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转化英语学困生浅谈

2017-04-10 04:26李凤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3期
关键词:学困生教师学生

李凤成

众所周知,一些农村学校英语学困生问题一直是难以克服的顽疾,虽然实行新课改后,这一问题有所缓解,但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率依然较高,一些班级学困生率高达百分之二三十。因此而中途辍学的学困生比较多。

穷则思变,我校英语教师早就有改变这一现状的想法。我们成立了研究小组,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各地先进经验。我们还到周边农村学校做问卷调查,深入班级观课,并深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发现,学困生的形成尽管有学生本人、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但我们不少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还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在一些教师仍然偏重讲授语言知识,学生缺乏大量的有意义的语言实践;教师不敢放手,对学生不信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不高等等。绝大多数学困生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日久天长形成的。

鉴于此,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了改进。

一、采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模式。

我们将广西师范大学王才仁教授发明的《英语双重活动教学法》引人课堂。这种方法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它要求教师活化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强调生活情境的创设及让知识、语言在这样的情境中去运用、去巩固。这样一来,学生就少了死记硬背、枯燥乏味,教师少了反复讲授,多了学生的活动、实践。事实上,语言就是在大量、反复接触、运用和实践中加以掌握的。

二、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

虽然我们很多教师也经常运用学习小组组织教学活动,但是,我们认为小组的作用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小组中蕴含的能量其实很大很大。只是我们视而不见。尤其在学生教学生,生生互助方面有比我们老师做的好的一面。小组合作学习的潜力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

组建小组时,要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别、心理素质等,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組,每个小组4—6人为宜。如果是4人一小组,组里要至少有一名优等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既要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又要使各小组实力大体均衡,以便于小组间竞赛的公平性。一般在一个班级里小组的数目应该为偶数,以便于每两个小组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三、因势利导调控小组活动,让小组发挥好教师助手的作用。

说实话,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上,大家都有相似的经历,比如小组合作活动开展之初,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是,好景不长,学生对这种方式感觉厌烦了,新鲜感消失了。大家自顾自。合作学习形同虚设。

面对这种情况时,我们没有灰心,没有气馁。通过学习我们领悟到,推动学生学习的动机主要有内因性动机和外因性动机两种。基础教育阶段低龄段学生的外因性学习动机占主导地位,他们积极努力的学习是希望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比如为了获得物质上的奖励或精神层面的肯定,包括得到同龄人、老师、家长等的表扬或赏识而学。从心理学角度看,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争强好胜,有较强的荣誉感和富于冒险的精神。据此。我们决定用小组竞赛的办法来调控学习小组的活动。果然,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学生合作学习的劲头很大。但是,看得出来,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小组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小组内中上游学生展开的竞争,小组中的学困生被边缘化了,无人问津。调研发现,小组不愿帮扶本组学困生的原因是,小组成员认为,这些学困生基础差,学习不积极主动,是累赘,只要他们几个学习较好一些的组员加把劲就能使小组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激发小组合作帮扶学困生的积极性,经研究,我们决定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捆绑式的管理,规定小组有责任有义务帮助本组学困生共同进步,这是对小组最基本的要求。为此,我们专门为各个小组中的学困生赋予一定的分数,这样一来,小组中其他成员才乐意帮扶本组学困生。后来,又一度出现了小组不愿帮扶学困生的老问题。这时,我们又采取了一个办法。这就是,给学困生的分值远远大于小组其他成员的分值。原则上,学困程度越大,学习难度越大,一旦学困生在小组的帮扶下有了进步,就给小组越高的分数。也就是说,只有让本组学困生学会了知识,小组才有胜算的把握,小组才称得上成功。这样一来,学困生问题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本组成员千方百计让本组学困生学会、会学。不少小组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他们有的组员承包学困生的词汇学习,有的学生承包对学困生的阅读指导,有的承包对学困生的听说指导等等。有的小组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困生补习落下的知识。不少学困生在小组齐心合力帮助下迅速脱困,一些人很快步入优秀生的行列。

当然,有些小组中还会流露出消极的情绪。我们经常这样教育全体学生,学困生是你的同窗好友,他们落后我们不能看着不管,我们不是喜欢看战争片吗,在战争年代,我们的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他们打仗时,自己的战友受伤了,生病了,或者犯错误了,他们是怎么做的呢,嫌弃他们吗?或者扔下他们不管吗。如果这样做能体现出一个团结有力的战斗团队吗?他们还能够打胜仗吗?所以,无论是我们班里还是我们小组中出现几个学习困难的同学,我们都不能坐视不管,我们要帮助他们共同进步。只有小组中的学困生进步了、提高了,小组才更有力量,我们的班集体才更好啊。况且你帮助了别人自己也不吃亏:第一,通过帮助别人,你就像一个小老师一样,比别人多表达、多练习了一遍,这样你学到的知识无形当中就比别人更扎实、更深刻。第二,你帮助了同学,同学能不感激你吗。这样你就收获了友谊。第三,你帮助别人,等于在做好人好事啊。

四、教师的作用不能削弱。

当然,作为教师,在课堂中也要起到调控、启发、指导特别是示范作用,绝不能充当旁观者。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必须适时教给学困生一些必要的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甚至一些学习小窍门等等。要想方设法让学困生学会,最后 达到会学的目的,教育他们不能总依赖别人。要让他们及早产生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就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就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就能够产生持久的动力。特别重要的是一旦学困生有了点滴进步,我们必须及时加以表扬奖励,以达到强化的目的

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我们终于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学校最差的一个班级学困生率由当初的33%迅速下降到目前的3%以内。优秀生率由不足40%大幅度上升到80%。更为重要的是,学困生们的精神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全校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教师学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赶不走的学生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秋天在哪里
学生写话
美育教师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