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7-04-13 08:24侯秋丽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服装基础工艺

侯秋丽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服装工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侯秋丽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08)

文章就《服装工艺基础》课程,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在“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双嵌线开袋缝制工艺”为例,介绍了“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翻转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翻转课堂;服装工艺基础;教学改革;双嵌线开袋缝制工艺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大大扩宽,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所存在的弊端已经不能高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及需求。翻转课堂其实质是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是一门以教师授课、学生实践为主的专业主干课程,是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服装工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服装工艺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现场讲解和演示服装缝制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即示范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上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工艺基础在我校为48学时,其中理论课时8学时,实践课时40学时。课内想要完成授课计划中包含的手缝工艺、各种口袋、领子、袖子、拉链等零部件的制作,时间是相对比较仓促的。如果学生多,又要分成小组进行学习,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学习内容,教师需要同一个内容示范多次,这无疑浪费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时间。教师示范时间长,学生操作时间少,很多实训内容只能安排在课后完成,这样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教师也无法准确的了解学生所掌握的情况,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作为一门实践操作课程,服装工艺基础要求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注重提高动手能力,教学成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领悟能力。工艺基础学习初期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缝纫技术,需要加大时间反复操作,循序渐进,做到熟能生巧。如果一个环节掌握不好,将会影响后续工艺技术的学习,无法做到良好的有序衔接,这将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与创作激情,教学质量也将大打折扣[1]。如何改进服装工艺基础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就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基于以上实际情况,笔者尝试将翻转教学模式引入到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并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和实践。

2.翻转课堂模式在“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越性

翻转课堂在“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传统“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2.1 课前准备的便捷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制作视频供学生自学预习。而在信息化背景下,课前准备的便捷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搜集材料;另一方面,学生不仅能通过学习视频资料了解实验内容,而且也能够通过网络资源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

2.2 学习效率的高效性

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体现在:(1)课前预习针对性。学生提交的预习作业基于教师根据课堂实验内容精心准备的视频材料,预习作业具有针对性。(2)课中引导有效性。教师上课只需将精力放在解决学生预习作业中存在的误区或者提出的问题,而无需重复视频内容,这样有利于教师节专注于重难点指导,促进学生知识真正内化。(3)课后复习强化性。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课后问题的作业知识巩固,也有助于引导学生课后总结与反思学习的不足。

2.3 教与学方式的优化

与慕课教学类似,翻转课堂进一步巩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1)教师更专注于“教”的设计。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高要求:课前视频资料需具有效性与吸引性;课堂引导更需针对性。而这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挑战。(2)学生更侧重“学”的方式。采取小组学习的翻转课堂学习模式,一方面个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注重团队协作;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学习探讨与总结中获得成就感,在交流中拓展知识结构。

3.翻转课堂模式在“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可行性

3.1 翻转课堂模式与传统“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相类似

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是指手缝工艺、口袋、领子、袖子、袖开衩等各种零部件缝制工艺的学习。传统的“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做好预习,根据教师讲解做好相关练习,最后课后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学生通过学习教师制作的视频资料而更有针对性地预习;教师通过学生的预习情况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服装工艺基础”课程适合采用翻转课堂教学。

3.2 翻转课堂教学目的与“服装工艺基础”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相统一

服装工艺基础主要讲授服装制作的基础理论以及基本功训练的技能与技巧,旨在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服装设计与制作工艺等相关课程奠定基础。翻转课堂不仅能让学生很好地完成制作内容,而且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及学生的团队协作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

3.3 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好于传统“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

根据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教学目标可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五个部分。在当前“服装工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下,学生大多只注重完成结果,而不注重制作过程;学习过程中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而翻转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引导、能力培养,因而其效果往往好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4.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服装工艺基础课程中的实践运用

以“服装工艺基础(鲍卫君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双嵌线开袋的缝制工艺”为例,采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有袋盖双嵌线西服挖袋的缝制技巧及质量要求,并能学会其它类似挖袋的缝制,如单嵌线挖袋、西服手巾袋的缝制,并能总结规律。

4.1 课前准备

(1)基于小组探究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采用分组研究的学习方式进行。

(2)预习资料。主要指视频材料录制,将本次制作内容的款式图、需要用到的裁片及制作步骤事先做成视频材料(分成三个6分钟左右的小视频)发给学生预习。

(3)问题探究。课堂预习作业问题的设置采用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包含样板的准确性、裁布时的注意事项、双嵌线开袋的款式特点、用途等简单问题,以及怎样使袋口不出毛等相对较难的拓展思维训练。

(4)课前评估。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到学生裁布、粘衬相对较熟悉,但对嵌线的折烫量、缝量、开袋方法等相对复杂问题把握不准确。

4.2 课堂引导

(1)知识复习。采用问题式引入展开课堂,由预习作业不够理想的一组学生代表讲解制作步骤及制作要点,其他小组对此进行分析与修正,教师注重问题引导。

(2)实例热身。选择对制作流程较熟悉的一组学生代表讲解挖袋制作流程,特别是开袋方法的操作,分享心得。此过程也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3)及时总结。教师总结学生在课堂讲解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及时讲解重点、难点,如嵌线布的折烫量、开袋的注意事项等。在此过程中,教师对视频中已涉及到的裁片、烫衬等知识不再重复讲解。

(4)实例演示。首先从双嵌线开袋款式图及它的应用范围讲解;操作从裁布到制作嵌线、辑嵌线、开袋、烫嵌线、辑垫袋布、辑兜布、封三角等全流程演示操作,并重点讲解难点及注意事项。

(5)学生操作。老师演示结束后,学生在上述讨论学习的基础上,按要求制作相应的双嵌线挖袋。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4.3 课后练习巩固,建立评价体系

课下给学生布置作业,练习当天课堂所学内容,完成后教师进行评分。评分后将优秀的作业收集并整理,作为示范以供其他学生参考修改。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并熟练掌握基础工艺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学生对课程的要点进行归纳与总结,也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提高实际操作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当然,翻转课堂不仅仅要翻转教与学的模式,还要建立与健全合理教学评价机制。教学评价不仅要也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且要评介学生评价学习过程积极主动性,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等综合能力的评价[2],贯穿于整个服装工艺课程课堂内外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全面、客观、有效地反映学生在各个环节的学习表现。

5.实践成效及意义

笔者采用传统教学法与翻转课堂教学两种形式,对闽江学院2014级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分两大组进行测验,结果发现,采用翻转法课堂教学的学生在概念理解、动手能力、思维发散性方面都收到良好了效果。

[1]曹建中,车卫东.《服装工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J].纺织导报,2014(4).

[2]陈淑聪.立体裁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ART AND DESIGN,2015.(01-02):140-142.

[3]鲍卫君.《女装设计工艺》系列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225-227.

Researching the Teaching M 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in‘The Basic of Clothing Technology’Course

Hou Qiu-li

(M injiang University,Clothing and Design Facu lty Fujian Fuzhou 350108)

By taking “The Basic of Clothing Technology”course as example,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for the purpose,we analyze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in the course of"The Basic of Clothing Technology".Taking the"double-embedding opening bag sewing technology"as an example,we introduc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of“The Basic of Clothing Technology",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by improving the teachingmethod.

F lipped classroom;“T he Basic of Clothing Technology”;T eaching reform;D ouble-embedding opening bag

G642.0

A

2095-7327(2017)-12-0039-02

2016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60393);2015年闽江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M JU 2015A003)。

侯秋丽(1986—),女,山东菏泽人,实验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工程。

猜你喜欢
服装基础工艺
“不等式”基础巩固
让人心碎的服装
“整式”基础巩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