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的生成研究

2017-04-13 02:52慧,魏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产力本质话语

刘 慧,魏 华

(1.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2.天津外国语大学 人事处,天津 300204)

“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的生成研究

刘 慧1,魏 华2

(1.天津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84; 2.天津外国语大学 人事处,天津 300204)

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解读社会主义本质,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一个新的视角。话语体系是一个包含概念、判断、推理和传播的有机整体。对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的讨论是用话语体系的框架解读社会主义本质的积极尝试,从不同角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制度确立和道路选择给以阐释,以此完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的解读。

话语体系;社会主义;本质

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认为,话语是基于客观实践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回应。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我国发展的话语权。拥有话语权,一方面可以对我国发展已有成就设定参照系,做出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能够以现有的成就为基础在世界发展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以此,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由“革命”话语向“建设”话语转变的重要转折;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话语体系的丰富和拓展。对“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的研究离不开对其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的探讨。话语体系是话语和非话语的有机统一体,是一个由概念、判断、推理、传播四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围绕这一话语体系的判断,“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的生成研究主要从话语和非话语两个维度展开。

一、概念:“什么是社会主义”是满足建设需求的话语尝试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重点。“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1]25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探讨,提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设想,这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性指导,但对社会主义的建设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设方案。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讨,前提是明确“社会主义”的话语范畴,即是作为社会形态,还是作为社会制度。作为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和作为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覆盖范围。列宁认为,马克思通过对不依赖于人的思维而客观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分析,抽象了社会制度的一致性和重复性,在此意义上,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的概念几近重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没有直接谈论到“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更多探讨了“性质”。他指出:“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任务,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2]671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通过不同发展阶段中 “社会主义”认知特点得以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目的更大程度是要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优越性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描述为参照,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设置了“硬性指标”。这一时期,并未形成自身的建设话语体系,仍是以理论话语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加以运用。但在实践中,却产生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各种各样的认识。其一,国内以“四人帮”为代表的“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的观点,他们认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仅仅指涉精神方面;其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诋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抨击主要集中在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和国民生产总值上能进行准确数据化描述的特征。为此,邓小平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作为“三个有利于”的重要内容,将其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衡量指标,视为战胜资本主义,彰显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内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3]10

话语交流的前提是能够寻求不同话语之间的共同关注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用西方为中心的泛化了的理论和方法并不能给以合理的解释。必须要从本国文化的特殊性出发,依照特有的思辨哲学、价值观构建对自身发展进行合理解释。社会主义本质论话语体系是对“以苏解马”模式的突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认识因其客观条件的局限,不可能形成系统的具体的指导性内容。他们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方向。20世纪80年代,党内一部分人因政策调整而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困惑和疑虑,在此背景下,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4] 313针对1985年国内对改革存在的疑虑,邓小平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3]135“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3]3641992年“南方谈话”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即“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判断:“什么是社会主义”话语语境的分析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推进过程。“如果没有感性,则对象不会被给予;如果没有知性,则对象不能被思考。没有内容的思想是空洞的;没有概念的直观是盲目的。”[5]310在判断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一个从感性、知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判断表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完善的进程。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揭示、科学概括三个阶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判断是思想争论与建设实践综合作用的结果,对其分析既要考虑理论的延续性,也要充分重视实践的特殊性。

这一判断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判断是以当时所存在的各种错误认识和话语的批判作为首要的切入点。“文革”期间,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深受“四人帮”所鼓吹的贫穷社会主义的影响,更多地依赖于精神道德领域的发展,导致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也主要以政治意识形态的需求为参考。政治意识形态的性质成为人们衡量政策价值的重要标准。这样的价值取向,虽然有助于维护国家政治环境的安全,但却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经济建设的创造性的发挥。人们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解范围主要局限在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现实的发展本身对理论的解释力不足,人们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在此背景下,邓小平一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发展必须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明确了经济的社会主义属性,强调人们是基于同样的经济社会理想,依托共同的道德标准推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因而,他强调了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将生产力赋予手段和目标的双重属性。以此作为展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途径。

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直接影响人们对理论实践的判断。当前,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的回应,实质是在解决人们基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借鉴吸收的一些资本主义建设方面较好的成果,是在回应手段和属性的争论。厘清对社会主义发展较好的发展手段的应用和制度属性之间的差别,阐释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机理和特点,并在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改革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明确社会主义改革与其他社会制度改革的区别。要正确理解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特殊性,要明确理论生成平台和实践应用环境之间的差距。社会主义本质判断生成的重点在于阐释这种差距的合理性。

三、推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话语路径的探索

西方话语研究更为注重的是语言形式对意义的承载,我们的话语研究则重视话语语境对意义的承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并不能仅仅停留于语言形式的表述,而应拓展其深层的语境意义。推理实质是基于判断基础上的对具体路径的一种积极探索。

社会主义本质概念和判断生成的研究侧重理论的探讨,而社会主义本质话语推理的生成则更侧重理论的实践。它是具体目标的进一步细化。该话语体系的推理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推理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提出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一推理既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又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国情,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实践的积极回应。邓小平指出:“马克思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3]63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就是要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根本的途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将生产力的发展视为实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不二法则。生产力成为理论解释力和社会优越性的重要表现。推理2:突出了生产力的重要性,不再局限于对生产关系的论述,强调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作性,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大工业的发展视为共同富裕实现的标志。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劳动者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虽在其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一理论面临新的挑战,但不可否认其理论的积极性。推理3:“发展才是硬道理”论断的提出。这是基于对生产力重要作用的认识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对凝聚建设力量,统一认识具有显著的意义。推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从七届二中全会提出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构想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 “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从“两步走”实现小康社会的设想到 “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的形成,是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逐步深化、探索更具特色的表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路径的四层推理,契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性的认识。新的推理既遵循了原初理论的发展理路,又兼顾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特殊性。当前,共享发展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中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共享发展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进一步提炼,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做出的具体的战略安排。因此,共享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现状所做出的具体的安排,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亟待解决问题的进一步阐释。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阐释逐层递进。作为其中重要载体的“语言”在整个推理的过程中言简意赅地实现了制度话语与学术话语及日常生活话语的有效衔接。从“共同富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发展才是硬道理”到“三步走”,整个话语体系实现了由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变,直接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路径的探索。

四、传播:“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巴库廷认为,在主流的语言学中存在着对语言的传播功能的忽略。在话语的传播过程中,就不简单地归结于单一的文本传播,而应考虑话语的“互文性”。传播要素的分析不仅是指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体系如何大众化的问题,更需要构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传播的机制,要明确理论传播需要、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

话语实践是文本的生产与消费。任何一个理论的传播中,都要经历一个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过渡到实践的过程。链接这一过程的便是话语的转化。多数受众对某一理论的不解源自于书面话语的学术性,因此,理论本身被群众接受的前提是理论的承载——话语能够实现与受众的结合。这就要求书面话语的信息性要及时转化为口头话语的交互性。对于口语表达者而言,他所陈述的内容如果没有准确地表达他的意图,那么他就不得不进行积极的“修复”。但是,对于笔语而言,却可以实现信息的跨时空传递。这就说明,某一理论最为重要的是要传递、传播,仅仅停留于书面性的理论本身会依据不同受众的理解而产生多种含义。因此,理论一旦形成之后,要构筑成某种体系,最为重要的是使受众能够准确理解理论本身的含义。这就对理论传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话语体系的说服力、影响力固然与话语表达有关,但更重要的决定原因是话语体系所反映的意识形态特别是价值观是否具有吸引力,其根本上取决于思想体系的科学性和以之为指导的实践的成功性。”[6]对“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体系的理解应将其置于文化语境之中。在“社会主义本质”话语的传播进程中,邓小平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大同”思想加以改变,运用民众通俗易懂的“三步走”等词汇实现了学术理论向日常语言的转变,推动了理论的有效传播。

社会主义本质论话语体系的传播是该理论生成的重要旨归。传播意味着这一理论体系对象化的转变。该理论的原初生成是基于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探索,是党对探索经验的理论化概括和总结。理论的传播意味着实践目标的转移和对象的转变。实践目标转变成为受众行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迁移。因此,理论如何吸引大众,成为传播的第一任务。这种吸引不仅意味着理论对现实充足的解释力,也需要理论本身表达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即要求理论本身大众化传播时方式方法的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论话语体系并非截止到邓小平的论述为止,还要探讨的是十八大以来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创新与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传播不仅关系到这一理论本身的完善程度,而且事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可,关系中国对“社会主义”发展话语权的掌握与否。社会主义本质话语传播一方面是实践方面的传播,另一方面理论本身的完善也是传播的一种表现。通过对该话语体系的传播,解决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诘难,为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实现进一步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话语体系生成是话语体系构建的前提,话语体系生成所经历的几个阶段只是整个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一小部分。这一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是一个循环的整体,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发展都会促进其他环节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 列 宁.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 杜飞进.积极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N].光明日报,2012-10-30(01).

[责任编辑 郜春霞]

Study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Socialist Essence

LIU Hui1, WEI Hua2

(1.MarxSchoolofPhilosophy,Tianjin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3842,China; 2.PersonnelDivision,TianjinForeignLanguagesUniversity,Tianjin300204,China)

Using discourse analysis to interpret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is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Marx doctrine China process. Discourse system is an organized whole including concept, judgment, inference and dissemination. The discuss is the discourse system with positive discourse system framework to explain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From different angles, the paper interpret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the choice of the road, so as to complet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fidence in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iscourse system; socialism; essence

2017-05-23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本质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启示研究”(TJSK15-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 慧(1984- ),女,山西吕梁人,天津师范大学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魏 华(1985- ),男,河南商丘人,天津外国语大学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D616

A

1671-8127(2017)04-0001-04

猜你喜欢
生产力本质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