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2017-04-13 02:52李献军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育竞技教育工作者运动

李献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

李献军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商丘 476100)

在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在内容上互有交集,特点上相互补充.笔者通过走访调查,对高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协调发展进行探讨,提出了二者需要传播协调发展的理念、保障优质的师资队伍,完成体育教学改革,优化体育教学手段,希望能对各位同仁有所帮助.

高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协调;发展

当前,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体育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已经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但是,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之间,并没有实现完美融合.在个别院校,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还不能实现协调发展.

有些高校认为,体育竞技是运动员的任务,体育教育工作者认为教学对象是高校的大学生,开展体育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只要能够满足日常的体育教学,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帮助学生养成主动锻炼、主动健身的良好习惯,体育教育工作者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还有一些学校认为,体育最大的魅力在于竞技和比拼,只有不断地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才能真正让体育精神发扬光大.如果学校不组织学生参加体育竞技活动,就会在无形中扼杀一些学生的体育天赋,甚至会打消他们的运动积极性,更不要说通过体育竞技发现体育天赋异禀的学生.

体育教育工作者认为,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应该以体育竞技为主,体育健身为辅.因为在体育竞技的过程中,已经促使学生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对于开设体育专业的高校,应该考虑制定体育竞技计划,多组织一些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体育竞技活动.通过在日常生活中的严格训练,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

1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差异性

运动训练,是为了实现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目的,抑或为了完成某项体育任务所进行的一种训练渠道.通常情况下,体育运动是指多门学科的运动员,在教练的指导下,双方配合的一个过程.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升运动员的项目成绩所做的针对性的训练、对抗、战术分析、技术讲解等多项措施.

体育教学是日常开设的基本课程,是体现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为了实现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目的,抑或为了完成某项体育任务所开设的一种训练渠道.既然二者都有最终的目的,说明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关系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当然,体育教学还有运动训练所不能比拟的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人文素养.

2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相互性

2.1 内容上有交集

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运动训练,都是以体育学科为基础.如果从指导思想上来分析二者的关系,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为了实现体育运动所追求的目的,抑或为了完成某项体育任务所开设的一种训练渠道.既然最终目的相同,且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在运动器材、训练场地、师资力量配备都有严格的要求,证明二者存在交集,完全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2.2 特点不同

如果从技术特点角度来分析,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特点有所不同.体育教学是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所开设的一项教学措施,这样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大众化的特点;运动训练在最终目的上更突出、更直白.主要是通过对相关运动员或者某方面的专业人才,对单一的竞技的项目,进行有目的且有针对性的训练.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或者在体育竞技中获得胜利.相比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更有针对性.

3 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措施

3.1 传播协调发展的理念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果想让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协调发展,首先要传播协调发展的理念.让协调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是做好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前提工作.这种理念,不但要在教师群体传播,更要在学生群体传播[1]49-50.

作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既是体育教学的组织策划者,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尤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见缝插针,引导学生重视协调发展的理念.此外,学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是体育教学的最大受益者.

3.2 加强师资队伍

在学生眼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但是,在一些职业院校,个别体育教育工作者虽然专业水平很高,但是学历水平不高,受困于学历的纷扰,知识丰富,却无法经过畅通的渠道传授给学生.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需要高校行动起来,采取一些有力措施,克服学历问题所带来的弊端.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教育教育工作者的水平,建设一直有实力的师资队伍.做好了保障工作,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就可以很好地融入一体.

首先,高校应适当地引进高学历的体育人才.这些人才,不但有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相结合的能力,还具有很强的技术水平,有丰富的比赛经验.当然,如果学校有能力、有机会聘请一些退役运动员,或者邀请一些现役运动员来客串、讲座、指导,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其次,学校应当鼓励体育教育工作者不断走出去,通过自我充电,不断提升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学历水平.通过参加社会上组织的各种进修、会议、讲座、学习、函授等活动,提升自身的素质,综合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

3.3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身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设置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素质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在设置教学内容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崇尚健康阳光的体育教学理念,不蛮干,不赌气,不盲从。此外,还要通过当前的运动热门、时令节气,组织安排不同的体育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接受老师的安排,圆满完成教学任务[2]18-19.

当然,除了常见的跑、跳、投等传统体育项目,身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学校的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的配备,有选择地开展篮球、羽毛球、足球、网球、台球、空竹等运动项目.当然,如果班级内女生较多,还可以开设瑜伽课、健美操、交际舞等项目,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3.4 优化教学手段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教上,填鸭式的满堂灌,忽视了学生参加实践的激情和渴望.长此以往,就会出现个别学生虽然非常热衷参加体育运动和训练,但是在体育课堂上提不起兴趣、甚至有厌学、逃课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通过安排一些有趣的环节,设计一些有挑战性的游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只有这样,体育课才不会成为老师独角戏[3]35-36.

此外,无论是课堂上,或者课外时间,体育教师不能搞一言堂,应该鼓励学生参与进来.通过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对体育教学的愿望和诉求.学生找到了存在感和认同感,在课外时间,就会主动投身训练,不但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人文素养也有显著进步[4]112-113.教师只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就会有良好的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作为高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既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也要在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不断增强运动训练.通过教师的穿针引线,让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切实做到互补,从根本上实现体育教学工作的升华和进步.

教育工作者要全面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像政治中提到的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措施,才能促进当代大学生身体素质和人文素养全面发展.

[1] 曹丽荣.高校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7).

[2] 张启明.体育教学中学法指导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4).

[3] 施霏霏.体育人文精神内涵的剖析[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4] 党胜利.浅谈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3(03).

[责任编辑 冰 竹]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 Xianjun

(ShangqiuMedicalCollege,Shangqiu476100,China)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training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are mutually related in conten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in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investigation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ports teaching and sports trai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spread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s need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PE teaching reform and optimize sports teaching metho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sports training; coordination; development

2016-12-14

李献军(1981- ),男,河南商丘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体育硕士,主要从事体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G807.4

A

1671-8127(2017)04-0106-03

猜你喜欢
体育竞技教育工作者运动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体育竞技之跳绳
体育竞技之径赛
体育竞技只之钓鱼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体育竞技之台球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