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

2017-04-06 13:59贺易萌
山西建筑 2017年15期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规划规划

王 彦 贺易萌 王 璨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

王 彦 贺易萌 王 璨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分析总结了“智慧城市”与成熟的旧城市规划之间的联系,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入手,对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建议,有利于实现居民生活的创新化、集成化与协同化。

智慧城市,城市规划,城市布局,公共服务设施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成熟,在新兴概念的基础上也逐渐衍生出来很多新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与未来,因此迫切需要对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之间的联结进行分析与讨论,提出在新时代协同发展的方法,实现城市规划本身的功能,并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 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这个概念本身国内外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目前对于智慧城市最广为接受的概念就是将“智慧城市”定义为将我国城市现有的社会资本,包含传统的现代化交通以及信息通信技术与人类的智力进行结合,将这些结合起来投入作为社会持续增长的动力,然后通过社会参与管理,实现这些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友好互通,进行智能化的管理,进而使社会中的人达到高质量的居住生活。这些概念与《欧洲中等智慧城市排名》报告中提出的“智慧经济、智慧移动、智慧环境、智慧公民、智慧生活和智慧管理”六维度概念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与其他的更加强调城市的社会功能的概念不同,比如智能城市与数字城市等等。“智慧城市”包含的范围更广,一般是包括有人、企业与政府、社会环境等等构成要素,而这些要素都是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必须全部包含进去。这些因素也更加体现出了新时代的城市中信息通信、社会与环境资本对于发展的影响,对于城市竞争力提高的作用,因此也更加能够体现城市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智慧城市”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怎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如何将通信技术融入社会发展当中,来实现居民的生活创新化、集成化与协同化。

2 城市规划对于“智慧城市”的影响

1)城市规划理论与“智慧城市”的概念。

在城市规划的发展历史当中,并不缺乏具有一些影响力的经典理论,这些理论随着城市的发展,顺利地解决了很多城市发展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由此推动着城市发展的不断进步。在这些理论中有一部分过于理想化,缺少实际的应用性,但是正是这些理论,却与当今社会面临的“智慧城市”理论不谋而合,对于我国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且这些城市发展的理论经历了数百年的改革与发展,得出了一些具有共性的关注内容。这些内容包括:集中与分散的城市发展理论、生态化发展与可持续理论、重视居民需求的理论以及对于城市发展综合效益的追求。这些理论无不为今天“智慧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初步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的思想与方案。

2)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首先,“智慧城市”的建设会促进我国城市化建设发展模式的变化,能够将城市发展从初步的只是追求城市的物质化的发展中解脱出来,就是将社会发展从“粗放式、蔓延式”转变成为现在的“持续式、集约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我国“智慧城市”对于数据的定量化、系统化与智能化的数据处理方式能够把城市发展的目标与功能进行重新定位,实现目标的可以量化实施、可以进行实施评价。最后,“智慧城市”的发展还能够提高建设过程当中民众的参与度,实现城市决策者决策的透明度并推动公共权利的公开化,能够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的改变,促进社会和谐。

3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划

1)城市规划的原则。

我国“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原则就是能够正确地对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与规划进行合理掌握,并具有一定的预见性。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与工具来真正实现以城市的居民为核心,对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并对决策进行支持,最大程度地满足目前社会的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满足城市居民的各种需求。因为城市的各个系统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在“智慧城市”中更是如此,其中包括教育、居住、居民安全、医疗、交通、政府与公共设施以及经济条件等等,因此城市规划必须了解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再根据联系进行建设。

在国外的一些城市规划过程中,一些公司比如IBM公司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城市规划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的决策人员更好地对城市的动态行为进行了解与管理,已经创造出了“智慧城市系统动力学”等交互模型,这个模型的建立能够帮助政府人员或者使用人员看到整个城市的核心系统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协同关系,而且这些人员使用这个模型可以对城市进行长中期的未来规划,通过这些规划并模拟能够看到未来各个系统之间如何进行协同工作并看到决策的影响与实施效果。

2)进行城市规划的根据。

在新背景下进行城市规划,城市应当根据需求出台新的法律法规等指导文件对城市规划进行指导,以适应“智慧城市”的需求。这些文件还应当包含技术导则、规范与技术法规等等文件,从而能够更好地为“智慧城市”的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地实施提供保障。我国目前截止到2012年已经提出了将近150个智慧城市的概念,并进行了规划,建设的规模能够达到将近1.2万亿元,因此新时期“智慧城市”规划的落实面临着巨大的需要和挑战,所以想要做好城市规划,必须从国家层面进行规范,保证城市的建设按照合理的程序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建设的目的。

3)城市规划的要点。

a.城市系统规划。

城市的系统(包括水资源、能源、土地与生态环境)支撑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因此城市系统规划的前期应当对这些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必要的时候通过收集数据、分析与核算对资源的使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甚至减灾与防灾进行建模计算,科学地对可以建设的地区、禁止建设的地区等等进行划分。

b.智慧的城市规划布局。

对智慧城市进行规划布局,应当对城市的地形、气候等进行合理评估,并综合考虑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要求,进行统一安排,规划的目的是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能够为城市建设功能区域提供科学的基础。

c.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应当考虑到对道路网络与城市基础设施的综合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建设,基础设施的规划是为了能够更大程度地减少城市的资源浪费,因此基础设施的规划要求很高。

d.智慧城市生活环境规划。

智慧城市的生活环境规划,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合理安排,最终目的是要达到电力资源、油、水资源等的合理使用与分配,从而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对城市的耗能、资源消费、污染等进行监控,合理地减少企业对于环境的负面效应,并实现新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 “智慧城市”规划的方法与工具

为了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应当使用城乡规划的方法与科学的工具进行开发与集成。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建模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定量化、模型化与可视化分析,并实现“智慧城市”的系统化、结构化与智能化结合,进而形成科学规划布局的优化方案。因此城市规划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空间模拟并作大量的工程设计与开发,制作大量的模型,这也意味着城市规划需要加快对于专业技术的开发,建立新型的规划编制队伍,提出多元化、跨学科的新要求。目前城市规划的人员已经将城市规划、空间规划与居住设计、生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提出了新的思路。

5 “智慧城市”下城市规划的反馈与评价

已经建成的“智慧城市”推动了公共权利的透明与城市决策的公开,实现了城市中信息的共享,也提高了城市规划决策中的影响能力与公众的监督能力,实现了居民对城市管理的参与,信息沟通更加高效,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管理的积极性更强,对于城市建设的各个行动方案与新技术的落实与可行性增强了检验,促进了现代化城市治理结构的扁平化发展,而“智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城市规划,做好城市规划对于建设“智慧城市”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王 璐,吴宇迪,李云波.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对比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2(5):100-101.

[2] 宋 刚,邬 伦.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12(9):30-32.

[3] 吴月静.关于南京城市转型与规划创新的思考[J].现代城市研究,2009(12):64-65.

[4] 马 强,徐循初.“精明增长”策略与我国的城市空间扩展[J].城市规划汇刊,2004(3):126-127.

[5] 杨章贤.信息时代区域发展与城市规划响应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On urban plann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City”

Wang Yan He Yimeng Wang Can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Harbin150040,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Intelligent City” concept, analyzes the relevance between the “Intelligent City” and mature urban planning, and points out the new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igent City” from the urban planning, so as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of the residents’ lives.

Intelligent City, urban planning, urban layout,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1009-6825(2017)15-0011-02

2017-03-15

王 彦(1995- ),女,在读本科生; 贺易萌(1997- ),女,在读本科生; 王 璨(1996- ),男,在读本科生

TU984

A

猜你喜欢
智慧城市城市规划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