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主业主责强化维护职能

2017-04-11 04:46
上海工运 2017年1期
关键词:法律援助职工群众会员

突出主业主责强化维护职能

上海市总工会在推进工会改革过程中,着力于突出主业主责,加强顶层设计,推出了一系列以维护为基本职能的举措,并全力落实,使职工群众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娘家亲”。

构建“四位一体”维权体系

2016年3月,上海市总工会下发了《关于突出维护职能加强工会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这一《意见》以深化上海改革,突出维护职能,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为指导思想,着力构建法律援助、法律监督、集体协商和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工会维权体系。

《意见》指出,加强协调劳动关系体系建设的方法路径要“反向倒逼”和“正向推进”相结合。“反向倒逼”,就是以问题为导向,对已经发生劳动关系矛盾又无视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通过加大调处化解劳动关系矛盾、职工法律援助、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会组建和集体协商、职代会制度的工作力度,以及工会法律政策的源头参与,着力破解工作中瓶颈难题,促进各项工作相互衔接、互为整合,着力发挥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体系中的机制性作用。“正向推进”,就是按照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的规律,正面指导和推进企业着力加强劳动合同、集体协商、职代会民主管理、劳动争议调处等制度建设,努力推动企业解决职工“三最”利益问题,以制度建设有序预防和解决各类影响劳动关系稳定的问题,促进企业和职工在共建中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谐。

如今,上海工会主业主责意识更强,行动更有力。

法律援助服务“零门槛”

职工法律援助服务要实现“应援尽援”:对因劳动侵权行为寻求工会帮助的会员,工会应当提供无偿的协商、调解服务,协调不成且确属侵权的,提供免费的代理仲裁、诉讼服务,实现“应援尽援”;工会在参与劳动争议调处过程中发现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要“应援尽援”。

工会法律援助对会员合法劳动权益实行“零门槛”援助服务;工会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过程中发现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实行“零门槛”援助服务。

这是2016年3月,上海市总工会在工会改革中出台的《加强上海工会职工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方案》中强调的。

上海各区总工会在进一步健全现有法律援助机构的基础上,在区人事仲裁院、人民法院开设职工法律援助站,为职工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服务。2016年,市、区两级工会共提供了近4000件次的职工法律援助服务。

打造心贴心的服务“网”

2016年4月,上海市总工会申工社APP上线后,就被工会会员和职工群众关注。上线仅2个月,就吸引了5万多名职工下载使用。

在工会改革年里,申工社APP有不少创新举措,开创了上海工会线上入会、线上维权等新模式。同时,工会会员和职工,通过使用申工社APP,法律援助随时送到身边、会员福利一手掌握……

最可点赞的是,在强化功能性服务的同时,上海市总工会借助申工社APP敞开工会大门,开门办会,让会员和职工直接参与到工会评选等活动中。如选树2016年度“上海工匠”,面向全市职工报名参与。结果1个月里,150多名能工巧匠报名参与选树活动。

在工会改革年里,上海市总工会更是把职工福利、普惠职工的举措,让更多的职工知晓和共享。在申工社APP上开出“福利街”板块,将会员服务卡、会员服务日、卡卡福利等内容进行分门别类,使职工随时随地通过申工社APP,掌握准确、最新、贴心的服务项目。

在上海市总工会新媒体建设积极推进的同时,上海区局(产业)工会也加强了新媒体建设:上海城投集团工会城城帮你忙、上海航天局工会护航工社APP、长宁区总工会、杨浦区总工会等的微信公众号和APP等纷纷推出,成为联系职工群众的新载体。

最可称道的是,沪上职工文化嘉年华,上海市班组(团队)文化网络大奖赛,因其独有的“工会主导,班组主体、职工主角、网络主场”特点,克服了原来组织职工文体活动不足的弱点,打通了工会文化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受到职工群众的广泛响应,吸引了近1.14万个班组(团队)、逾6.5万名职工报名参赛,覆盖了93个区局(产业)工会。由此,有效夯实了工会工作基层基础。许多参赛职工感慨道:“这样贴近我们职工所盼的便捷组队和参赛方式,我们当然积极参与。”

猜你喜欢
法律援助职工群众会员
法律援助助力老年人维权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会员之窗
法律援助的中国模式及改革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浅析做好新形势下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
如何提高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