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专业技能竞赛 提升高职育人质量
——第十届河南高职技能大赛商丘职院赛场竞赛综述

2017-04-13 02:52董克林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英语口语市场营销试题

董克林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办好专业技能竞赛 提升高职育人质量
——第十届河南高职技能大赛商丘职院赛场竞赛综述

董克林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了第十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英语口语技能竞赛赛事。本次赛事的主题“语通世界 销惠全球”凸显了竞赛的方式与内涵。在国家对职教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突出试题的应用性,注重竞赛全过程。参赛院校通过前期的“备赛”海选,增强了学校的技术技能积累,增强了学生对职场的体验,开阔了学生认识校外世界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创新竞争能力。

第十届河南省高职技能大赛;市场营销、英语口语技能;“语通世界 销惠全球”

2017年3月29日至31日,第十届河南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河南选拔赛市场营销、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在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来自省内49个市场营销和93个英语口语技能代表队参加了赛事。

一、技能竞赛背景及主题

本次市场营销、英语口语技能竞赛正处在教育部提出的高职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时间节点,加上河南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背景,凸显了本次赛事的重要意义。

一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文件,提出“以专业课程衔接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关键”[1]和“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改革”[2]。从国家层面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二是教育部领导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2016年12月1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推进会上提出职业教育发展“六字诀”,一是要让职业教育香起来;二是要让职业教育亮起来;三是要让职业教育忙起来;四是要让职业教育强起来;五是要让职业教育活起来;六是要让职业教育特起来。其中第二条,亮不亮,看质量。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将质量意识贯穿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中,让高质量的毕业生成为职业教育的品牌和代言人。这是教育部部长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要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需要职业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

三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河南省地处中原,不仅是国家的粮仓,也具有交通、物流、商贸、对外开放等明显优势。特别是郑州航空港新区成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对“一带一路”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物流通道枢纽作用,其优势必将辐射全省并带动东西省际以及境内外的社会经济发展。这些优势对高职教育暨培养市场营销和英语口语技能人才提出新要求。截至2016年10月,河南高职高专总数为74所,在校生人数58.4万人。以上优势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也要求所有的高职生都需掌握一定的英语口语技能。因而,优势平台和机遇更需要有真正掌握了专业技能的人。同时,增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高职院校育人职能所在,也是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内涵建设的需要。

基于以上背景,本次赛事确定的主题为:语通世界,销惠全球。旨在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落实陈宝生部长对职业教育六点指示,落实教育厅就职业技能大赛工作的具体部署,真正让赛事成为提高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过程,成为辐射带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英语口语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机会和平台。

二、技能竞赛及试题分析

(一)市场营销技能竞赛方式及试题分析

1.方式与目的

本次竞赛为团体赛,每支参赛队由4名选手组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竞赛试题。每个竞赛场地设有与参赛队数量相同的机位,通过情景营销竞赛,锻炼学生市场信息收集整理、目标市场分析与选择、营销组合策略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等市场营销核心技能。为选手提供交流借鉴的平台,引领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对接产业链条,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销惠全球,为“一带一路”培育人才、输送人才。

2.试题分析

(1)试题资料。赛题背景资料提供了P1、P2、P3、P4 4类产品在未来三年五个市场的销售价格、销售量的预测资料。参赛选手通过目标市场分析与选择、营销策略组合和财务报表分析,科学运用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广告策略、产品策略,使企业利益最大化。

(2)试题分析。目标市场分析与选择,了解直销客户、批发商、 零售商(6类消费人群)的需求信息,确定目标市场,制定营销计划;价格策略,对定价因素、定价目标和原则要熟悉,对定价程序和方法、定价策略能掌握和运用;渠道策略,熟悉直销、批发、零售三种渠道的概念及特征,掌握影响渠道模式选择的因素:产品因素、市场因素、企业自身因素和竞争对手因素;促销策略,一是销售促进,二是广告策略;产品策略,熟悉产品市场生命周期的概念;掌握产品组合策略和差异化策略;财务管理,一是及时进行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结算。二是具有研究财务报表的能力。管理应收账款,维持良好的资金流,估算成本和毛利率,进行盈亏分析。并制定下一步营销策略组合。

(二)英语口语技能竞赛方式及试题分析

1.竞赛方式

本次竞赛为单人赛。各校选派2名选手,英语(非)专业选手各一名。参赛者抽取题目,用英语完成竞赛试题。每名选手配有1名指导教师;参赛选手与指导教师的对应关系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变。比赛试题从试题库抽取,专家组针对全国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当下经济发展趋势和不同行业、企业的业务发展变化,经过精心组织和筛选,选定不少于10套试题组成试题库,赛前根据竞赛规则从题库中抽取比赛试题。

2.试题分析

一是“职场描述”(Presentation):选手抽取一幅反映行业/企业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根据给出的说明,在快速理解其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口头描述和观点阐述。要求选手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对行业、社会、经济基本的、常规的、前沿的知识有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选手才可能应变与发挥。二是“情景交流”(Interview):选手抽取一个场景题目,根据要求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外籍主试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问答。面对图片和评委,选手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更应具备较强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扮演角色,要求选手需找准这一角色的位置,方能进行一对一角色交流。

3.目的

本次竞赛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职场交际的综合能力,并以此为高职院校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搭建一个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营造英语口语应用学习环境,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强化其专业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适应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支持。

三、技能竞赛促进了“教赛共长”

(一)加强了学校和师生的“技术技能积累”

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加强技术技能积累”[2]。这种“积累”包括畅通培养双师型教师渠道、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及积累实践教学经验等多种内涵,但其中的要点和落脚点应为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正如我们平时所说“普高看高考,高职论技能”。“使得技能成为经济发展的要素……从硬技能走向软技能,最终实现从个性技能走向国家技能,技能成为个体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纽带。”[3]本次竞赛本着高职技能“积累”的内涵要求,参与院校注重对市场营销和英语口语技能的应用教学经验积累。通过“海选”,了解了本校课程计划和内容在技术技能培养方面的适合度、教师教学及辅导角度和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在技术技能应用教学中的差距。给学校的启示是,应该如何修改应用教学计划及内容;给教师的启示是,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动手动口及应用能力,学会分析应用教学方法,练好内功,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职业技能大赛不仅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其职业能力实践的一次实战练兵。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院校开展技能竞赛的原点和终点。备赛和竞赛过程,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营销要领与英语口语技能基本功。竞赛的实际内容说明了这种“实战练兵”的效果取向。营销专业选手不仅要通晓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此项业务各个环节内涵、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因素,而且要在知己知彼的业务运作过程中,既善于遵循营销规律,又敢于弥补规律变化中出现的空白,将知识、能力融入千变万化的社会市场之中。同时,也检验了学校教学状况、选手个人综合素质、岗位职业要求与模拟职场的对接效果。

经过此次竞赛,参与院校得到了加强实践教学方面的“技术技能积累”,选手得到的是模拟职场的实践经验。学生在竞赛舞台展示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薄弱环节,为学校下一步修订实习、实训课程计划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

(二)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意识培养渠道和创新思维应变的平台

赛前,参赛院校积极备战,层层选拔,学生广泛参与。从竞赛选拔过程来看,具有实践应用的创新性特点。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尝试职场竞争。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为迎接比赛开展了第五届“学生技能竞赛月”活动,参与技能竞赛的学生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仅非英语专业就有500多名学生参加了“海选”。英语口语技能大赛中,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张明星同学荣获第一名,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高雪云荣获该奖项第二名。市场营销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被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摘取,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李凯等4位同学经过顽强拼搏,荣获团体三等奖。

参赛院校积极为学生营造创新意识培养渠道,学生面对选拔试题,动脑、动手、动口,在答题技巧、思辨、书本与实际结合、随机应变等方面得到历练,使“备赛”过程成为师生创新思维应变的锻炼平台。据了解,各校市场营销专业参赛队“备赛”时,辅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加网赛,一起分析数据、制定参赛策略,取得了“教赛共长”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创新竞争能力,用语言行走市场、让销售惠及全球

第一,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竞争能力。全省各高职院校为迎接比赛均开展了“海选”,年级、班级及个人之间,形成了多层次赛场,引导学生参与竞赛选拔的全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应用式”教学,有力推动了实践性教学的开展。经过此次比赛,学生尝试了书本、职场加自我的相关融汇,锻炼了心智意志,提高了创新竞争能力,增强了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

第二,树立了学生敢于拼搏、勇于进取的信心。成功的背后饱含艰辛与付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再次得到了验证。而面对付出与成绩不成正比的选手来说,更感受“失败是成功之母”蕴含的满满激励。竞赛顺利成功,饱含着选手练就的基本功;成绩排名落后者,则预示着选手临场发挥不佳或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差距。竞赛成绩出彩与否均可锤炼选手的心理,磨炼选手的意志,培养选手胜不骄、败不馁的意志和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竞赛选拔和实际比赛的过程比竞赛结果更重要,因为,竞赛过程本身已经提高了选手的应用技能,增加了随机应变、心理考验的阅历和勇于拼搏进取的信心。树立拼搏进取的信心,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学生排除人生旅途中遇到的困难,有益于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

第三,增强了学生“语通世界 销惠全球”的视野和本领。本次竞赛使学生真正了解了书本和校园以外的职场环境,开阔了专业视野。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且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是一种职前创新创业的、增强为社会服务本领的模拟演练。学生普遍反映,将书本知识加平时的演练变成一种“实战”,对社会、行业、职业岗位要求有一个全新认识。学生站位河南区位和交通优势,看到了市场营销专业和英语口语技能在“一带一路”经济发展背景下,有个人用武之地和专业需求前景,但同时也认识到如此经济大舞台更加需要能娴熟掌握专业技能的毕业生,这也成为学生参加选拔比赛的动力。据了解,在英语竞赛选拔中,进行海选的河南高职院校占95%,大多使用扇贝、有道英语软件,观看视频,强化口语训练,在校园内掀起了英语口语学习的高潮,取得了语言环境需要长期营造、口语表达需要长期锤炼的预期效果,有力地推动了实践性英语教学。

本次赛事再次证明:通过备赛和竞赛,让学生了解并适应了市场,掌握了应用技能的真本领,培养了应用创新能力,“使受教育者获得在职业工作岗位的就业本领以及在职业生涯终身发展的本领”[3]20-35,为创业、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5]6号,2015.

[2]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Z].教职成[2015]9号,2015.

[3] 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乐 知]

2017-05-11

董克林(1958- ),男,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学和老舍研究。

G718.5

A

1671-8127(2017)04-0065-03

猜你喜欢
英语口语市场营销试题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