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2017-04-13 03:05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素质核心素养

杨 宏

(浙江省天台育英中学,浙江 天台 317200)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杨 宏

(浙江省天台育英中学,浙江 天台 3172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人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越来越关注学生素质的发展,而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以及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认真分析核心素养的特征与科学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要以数学教育本质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创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制定针对性强的教学计划,以此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的提升进行分析和探讨.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质;提升

“核心素养”是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方式和课程教材改革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科学到人文的过程,培养出具有个人自信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一、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质概述

数学素质作为一种个人能力,是指个体理解和识别数学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要求学生通过数学知识、内化与运用、方法掌握与积累,从数学角度分析和思考数学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高中数学核心素质则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需要的数学关键能力与数学品格,也是学生学好数学所应具备的综合性能力.对于数学核心素质而言,其以数学技能和知识为基础,利用数学技能与知识来解决问题,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及其思想.

通常高中数学核心素质具有持久性、阶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其中持久性是指数学核心素质伴随着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历程,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学习作为一项持久性的活动,在学习中形成的数学核心素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会令学生受益终身.而阶段性指的是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水平时学生所展现的数学核心素养,不同年级的学生会通过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数学问题,并且思维复杂程度与理解水平也会随知识水平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形成不同阶段的数学核心素养.综合性主要是指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态度、数学思考、核心能力、核心知识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不仅要灵活运用想象、推理、计算等知识技能,还需要思考采用何种方式解决问题,这也是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可以说,数学核心素质是以数学的核心能力与核心知识为依托,外化于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态度.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质的提升

(一)意义

在核心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加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突出“三教”的思想内涵,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当前社会竞争愈加激烈,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教育思维的发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准确把握教育的契机,对核心素养具有全面的认识,加强自身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知识储备.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才就业竞争的优势,更好地适应社会人才需要,实现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策略

1.科学创设问题情境

要想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质,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营造科学合理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达到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目标.通过情境教学与教师引导,学生能够积极探索数学问题,主动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数学核心素质.如在“任意角”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中常见角度展示给学生,引出课程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角或讨论实际情境.可以说,通过问题的导入和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核心素养.

2.明确目标,提出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就需要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将数学课程作为系统动态的整体,明确教学目标目的,以学生素质的培养为目标,实现学生核心素质的提高.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和教材内容,将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问题相结合,恰当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从而符合核心素质培养的理念.

3.加强互动探索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互动探索,通过学生互动探究和问题设计,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问题的讨论活动中,有效融合学生数学学习的价值观念、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充分发挥出学习的实践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探索新问题,拓展数学视野,发展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4.总结应用

高中数学理论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是我国教育理念中核心素质培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知识的实践应用与总结,适当引入新数学的概念,有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运算能力,实现核心素养提高的目标.如在讲解函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如何利用定义来判断函数y=x2-3/x(x>0)的单调性.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出定义判断的运算技巧和步骤,实现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的统一.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只有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与路径,才能实现高中学生数学素质和数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数学素养培养的问题,通过情境创设、问题设置、探索体验等,有效解决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1]章建跃. 高中数学教材落实核心素养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6(07):44-49.

[2]关晶.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 亚太教育,2016(26):165.

[3]刘友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之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9):57-58.

[4]付克娜.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理性素养——“数学思考”[J]. 科技信息,2011(30):334.

[责任编辑:杨惠民]

2017-05-01

杨宏(1976.6- ),女,浙江天台,中学一级,大学本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

G632

B

1008-0333(2017)18-0031-02

猜你喜欢
素质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