什么在当代德国,《资本论》会重新成为焦点?围绕《资本论》而开展的德国马克思研究主要探讨了哪些问题?这些研究对于我们又具有怎样的影响和启发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予以总体阐释,从而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一、文本与时代的际会:《资本论》何以重新成为焦点?

《资本论》是马克思从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标志性成果,围绕这一著作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一代代学者对其进行了反复的深入研究,对其文本结构、核心范畴、基本观点甚至已经烂熟于心。然而,经典总是会在新的当下焕发出不一样的意义。伴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新版(以下简称“MEGA2”)的推进和时代背景的更迭,当代的德国学者获得了重读《资本论》的新视野和新动力。《资本论》之所以会重新成为研究的焦点,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背景:

第一,MEGA2第二部分的完整出版拓宽了马克思研究的文献视野。众所周知,马克思生前只出版了《资本论》第一卷,而《资本论》的第二、三卷是由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留下的手稿整理编辑完成的。长期以来,人们只能看到被恩格斯编辑过的《资本论》第二、三卷,马克思的相关原初手稿未能公诸于世。与此同时,马克思从1857年开始围绕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写下的大量手稿,也没有得到完整的出版。因此,尽管很多专家早就关注《资本论》及其手稿,但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无缘得见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全貌。在MEGA2的四个部分的出版计划中,第二部分是专门留给《资本论》的,即“《资本论》及其前期文本(Das Kapital und Vorarbeiten)”。2012年,这一部分终于全部出齐,共15卷(23册),不仅包括了《资本论》第一卷的若干重要版本,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第二、三卷,还包括了马克思从1857年起几十年间的全部经济学手稿,这些手稿曾部分地被编辑收录于人们所熟悉的《资本论》第二、三卷以及《剩余价值理论》之中。至此,马克思留存于世的全部经济学手稿第一次完整展现于世人面前,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写作、修改、编辑完成《资本论》的真实过程,从而完整地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思想历程。

第二,传统解读模式的转型带来了马克思研究中文本兴趣点的“后移”。在传统的苏联式解读中,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形象被标定为辩证唯物主义及其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所产生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社会历史哲学被归纳为生产力所决定的阶级斗争的历史规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被聚焦于剩余价值的剥削和必然发生的经济危机。这也恰恰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矛头所向。为了标举自身、批判对手,双方往往陷入各执一端的境地。今天,政治与学术终于得以保有适当的间距,那种对抗姿态的研究也不复存在。当代德国的马克思研究者更加注重学术上的严谨性,更加注重新文本素材的运用,更加关心马克思研究中那些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所谓“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2版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马克思成熟时期的文本(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为核心)在重新理解马克思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得到了更多的关注。通过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关注,当代德国的马克思研究不再把前苏联教科书体系的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潜在的对话对象,不再仅仅关注马克思早中期的文本,而是深入挖掘马克思成熟时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哲学思想;不再关注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殊社会机制的分析与批判;不再片面强调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中的剥削理论、危机理论或者异化和物化批判,而是重新考察和阐释马克思经济学批判背后的哲学视角,从这种视角的独特价值出发,探寻重建马克思社会哲学和批判理论的崭新可能。

第三,金融危机的再临直接推动了《资本论》的回归。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所催生出的西方学界和社会舆论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新关注,是一个本文已经不需要做太多解说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对《资本论》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读性、研究型著作大量涌现:“新马克思阅读(Neue Marx-Lektüre)”思潮代表人物米夏埃尔·海因里希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论》*Michael Heinrich.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eine Einführung, Stuttgart: Schmetterling, 2004.自2004年问世以来,再版重印12次,并译成多国语言,他的多卷本的《怎样读马克思的〈资本论〉》*Michael Heinrich. Wie das Marxsche "Kapital" lesen: Leseanleitung und Kommentar zum Anfang des "Kapital", Stuttgart: Schmetterling, 2008.也多次再版;资深左翼理论家沃尔夫冈·弗里茨·豪格于2013年出版《读〈资本论〉——但怎么读?》*Wolfgang Fritz Haug. Das "Kapital" lesen - aber wie?: Materialien zur Philosophie und Epistemologie der marxschen Kapitalismuskritik, Hamburg: Argument, 2013.,捍卫自己对《资本论》的解读,并与各国《资本论》研究的著名学者们展开学术论争;已经研究《资本论》中的价值理论和辩证法数十年之久的迪特·沃尔夫出版了新作《〈资本论〉中的辩证矛盾: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Dieter Wolf. Der dialektische Widerspruch im Kapital: ein Beitrag zur Marxschen Werttheorie, Hamburg: VSA, 2002.、《批判理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Dieter Wolf, Heinz Paragenings. Zur Konfusion des Wertbegriffs: Beiträge zur "Kapital"-Diskussion, Berlin: Argument, 2004.;“价值批判(Wertkritik)”思潮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库尔茨编辑出版《阅读马克思:21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文本》*Robert Kurz. Marx lesen. Die wichtigsten Texte von Karl Marx für das 21. Jahrhundert, Frankfurt a. M.: Eichborn, 2000.,并出版研究专著《脱离价值的货币: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型大纲》*Robert Kurz. Geld ohne Wert. Grundrisse zu einer Transformation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Berlin: Horlemann, 2012.……同时,关于《资本论》的阅读和研讨活动也大量举办。2011年,“重思马克思:哲学、批判、实践”研讨会在柏林洪堡大学举办,这是近年来德国最大规模的马克思研究会议。会上,关于马克思的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关系、马克思对布雷和蒲鲁东等人的超越、《资本论》的未完成性、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的伦理学重建等问题得到新的梳理和关注。*Karl Marx - Perspektiven der Gesellschaftskritik, Hg. Rahel Jaeggi, Daniel Loick, Berlin: Akademie, 2013.一些面向公众讲解《资本论》及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讲座、研讨也经年不断。2006年起,左翼党背景的罗莎·卢森堡基金会开始常年组织“《资本论》阅读课程”,还邀请专家开展相关讲座,受到感兴趣的青年学生和公众的欢迎。在柏林、法兰克福、慕尼黑,同类活动还有很多,这些活动为德国《资本论》研究在学术上的复兴奠定了社会基础。

总的来说,当代德国的《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研究,在文献上紧跟MEGA2出版进度,在主题上继承了上世纪60年代以来《资本论》研究和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些焦点问题,在方法和姿态上则有新的变化:相比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在学术性(主要是文献的完整性和严谨性)上有所增强;相比于传统苏联式的解读,更加强调《资本论》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义和方法论特征,进而由此重新勾勒马克思思想的全貌。争论依旧存在,甚至依然激烈,但是已经更多地回归严肃的学术争论,而不再有政治因素的外在强制。

二、《资本论》相关文本的再定位: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之路

马克思从19世纪40年代起就有创作一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计划,在1857年之后的几十年间,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不断推进,写作计划也屡屡发生变化。学界早就知道的是,马克思先是制定了一个六册的写作计划,后来经过多次调整,出现了新的四册计划,后者被普遍认为是三卷本《资本论》加上《剩余价值理论》的结构。随着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陆续出版,MEGA2将马克思成熟时期的经济学手稿统称为《资本论》的“前期文本”(或译为“准备性工作”)的做法本身就成为了一个问题:《资本论》究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历程中的成果之一,还是集合性的最终成果?这实际上就是对《资本论》相关文本的再定位,与之相关的问题包括:《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究竟是《资本论》的第一份手稿,还是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那样,是具有独立的理论价值的文本?马克思起初为六册计划所创作的手稿,是否都可以被后来的《资本论》计划所吸纳?把《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大量内容截取出来编成《剩余价值理论》,并将之视为《资本论》第四册的手稿,是否符合马克思的写作构想?在新的文献背景下,这些由来已久的争论得到了新的理解。*Karl Marx - Perspektiven der Gesellschaftskritik, Hg. Rahel Jaeggi, Daniel Loick, Berlin: Akademie, 2013, S. 135.

在文献学研究方面,MEGA编辑专家罗尔夫·黑克尔、托马斯·马克斯豪森细致梳理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与《资本论》的形成、出版、编辑历史,以图表方式清晰呈现了马克思一系列文本的写作过程和恩格斯的编辑过程*Rolf Hecker. Die Entstehungs-, Überlieferungs- und Editionsgeschichte der ökonomischen Manuskripte und des Kapital“, in: Kapital.doc, Hg. Elmar Altvater u. a., Münster: Westfälisches Dampfboot, 1999. Thomas Marxhausen. Kapital-Editionen“ in: Historisch-kritisches Wörterbuch des Marxismus, Bd. 7/I, Hamburg: Argument, 2008.,为回答以上问题提供了全面的文献学背景。MEGA2第二部分负责人卡尔-埃里希·福尔格拉夫提出,马克思晚期的经济学手稿应当视为两个计划的草稿,即《政治经济学批判》计划和《资本论》计划。*C. E. 福尔格拉夫:《对〈资本论〉的新认识——写在MEGA2第2部分结束之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3期,第155页。Carl-Erich Vollgraf. Nun also wieder der Sechs-Bücher-Plan? Über die Perspektivlosigkeit einer Legende“, in: Beiträge zur Marx-Engels Forschung Neue Folge 2013, Hamburg: Argument, 2015, S. 7ff.他详细分析了他主编的1867-1868年《资本论》第二、三册手稿,这些首次发表的手稿表明,马克思《资本论》的修改和写作始终在进行,原来出版的内容本非“铁板一块”,马克思对生息资本、股份资本、土地所有权等问题的思考是在不同手稿间发展变化着的。*Carl-Erich Vollgraf. Marx erstmals veröffentlichte Manuskripte zum 2. und 3. Buch des Kapitals‘ von 1867/68 im MEGA-Band II/4.3. Zu neuralgischen Punkten in der Ausarbeitung des Kapitals‘“, in: Beiträge zur Marx-Engels Forschung Neue Folge 2010, Hamburg: Argument, 2011, S. 77ff. Einführung “, in: Marx-Engels-Gesamtausgabe, II/4.3, Apparat, Berlin: Akademie, 2012, S. 469.海因里希也主张,1857-1865年的经济学手稿分属马克思两个不同的创作计划:1857-1863年的手稿基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六册计划,而1863年起的新手稿属于《资本论》的四册计划,其中核心差异在于“资本一般”的概念和构想在后来的《资本论》手稿中都不复存在。*Karl Marx - Perspektiven der Gesellschaftskritik, Hg. Rahel Jaeggi, Daniel Loick, Berlin: Akademie, 2013, S. 137.施蒂策勒则重点梳理了《大纲》(Grundrisse)的创作与传播历史,强调它是马克思的一份“自我理解(Selbstverständigung)文本”,不是为出版而写,也不是理解《资本论》的钥匙,而是自有其主题的独立性与观点上的阶段性。*Ingo Stützle. Marx’ innerer Monolog: Vor 150 Jahren schrieb Karl Marx die Grundrisse‘“, In: Z., Nr. 73, März 2008, S. 120.至于《剩余价值理论》,学者们普遍认为应将其放回《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来完整理解,而不再将其视为独立著作,这也正是MEGA2的处理方式。

这些对《资本论》及相关文本的研究突出表明,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资本论》无疑是其中最具理论价值的成果,但它绝不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全部。对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解,不能局限于《资本论》的既成体系,这既是因为大量值得关注的思想火花并不能被《资本论》所容纳和替代,也是因为恩格斯编辑过的《资本论》难免使马克思原始手稿中的不少尝试性、试验性的表述变得更加固定化和体系化了。换言之,不仅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庞大体系未能得到完整阐述,《资本论》本身其实也具有未完成性。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一方面,必须更为细致地考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发展过程,走出传统解读模式那种以《资本论》的逻辑体系为“最终成果”、将其他经济学手稿的表述视为“有待成熟”版本的目的论式的理解,转向基于文本考证的更具体的、更具活力的过程性理解;另一方面,必须注重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推进,坚持在思想史研究中把握好思想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之间的张力,不能无限分解、割裂马克思的不同手稿,否则就会从根本上动摇马克思经济学批判思想所内在具有的系统性和进展性。以这样的方式来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道路,才能在更为坚实的文献基础上,为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当代重建提供新的可能。而这种当代重建,也可以更为准确、有效地回应西方主流经济学和各种社会批判思潮对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攻击与误解。

三、重思《资本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批判性维度

劳动概念和劳动价值论,一直被认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核心内容。一般认为,马克思正是从对劳动的二重性的独创性理解开始,建构起了自己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而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为其经济学理论大厦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然而,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及其劳动价值论在20世纪遭遇了来自不同思想传统的许多攻击:在经济学的层面上,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已经将劳动价值论视为过时的说法、形而上学的残余;在哲学的层面上,海德格尔、福柯、鲍德里亚等又纷纷指责马克思陷入了人类学的某种劳动崇拜,就此而言,马克思恰恰是政治经济学的隐秘的理论同谋。以《资本论》及相关文本为基础,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劳动价值论的特殊性和合法性问题,便成为一个紧要课题。

世纪之交以来,德国的马克思研究者们通过对《资本论》的创造性解读,就此问题形成了一些新的具有启发性的看法。“价值批判”思潮的库尔茨等针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自己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独特看法。库尔茨认为,传统《资本论》研究的一个症结在于,割裂了商品生产和资本关系之间的关联,仿佛存在着一个中性的、前拜物教的简单商品形式,而关于劳动和商品的二重性的讨论也只是被理解为一种客观分析,而不是一种批判性分析。实际上,关于价值的分析是马克思从批判商品拜物教到揭示资本关系的一以贯之的关键。“只有当价值(其一般表现形式为货币)开始自身增殖,并从一种中介变成了目的本身(剩余价值)的时候,资本才作为生产关系,使商品生产一般化和总体化。”*Was ist Wertkritik? - Interview mit Ernst Lohoff und Robert Kurz, http://www.krisis.org/1998/was-ist-wertkritik/在价值这条“红线”的串联下,市场从来就不是互不相干的生产者单纯完成交换的场所,而始终是社会性的剩余价值得以现实化的场所,同时也是劳动被划归为“抽象劳动”并表现为货币形式的场所。因此,“资本主义概念(资本关系或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价值社会化、商品生产者系统、市场经济、劳动社会和效能社会,不过是形容现代社会形式的同一种拜物教建构的不同方面。”*Was ist Wertkritik? - Interview mit Ernst Lohoff und Robert Kurz, http://www.krisis.org/1998/was-ist-wertkritik/基于此,马克思谈的并不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劳动,而是那种不断卷入价值增殖过程的商品生产的劳动,正是这种劳动为资本的发动机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也带给人们无尽的苦难。因此,必须颠覆传统马克思主义对劳资关系的看法:劳动和资本不是生而对立的,而恰恰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必须打破古典经济学所制造的“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一般源泉”的理论幻象,后者绝不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而且恰恰是马克思所要批判的对象。*Manifest gegen die Arbeit, http://www.krisis.org/1999/manifest-gegen-die-arbeit/

豪格认为,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基本观念的混淆:认为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发明。实际上,马克思的批判理论的飞跃之处不在于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而是在于对劳动的二重性的分析。*豪格:《十三个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再阐释》,朱毅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98-99页。豪格想要说的是,不能认为马克思是跟着李嘉图,将劳动理解为价值实体,并据此发展出比李嘉图更加完备的劳动价值论。恰恰相反,马克思是要追问,为什么古典政治经济学会将劳动理解为价值实体,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后者不是对前者的系统化,而恰恰是批判。豪格强调,马克思对劳动、商品二重性的理解,是与商品的交换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从抽象的价值概念中推导出来的。根据他的考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二版中提出:“在诸商品(Waren)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东西(Gemeinsame),也就是商品的价值(Werth)。”*Marx-Engels-Gesamtausgabe, II/6, Berlin: Dietz, 1987, S. 72.在这里,商品是复数。马克思还说,交换价值只是存在于有许多商品、有不同种商品的地方。然而,这些原本复数形式的“商品”在后来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版、第四版中却被改成了单数。这就使今天我们在读到相关段落时,误以为马克思的价值是单个商品所具有的实体性东西。*豪格:《十三个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再阐释》,朱毅译,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108页。可见,交换价值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不是单个商品中固有的东西,不是某种理论抽象,而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实现出来的。

作为《资本论》甚至马克思全部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内核,劳动价值论遭遇过不同视角下的解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甚至在许多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者眼中,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依然有效,也已经成为了值得商榷的事情。德国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当代阐释不仅说明这一问题尚未定论,而且启发我们跳出纯粹的经济学视角,从哲学方法论角度思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意义。具体说来,这种新理解包含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超越那种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线性叙事模式,更加注重后者对前者的本质性批判与超越,在方法论层面凸显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不同于经验实证主义的哲学内涵;第二,重新说明马克思后期批判理论中“抽象”概念所具有的肯定性和批判性维度,进而对马克思后期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一般”、“抽象劳动”等概念的批判性内涵予以哲学阐释;第三,不再以“平分秋色”的方式来理解劳动的二重性,深度反思马克思提出劳动二重性理论的方法论初衷,阐明劳动二重性的历史性特征和批判性潜能,准确说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现代激进思潮所批判的人类学视角下的劳动概念的关系,从而使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展现出全新的哲学意味。

四、重新发现“价值形式”:马克思批判方法论的当代阐释

在《资本论》第一卷的写作和修改过程中,马克思在分析了商品及劳动的二重性之后,集中系统地阐释了“价值形式”问题,论证了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到货币形式的逻辑必然性。根据马克思自己的指认,这一部分既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所未能勘破的现代经济的细胞形式,也是《资本论》中最难懂的部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这一部分往往被当作对商品交换发展到货币形成的历史概括,这种观点直接导致《资本论》研究中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没有对“价值形式”的正确理解,就必然在商品及劳动二重性理论和拜物教批判理论之间出现一个理解上的“缺环”;其二,对“价值形式”的不同态度直接反映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的不同判断——马克思的批判究竟是一种历史性批判,还是逻辑性批判?

在德国当代的相关研究中,首先要提到的是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的“新马克思阅读”思潮,马克思的价值形式理论从一开始就是他们最核心的理论依凭。不过,即便在这一思潮内部,不同学者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巴克豪斯强调,忽视了对“价值形式”的研究,或者只按照商品及劳动二重性的理论,将其理解为一个附录式的、印证性的说明,导致了《资本论》研究在以往出现了如下两个问题:其一,无法理解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的内在关联,实际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是在货币理论中得到了验证,而是只有在把握了货币理论后才能得到正确理解;其二,无法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拜物教批判理论之间建立起清晰的联系。*Hans-Georg Backhaus. Dialektik der Wertform: Untersuchungen zur marxschen Ökonomiekritik, Freiburg: Ça ira, 1997, S. 45-46.巴克豪斯所指出的“价值形式的辩证法”所关涉的这两个问题,前者关乎对马克思的经济学批判的正确理解,后者关乎马克思的经济学与哲学的内在关联,均成为该思潮中的年轻学者至今不懈探索的核心课题。

相比于巴克豪斯,“新马克思阅读”的另一位发起人莱希尔特则更加强调马克思的批判方法论的逻辑性、抽象性。在新出版的《新马克思阅读:社会科学逻辑批判》一书中,莱希尔特重述了“新马克思阅读”的理论来源,强调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研究,特别是阿多诺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直接推动作用:阿多诺用“交换社会(Tauschgesellschaft)”来形容资本主义社会中所有人身陷交换机制的处境,认为应该构建一种辩证的社会理论,以概念阐明主体经验背后的作为支配力量的抽象客观性,或者说,阐明作为总体性的社会概念,进而实现对现代社会机制的批判。*Helmut Reichelt. Neue Marx-Lektüre: zur Kritik sozialwissenschaftlicher Logik, Hamburg: VSA-Verlag, 2008, S. 24-29.以此为基础,莱希尔特对马克思的研究更加接近一种“唯名论”的立场,他认为马克思理论中的价值和价值形式都只是思想之物,基于此,他将商品交换过程视为具体的感性客体变为抽象的价值对象的过程,即一种思想层面的同一性过程。*Helmut Reichelt. Neue Marx-Lektüre: zur Kritik sozialwissenschaftlicher Logik, Hamburg: VSA-Verlag, 2008, S. 159-160.他强调,不同于一般社会科学的逻辑,马克思的批判理论所分析的对象绝不是感性对象,而是作为价值对象性的对象,马克思的批判面对的是超感性的世界。*Helmut Reichelt. Neue Marx-Lektüre: zur Kritik sozialwissenschaftlicher Logik, Hamburg: VSA-Verlag, 2008, S. 305-318.不过,沃尔夫等学者对其研究提出了批评意见,认为他未能明确区分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辩证法的差异。*Marx-Engels-Jahrbuch 2008, Hg. Internationale Marx-Engels-Stiftung, Berlin: Akademie Verlag, 2009, S. 160-162.

此外,海因里希在他关于《资本论》的导读性著作中,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实体主义方式来理解马克思的价值概念。他认为,价值不是凝结在单个商品之中的东西,价值的社会关系才是理解价值对象性的“幽灵性”的基础。*Heinrich, Michae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Eine Einführung, Stuttgart: Schmetterling, 2005, S. 52.而马克思对价值的社会关系的分析,正是在价值形式理论中实现的。价值形式理论揭示的是价值从商品形式到货币形式的概念发展过程,而非其历史生成过程。*Heinrich, Michae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Eine Einführung, Stuttgart: Schmetterling, 2005, S. 55.他也承认自己对价值形式的理解受到了“新马克思阅读”的影响。*Heinrich, Michael.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Eine Einführung, Stuttgart: Schmetterling, 2005, S. 10-11.豪格对海因里希的解读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认为海因里希混同了商品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表现。*Wolfgang Fritz Haug. Das "Kapital" lesen - aber wie?: Materialien zur Philosophie und Epistemologie der marxschen Kapitalismuskritik, Hamburg: Argument, 2013, S. 129-130.不过,他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价值形式理论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目标是对他在《提纲》中便已经提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予以科学的描绘,并将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和对斯密、李嘉图的批判结合起来:费尔巴哈把上帝归结为人的本质,而古典政治经济学则将价值归结为劳动。问题在于,费尔巴哈没有说明为什么人的本质、世俗世界会表现为上帝和宗教世界,同样的,古典经济学也没有解释为什么劳动会表现为价值的形式。这种追问不仅导致了概念上的变革,还形成了完全用新概念构成的表述。“价值形式”正是这个“能够表达马克思问题答案的关键概念……对它的分析成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精要”*豪格:《十三个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再阐释》,朱毅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139页。。

可见,重新审视价值形式理论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的特殊地位,绝不仅仅是一个在经济学层面有意义的问题,毋宁说,更重要的是对马克思批判方法论的创新阐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既不仅仅是对其早年所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也不仅仅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视域之外的经济学成果,而恰恰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论的重要深化。对价值形式的解读,一方面有助于超越对商品价值的实体主义的传统理解,避免将马克思的逻辑演绎实证化、历史化的倾向,突出马克思批判方法论的关系性、总体性的思维特征;另一方面有助于将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从日常生活意识形态批判上升到对商品交换社会客观机制的批判、对商品社会化逻辑的认识论效应的批判。换言之,不应再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仅仅理解为知识性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而必须将其理解为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理解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

五、《资本论》视野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

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关系问题始终是马克思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马克思主义创立和最初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有效的分工,这不仅体现在他们共同创作《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过程中,更体现在三卷本《资本论》之中。如果没有恩格斯的艰辛付出,《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出版将是不可能的。除了恩格斯,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完成这一意义重大、难度巨大的任务。随着《资本论》第二、三卷原始手稿和恩格斯编辑稿的问世,人们可以直观地考察恩格斯对马克思文本所做出的每一处改动,这既使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重新成为焦点,同时又使《资本论》以及相关文本成为了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的核心文本。总的来说,当代德国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是建基于严肃的学术立场之上的,他们普遍强调恩格斯的编辑和阐释对于马克思的本意造成了影响,但并不就此否定马克思理论本身的深刻性、完整性,也并不完全否定恩格斯的历史贡献。

具体来说,围绕《资本论》对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的研究涉及以下一些主题:其一,关于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过程中对马克思文本修改情况的文献学梳理。这首先是由MEGA相关卷次的编者发起的,特别是福尔格拉夫、容尼克尔发表在《MEGA研究》(MEGA-Studien)上的长文《马克思说的是自己的话吗?——关于恩格斯编辑出版的〈资本论〉第3卷的基本手稿》*MEGA-Studien, 1994/2, Hg. IMES, Berlin: Dietz, 1995, S. 3-55. 郑锦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7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549-622页。,引发了较大反响。同时,另一些德国专家则对恩格斯的编辑工作持有更加正面的看法。*郑锦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7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年版,第512-520,662-684页。其二,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简单商品生产”问题的不同理解。一些学者提出,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是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简单的、偶然的产品交换出发来理解商品及其价值的,因此他用“简单商品生产”来理解价值形式理论的开端,将其指认为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阶段;而马克思对商品的理解始终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视域之内的,因此他的“简单价值形式”不能被经验主义地、历史性地加以理解,而必须被抽象地、逻辑地加以理解。由此引出两个问题:一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适用范围,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经济学批判方法上的不同倾向。*Hans-Georg Backhaus. Dialektik der Wertform: Untersuchungen zur marxschen Ökonomiekritik, Freiburg: Ça ira, 1997, S. 131. Historisch-Kritisches Wörterbuch Des Marxismus, Band 3, Hg. Wolfgang Fritz Haug, Berlin: Argument, 1998, S. 119ff.其三,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危机理论、信用理论等的理解。海因里希列举了马克思19世纪70年代的若干手稿、笔记和书信,强调马克思对危机、信用等的研究不像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第三卷所表现的那样,似乎已成定论。事实上,在写完《资本论》相关手稿之后,马克思又有了新的假设和思考。*Karl Marx - Perspektiven der Gesellschaftskritik, Hg. Rahel Jaeggi, Daniel Loick, Berlin: Akademie, 2013, S. 143.另外,他还就马克思的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合法性与克里斯多夫·亨宁展开了争论。*Marx-Engels-Jahrbuch, Hg. Internationale Marx-Engels-Stiftung, Berlin: Akademie, 2006, S. 63-85; 2007, S. 47-80.

上世纪西方“马克思学”的历史经验表明,对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理解绝不仅仅是一个文献考据问题,而是暗含着必须严肃对待的意识形态倾向。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学”的代表人物往往强调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误解”甚至有意“篡改”,进而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克思主义的公开形象是恩格斯的创造,背离了马克思的本意,因此“马克思主义”根本就是虚假的、虚妄的。另一方面,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传统的左翼学者们往往拒绝承认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差异性,努力将二者的不同论述弥合成为一个逻辑上自洽的完整体系。显然,在这种针锋相对之中,客观、平和地对待二者的差异,在承认二者差异的基础上重塑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性和深刻性,成为了一个被搁置的任务。不过,在今天的德国学术界,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差异已经不再是为了否定马克思主义,而是为了推进对马克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这显然是一种更具有建设性的研究态度。通过细致考察马克思的原始手稿和恩格斯的改动过程,可以更加具体地理解两位思想家的运思过程和方法论倾向,最重要的是,这种回到原始文献和文本诞生过程的努力,将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真方法从世人熟悉的三卷本《资本论》的固定形象和固定表述中重新解放出来,从而更好地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不仅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客观、平和面对的学术问题,而且成为一个在当代重新激活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文本支点。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重读《资本论》已经伴随全球范围内重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尝试,成为不同左翼思潮的一个理论“公约数”。另一方面,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哲学解读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潜力可挖。在这一背景下,加强与德国学界相关研究的交流互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夯实《资本论》研究的文献基础,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深化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并立足当代实践语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成果。

(责任编辑:周文升)

2017-03-28

张义修(1988—),男,辽宁大连人,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马克思学’形成和发展、意识形态本质及其当代走向研究”(项目编号:13&ZD070)的阶段性成果。

A811

A

1003-4145[2017]05-0019-07

猜你喜欢
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手稿
作家手稿
作家手稿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论政治经济学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丢失的手稿
手稿
构建更确当政治经济学刍议
黑格尔、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