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2017-04-04 13:04王秀娟福建省福清市动物卫生监督所350300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1期
关键词:杀性进行性甲骨

王秀娟 福建省福清市动物卫生监督所35030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王秀娟 福建省福清市动物卫生监督所350300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是猪的一种慢性、进行性、消耗性传染病,该病虽然病死率低,但对猪只的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影响相当大,直接关系到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该文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介绍,希望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控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诊断防控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通常称作慢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以鼻甲骨发育迟缓或消失(鼻甲骨萎缩)导致面部变形的一种猪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可分为2种,一种是进行性萎缩性鼻炎(PAR),另一种是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NPAR)。PAR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或与其他致病因子共同所致(如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NPAR主要是由产毒素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所致。2种病原感染后都能引起猪只鼻甲骨萎缩、嘴鼻歪斜、鼻中隔扭曲等特征性变化,但在NPAR中却较轻[1]。

1 病原学

1.1 支气管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dca,

Bb)是一种革兰性阴性球状杆菌,该菌在仔猪鼻黏膜纤毛上皮细胞上定居与增殖,产生毒素导致黏膜上皮细胞炎症,出现增生性、退行性变化[2]。该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弱,一般消毒药均可将它杀灭。

1.2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Pm)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球状或短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是由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产生的一种皮肤坏死毒素,是引起AR的重要毒力因子[3]。该菌在干燥的空气中能存活2~3 d,阳光直射下几分钟灭活,普通消毒液都能将其杀灭。

2 流行病学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传染源是患猪和带菌猪,主要传染途径是飞沫和粪便的污染,可通过直接或间接呼吸道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常发,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毒素对6周龄以内的仔猪敏感,6周龄后不敏感;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对3月龄以上的仔猪仍然易感。猪萎缩性鼻炎的发病因素与饲养管理环境条件密切相关,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猪舍不间断、连续饲养的猪群易出现较为严重的进行性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症状[3-4]。

3 临床症状

3.1 非进行性萎缩性鼻炎在仔猪中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及不同程度的卡他性鼻炎症状,有时鼻腔伴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或脓性鼻分泌物[5]。日龄越小症状较严重,食欲中度或轻度减弱。

3.2 进行性萎缩性鼻炎一般多发生于4~12周龄的猪只,出现打喷嚏、鼻音、喷鼻涕症状,伴随不同程度浆液、黏性或脓性鼻分泌物流出,严重者甚至造成鼻出血。由于鼻泪管阻塞导致内眦部形成半月状泪斑,故有“黑斑眼”之称。鼻甲骨萎缩、鼻端上翘或歪向病损严重一侧,呈现“歪鼻子”。若患猪两侧鼻腔病理损害大致相等,则鼻腔变短小,出现“短鼻子”。当患猪额窦受到侵害而不能以正常比例发育时,两眼间的宽度变小,使头形倾向于小猪的头形,表现出“小头症”[6]。

4 病理变化

特征性病理变化为鼻甲骨不同程度的萎缩,与正常猪只鼻甲骨相比,患猪常出现鼻甲骨的下卷曲萎缩严重,部分患猪鼻甲骨上下卷曲萎缩,甚至鼻甲骨完全消失,有时可见鼻中隔部分变曲,鼻黏膜充血水肿,鼻窦内常积多量黏性、脓性或干涸渗出物[7]。

5 诊断

5.1 临床诊断根据临床特征性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5.2 剖检诊断屠宰后尸检是对该病的流行情况和鼻甲骨萎缩程度的最好评估。在断乳后或育肥前死亡的猪只用铁锯将鼻腔在第一或第二臼齿处锯开,通过观察鼻腔、鼻甲骨损害情况进行评估[8]。

5.3 实验室诊断对疑似AR的病例,需要分离产毒素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或多杀性巴氏杆菌。主要检查鼻分泌物、扁桃体和肺脏是否有无病菌的存在,再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确诊。采集病料后应尽快接种到鉴别培养基,经培养后观察菌落形态和荧光变化并进一步做生化试验和菌体血清型鉴定。血清学诊断可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或平板凝集试验[9]。

6 防治

6.1 疫苗免疫

6.1.1 母猪免疫对感染程度不大的猪场只免疫母猪,安排于产前4~6周首免1次(1头份),2周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跟胎免疫,产前2~4周加强免疫1次(1头份)。通过免疫母猪使仔猪获得母源抗体,从而保护仔猪[10]。

6.1.2 仔猪免疫对感染程度大的猪场(即猪群中可观察到明显的临床症状)需免疫仔猪,安排在3~4周龄时免疫1次(肌注0.5头份)。

6.2 药物防治

6.2.1 母猪和仔猪用药按每吨饲料添加磺胺二甲基嘧啶400~800 g或土霉素400~1 000 g,连续饲喂2周为一疗程。对受威胁的仔猪可每千克体重采用土霉素注射液20~80 mg肌注,每周1~2次;或磺胺嘧啶12.5 mg+甲氧苄氨嘧啶2.5 mg,进行拌料饲喂[11]。

6.2.2 断乳猪和育肥猪用药按每吨饲料添加磺胺二甲基嘧啶200~400 g,或每升水添加磺胺噻唑0.08~0.13 g,连续饲喂2周为一疗程。

此外,每吨饲料添加泰乐菌素100 g也有较好效果。大多数抗菌药物可单用,最好联合使用效果更好。为了防止兽药在肉用食品中的残留,原则上商品猪上市前至少停药4~5周或更长时间。

6.3 加强饲养管理规模化猪场要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工艺,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做好猪舍的通风、保温、防寒、降低湿度、降低舍内粉尘、减少应激,严格执行消毒、卫生措施,确保生物安全的实施,及时淘汰严重感染患猪。

[1]刘杰,杨建德,刘文周,等.猪萎缩性鼻炎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11):30-33.

[2]周海勇.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6):134-134.

[3]盛圆贤,赵德明.猪传染性猪萎缩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31(4):329-332.

[4]朱明恩,王桂英.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治[J].兽医导刊,2016(13):16-17.

[5]李学岐.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6(5):155-155.

[6]闫倩,周亚琼.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31(12):179-179.

[7]周进蔚.浅谈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诊断及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20):263-263.

[8]丘沛炎.猪萎缩性鼻炎的诊断与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16,37(2):21-22.

[9]裴洁,吴斌,王大鹏.猪萎缩性鼻炎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4):13-17.

[10]孙磊,杨仁堂.仔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10):71-71.

[11]张西岭,冉晓慧,崔建华.集约化猪场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综合防治措施[J].畜禽业,2006(4):47-47.

B

1003-4331(2017)01-0031-02

猜你喜欢
杀性进行性甲骨
肉牛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并文献复习
更正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
甲骨释字四则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1例报告
一株猪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