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创业是一场“逆人性”的修炼

2017-04-07 19:41朱冬
中外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欧阳贵州医疗

朱冬

创业圈一个大神级的前辈,曾经对欧阳赟说,有四类人创业必死无疑:一、外企高管;二、海归;三、无技术背景的文科生;四、选错创业地域的人。

可是,英语专业出身,法学研究生毕业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归国的欧阳赟,离开了12年的外企高管职位,在相对而言创业环境并不那么理想的贵州开启了创业修炼之路。这一年,欧阳赟39岁。

“他说的四个必死条件,我全中,但我就想证明给自己看,也想证明这是一个伪命题。我并不想放弃压抑在内心很多年的创业梦想。”面对《中外管理》,欧阳赟坦然一笑说。

而他现在的身份是——贵州精准医疗大数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从公司成立,欧阳赟还在为资本需求奔走,理想的團队雏形不断经过遴选、淘汰与搭建,到如今,已经一步步实现了在贵州省17个乡镇的医疗项目落地,数据汇集三万例,七个乡镇达成既定合作协议,以及九个乡镇的实施方案架构。

创业无大小,但这条路上,无不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然而,在欧阳赟眼里,当人生走到39岁的时候,也到了人生价值最大化体现的阶段了。

“英雄”从不问出处

看欧阳赟的个人履历:清华大学法学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硕士;曾任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有 12年的时间分别在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任副总裁、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任执行总经理,并曾在美国知名律所、花旗集团、通用电气(中国)医疗集团等公司供职,“背景”如此光鲜,有什么理由非要创业不可?

“从研究生毕业,我的目标就是将来能够有一份自己独立掌管的事业,从毕业到2016年创业,一等就是13年。可是这样的等待是为创业打基础。2002年研究生毕业并成功进入在当时被认为优秀人才和先进管理培训制度的外企历练,这是一次很好的取经机会。”他说。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到最好的机构,去跟最优秀的人学习,加深对行业的了解,自己也不确定未来真正会学到什么,但最后一定对自己有帮助。

就这样,一个文科生,因为公司的岗位需求,在医疗器械的领域从稚嫩青涩到被委任中国区高管,无论对行业的理解,对管理的认知,还是对金融资本的把握,欧阳赟深觉这一条漫漫蓄势待发的路,走得非常值。

2015年,欧阳赟受当地政府邀请担任云上贵州大数据公司法人。从小在贵阳长大的他,带着对家乡的感情又重回故土,但入职前,他却并不忌讳向邀请他的政府领导直抒胸臆:“我是要在贵州创业的,不会在国企待太久。”他坦言,自己并不介意在满是80、90后的创业队伍里当一名“后来者”,但步入39岁的欧阳赟觉得再不创业就没有机会了。

一年后,贵州精准医疗大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欧阳赟任董事长,多年的旧部,加之放弃国企铁饭碗离职追随的几个同事,成为欧阳赟团队里的先遣军。

虽然是文科出身,但在通用电气医疗集团任职三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的五年工作经历也都是和医疗板块有很强关联性。在花旗集团金融法务的任职加之在云上贵州大数据公司的行业历练,这些看似不同维度的、不同公司的工作履历,却给欧阳赟积累了管理、金融、医疗、大数据方面的职业素养和能力。

谈及创业契机,欧阳赟说:“不是我多么明智,看准了大数据的未来潜力,而是刚好选择了一个最能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的行业。”

风口浪尖下独行,有点茫然

在贵州做精准医疗大数据,并无先例。本来是初次创业,更没有什么可参照的商业范本。欧阳赟说,这种情况下,谁会不茫然?

首先面临的就是对精准医疗大数据的认知的问题。他解释,不管未来是否会经得起市场考验,但作为创始人一定是经过了全盘考虑,但事关方向性的问题,创始人看清楚了,团队成员是否也能够看得清晰?外部的投资人是否会真正的理解和认可?甚至政府部门会否有成型的扶持政策或规则?

未必!

所以,无数个奔波的日夜中,欧阳赟都亲自去和各方沟通,多年的“外企高管”经历多少让自己有那么点自负和傲娇,但创业面对最大的问题是,即使是忘掉往昔峥嵘,去“求”人才,“求”资金、“求”认同,很多创业沟壑依然没那么容易逾越。

贵州有大数据的政策红利,但是在贵州80多个县,数据资源还没有完全统计起来,更毋宁说医疗大数据。一个比较冷酷的现实是,分级诊疗的风口以及大数据声势浩大的现实下,贵州的乡镇甚至更偏远地区缺医少药是不争的事实。

在贵州省有约50%的乡镇医疗机构缺乏基本的数字诊断设备,所以也就难以实现分级诊疗中关键的远程诊疗环节,更难以给予患者完备的医疗方案,作为医疗大数据发展前提的医疗数据数字化的基础十分薄弱。

想实现分级诊疗,汇聚医疗大数据,急不得。

“先解决眼前的棘手问题比较重要,那就是基层医疗机构要先补足医疗设备的短板,同时解决县乡网络传输的瓶颈及诊断数据缺乏有效存储的问题。”欧阳赟考虑再三,只有先具备基本的医疗设备,基层医疗机构才能完善对病患的诊断手段,县级、省级的医疗专家才能在基层医疗机构上传的影像等诊断数据的基础上为其提供远程诊断支持,这样一来,整个基层医疗体系的痛点或许才能得以缓解。就这样聚沙成塔,欧阳赟带团队协助设备厂商把医疗设备铺进乡镇,并和当地县里的医疗机构连通,先打造一张县乡级的医疗网络。

让欧阳赟欣慰的是,他们的股东在贵州具备网络传输和数据中心资源,同时具有较强的大数据架构能力,这样他们就有可能以专业网络连接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为病患提供诊断的同时,实现医疗数据的实时传输、分型和存储,并在此基础上搭建大数据平台,为后继的大数据应用打下关键基础。

“幸运的是,我们用的是自己股东已有的专网和自建的云架构,这就避免一开始投入很大的资源和精力搭建云平台。”他认为,大健康对贵州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产业,自己的团队目前能做的就是给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诊断整体解决方案,实现社会和企业的双赢。

半年时间里,欧阳赟的状态就是这样一边操心公司的成长,一边操心外部的医疗设备大数据事宜,同时还得继续找资本。

“几件事情一起做,至少对于我这个初次创业的人来说,是最好的磨砺。”欧阳赟反而对这样的状态备感珍惜。

信奉“上限原则”的“管理老手”

作为创业大军中的“新人”,有13年管理经验的欧阳赟却是所属行业的“管理老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欧阳赟的旧部下都觉得他很好说话。在相对于规则严苛的外企环境,在欧阳赟手下做事相对更自由,却常感压力更大。欧阳赟解释说,管理中他比较信奉的就是上限原则。就是给予下属超出预期的支持和待遇,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原则上绝不含糊,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小事上开绿灯,这样的结果是在每一项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反而团队成员会更加努力,“他们常对我说,做不好都会觉得对不住我。”他笑言。

的确,创始人的思路对公司是精神战略的贡献,而团队的成功还需要调动和激发团队成员更多的潜力。无论是在大企业带团队,还是带战友创业,方向很重要,方向错了再勤奋也是白费。创始人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给他们指导。

但同时,他深感创业是一个“逆人性”的修炼过程,会让自己的性格短板得到弥补,很多时候创始人要学会考虑别人的利益,面对团队的不确定要学会乐观。

虽说创业时间不长,但是对于这一路的折腾,欧阳赟却乐观地说,39岁才创业,不晚;50岁创业,也同样是创业英雄。忘记年龄,不忘初心,放手去做。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十年前创业可能靠的是时代机遇,不需要很强大的商业模式和基础就可能成功,而现在是一个需要用新的商业规则去创业的时代,每个人的机会都有很多,这和年龄无关!

猜你喜欢
欧阳贵州医疗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我家的健忘老妈
贵州,有多美
依依送别欧阳鹤先生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欧阳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