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教学改革的影响

2017-04-10 18:28周密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摘要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特征,而職业资格证书则是鉴定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重要标准。本文基于职业资格 证书证书制度,对如何搞好高职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做出了几点思考,深入研究了高职才培养模式、教学课程改革、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重点内容。

关键词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高职院校;课程改革;市政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0

一、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

1.职业资格证书对高职教学的导向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我国高职教育也通过教学研究、课程改革等一系列的举措来研究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的偏差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2011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也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要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来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的考核内容尽量保持一致,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上要本着“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来进行。

2.高职市政工程专业教学现状

黄炎培先生曾指出: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因此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将市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与人才就业市场紧密结合,与职业标准相衔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其完成与工作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使其自身体会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学生能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真正的做到“教、学、做”相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以湖南省为例,我省自2016年才在建筑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资格管理标准中设置市政工程施工员和质量员的岗位资格考试,这对高职院校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从教学内容看,以往的市政工程专业的教学是按照知识点来安排学习内容,其优点是知识点系统且明确,理论性较强;缺点是缺乏职业岗位要求的引导,教学内容生硬,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较弱,无法使学生明确的了解所学知识与今后工作岗位的关联。从教学方法看,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市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企业需要的往往是紧靠专业的技术能力,而目前高职市政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较弱,按照职业标准来进行针对性训练的机会较少。从教学资源看,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属于工科教学,强调施工技术,一般院校很少有适合实践教学的场地的设备,这使得高职院校不得不探索实践教学的新出路。

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下的高职市政工程专业教学改革

1.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标准下,高职院校制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关键。按照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市政工程施工员为主的岗位群,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标准下,通过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根据职业资格岗位考试大纲的要求,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设置为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和城市管网工程,核心课程要紧密衔接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加强课程中实践内容所占比例,实训课和综合实践课的安排和要求应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对应。课程考核过程中要尽量模拟职业资格标准中的鉴定标准,必要的课程可以采用“教考分离”,结合知识考核与操作技能考核,同时还要注意职业素质在考核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2.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使得专业知识更加具象化,教学改革主要在“以工作项目为导向,工作任务为驱动”的模式下来组织和实施情景教学。结合目前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使用的PDCA循环管理办法,教学过程中设置若干“任务”,按照“制订计划—项目实施—检查评价—资料分析”的循环过程进行四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作用,按照PDCA的要求来完成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资料自主完成任务的指导的作用,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练习法、直观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际施工案例,例如利用往年市政工程施工员考试的案例题,适当组织“头脑风暴”、“大家来找茬”、“专业知识竞赛”等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其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3.开发课改教材,优化师资队伍

目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所选用的教材多以知识结构来编排章节,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来编排教学内容及实训内容的教材甚少,其中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科学规范的独立完成实训内容的教材更少。为满足职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和实际教学的需要,课程改革的教材应该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共同编写。开发教材时要根据执业证书考核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教学规律,编写具有科学化、规范化和较强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教材。针对市政工程专业,教材编写要基于实际工作过程并充分体现职业能力中的操作技能指标。对于编制成熟,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且适用实际教学的教材,鼓励出版,形成正式的高职技能训练教材体系。

市政工程职业资格证书制倒逼高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高职教师走向市政工程岗位工作现场,锻炼自己的现场施工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水平。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单位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走进校园,形成一支高素质有水平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六、总结

总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对高职市政工程专业的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操作中要强调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以工作过程的整合,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选取要注重企业实际的需求,突出学生的职业岗位特色;强调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与整个课程任务执行的过程中,体现在课程内容和要求上,并且落实到教学评价与考核中。

参考文献

[1] 程桢.论高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1:16-17.

[2] 杨洪涛.立足大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行高职教学改革[J].黑河学报.2010,153(5):122-123.

[3] 刘明玺.高职数控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教学改革研究[J].大众科技,2011,7:221-222.

作者简介 周密(1987-),女,湖南湘潭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工程师,工学硕士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高职院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