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问题串”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2017-04-12 17:34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1期
关键词:问题串概念有效性

朱 清

(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江苏 宿迁 223600)

让“问题串”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朱 清

(江苏省沭阳如东中学,江苏 宿迁 223600)

数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科目,并且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很高的要求,而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问题入手,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阐述“问题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旨在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问题串;高中数学;有效性

“问题串”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出发,并且结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设计一连串的问题,从而在问题中引导学生探究,加快知识网络构建,这是有助于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问题串”的有效运用.

一、利用“问题串”,加深概念理解

数学知识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数学概念却能够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特征,因此概念学习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学生只有将数学概念掌握得融会贯通,才能利用概念解决各种问题.但是无疑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概念掌握是具有一定困难性的,这也成为现下高中数学中的一个瓶颈.而“问题串”的利用,却可以打破这种教学僵局,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对数学概念进行延伸,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在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学习“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在这一节课程中主要是让学生分析掌握集合的集中特性,因此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串”,如①A={2,4},那么5是否属于A集合?②C={2,2,4},C集合表示得是否正确?③F={1,3,5}与G={5,3,1},F集合与G集合是否为同一集合?在分析这三个问题时,问题①显示出了集合的确定性,问题②显示出了集合的互异性,问题③显示出了集合的无序性,这样就实现了在问题中加深知识概念理解的作用.

二、巧设“问题串”,突破教学难点

高中数学对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具有很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学生的思维差异有限,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都比较弱.而若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是采用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更无法突破教学难点,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巧设“问题串”却可以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将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问题,从而在问题的引领下突破教学难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要做到深入浅出,采用由易到难的阶梯式方式对学生设置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排疑解难,提升问题分析能力.如在学习“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这节课程时,本节课程的教学难点就是让学生学会y=sinx到y=Asinx(ωx+θ)(θ>0)之间的转化,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阶段性的“问题串”,问学生如何从y=sinx转化为y=sinωx?而y=sinωx又如何转化为y=Asin(ωx+θ).通过“问题串”将知识进行拆分,这是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三、通过“问题串”,活跃学生思维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学于思,原于疑,也就是说问题是疑问的源头,通过问题的转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直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对学生思维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而通过“问题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升知识的宽度与广度,从而拓宽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如在学习“数列”这一节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从生活问题出发,为学生设置“问题串”.如现下移动公司在搞活动,首次存入500元话费,有返钱活动,第一天返2元,第二天返4元,第三天返6元,连续返一个月,一个月后,老师会得到多少返钱?并且存入500元话费这项活动对于老师而言是划算的吗?在这个问题之中,就涉及到了两个知识点,首先是了解等差数列的含义,其次是了解等差数列的计算方式,并且这样的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容易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样有助于拓宽学生思维,真正的在“问题串”引领下,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四、运用“问题串”,发现数学规律

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也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是不进行思考,这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坏处的,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本质,发现数学规律,从而提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而“问题串”的运用,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一种教学效果,还是以“数列”这一节课程教学为例,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发现数列规律,从而了解“累加法、叠乘法、恒等变形法”等数列解题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数字组,从简单的1、3、5、7,到难度大一些的8、 16 、32、 64,让学生在数字规律的探究过程中,了解数列之中的“倒序相加法”与“错位相减法”从而加快数学本质规律的认识.

问题与知识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串”进行教学,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解疑,这是有助于实现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问题串”在教学中的运用.

[1]王志刚.渗透数学史对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D].合肥师范学院,2015.

[2]王丽娜.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3]俞美丹.让“问题串”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S2).

[责任编辑:杨惠民]

2017-06-01

朱清(1983.03-),女,江苏沭阳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

G632

B

1008-0333(2017)21-0025-02

猜你喜欢
问题串概念有效性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精心设计问题串 提高复习有效性
以问题串为主线、以概念图为依托的课堂教学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