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文萃

2017-04-11 04:46
上海工运 2017年1期
关键词:禾草暖气小叶

百科文萃

暖气过热易致病

冬季,天气寒冷,开空调器,用电暖、水暖等。但暖气过热带来的危害,小到嘴唇干裂、皮肤瘙痒、咽干声嘶、鼻出血等轻微症状,大到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哮喘、心血管疾病等严重病症。常见的主要表现涉及五大部位,即呼吸道、心血管、尿道、皮肤、眼睛。

如何既要温度又保护好身体?

暖气过热致病的最大原因,在于人体水分丢失。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蒸发约1000毫升水,其中经皮肤600-700毫升,经呼吸道300-400毫升。供暖后,室内干燥,丢失水分会更多。与暖气和平共处,其一,家庭每天要开窗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在太阳升起后及下午三四点钟开窗换气。其二,室内适量摆放绿色植物,如摆放仙人掌类植物、吊兰、发财树、百合、水仙等,一个房间放一两盆绿色植物即可。其三,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多喝白开水。滋阴润燥食物如莲藕、山药、萝卜、鸭梨、苹果、大枣、米粥等。同时,每天喝上温热白开水1000-2000毫升。其四,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燥热环境更有利于室内细菌等微生物繁殖,因此对室内环境要经常清洁,还有经常清理电视机、电脑上的静电灰尘,清洗床单、被罩等。

(摘自《自我保健》文/红岩聂秀红)

植物也能“识亲认故”

研究发现,许多植物都拥有“家庭观念”,能清楚地分辨出谁是自己的“亲属”,谁是“陌生人”谁是“敌人”。对“兄弟姐妹”,这些植物表现得“照顾有加”,对“远房亲戚”则稍稍疏远,但偶尔也会“帮扶”一把。而对那些与自己不相干的,则表现得异常“冷漠”,遇到“敌人”,则会采取“攻守同盟”战略将其“驱逐出境”。

2001年,瑞士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将两株箭叶蓼分别栽种在一株大海蓼和一株蓝禾草旁边。大海蓼跟箭叶蓼是“远亲”,而蓝草禾则是一“陌生人”。这位植物学家撇开大海蓼和蓝禾草,只单独向两株箭叶蓼发起“警报”,向它们喷洒化学刺激物质“茉莉酮酸甲酯”。这本是一场模拟,因为许多植物在受到敌人侵害时,都会释放“茉莉酮酸甲酯”。奇妙的是,监测发现,与自己“远亲”种植在一起的箭叶蓼,叶片上马上产生毒素以增强防御,并警告“大海蓼”有敌人来犯。而与“异族”蓝禾草生长在一起的那株箭叶蓼,身上非但未产生丝毫毒素,反而还加快了生长速度。

2007年,加拿大科学家也对植物“识亲认故”的奥秘进行探索:用一株生长在北美五大湖岸边的开花灌木紫茉莉科叶子花属植物——美洲海南芥做研究对象。他先将海南芥跟一株异族植物——小叶红檀种在一起,几个月后再移栽,与自己的“兄弟”叶子花属植物——深红三角花“合住”。

研究发现,当海南芥和小叶红檀生活在一起时,海南芥对这位“陌生合租人”表现得非常不客气,毫不犹豫地伸展根系,拼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而与自己的“兄弟”深红三角花“同居”一个花盆时,海南芥却表现出温柔、包容的一面:尽力阻止自己的根系伸展,和和气气地与“兄弟”分享资源。

这位科学家感到好奇,便又做了个试验:让海南芥、小叶红檀和深红三角花同处一室,共享一个花盆。奇迹发生了,此时的海南芥表现出十分“犹豫”的表情,根系伸展畏首畏尾:伸展吧,怕伤了深红三角花的感情;不伸展吧,又对小叶红檀这位异族植物心有不甘。于是,几个月以内,它的根系总是表现出一种既不争夺也不自我抑制的平和状态。

植物究竟靠什么来“识亲认故”?科学家发现,这样的植物大多具有一种分泌液,识别亲友的信号就以分泌液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分泌液由植物的根系产生,包含苯酚、类黄酮、糖分、有机酸、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复杂成分。

(摘自《工人日报》文/冀露)

猜你喜欢
禾草暖气小叶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刈割留茬高度对大针茅草原生产力及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电话里传来的“暖气”
两份药膳,帮你远离“暖气病”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为什么空调高、暖气低
半夏对不同禾草的化感效应
苜蓿与禾草混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