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博物院纪念品设计初探

2017-04-13 08:24曹晓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博物院纪念品无锡

曹晓丹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无锡博物院纪念品设计初探

曹晓丹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无锡 214121)

旅游文化纪念品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就如具有博物馆名片的作用,对于宣传博物馆、传播博物馆文化具有强大的推动力。然而旅游市场上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水平参差不齐,样式守旧。博物馆纪念品更是如此。所以要注重旅游纪念品的开发,而宣传也必不可少。有专家指出,一开始建立博物馆初,就应该会考虑到后期纪念品的问题,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管理体系,最大发挥博物馆的功能,形成综台性的有效办法。现就无锡博物馆纪念品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而后总结出无锡博物馆纪念品具体层面的设计对策。

博物院;旅游纪念品;设计

1.无锡博物院背景介绍

无锡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博物院,是江苏省内颇具影响的地级市博物院。创建于20世纪的1958年,后于2007年和无锡革命陈列院以及无锡科普院“三院合一”组建成现在的无锡博物院,是全国同类城市中建筑规模最大的一个,也是无锡市目前最大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钢架结构被应用到整个建筑当中,造型古朴而厚重,不仅如此,还兼顾有无锡特有的灵性,将“水光十色”这种新颖的设计理念体现其中,是无锡标志性建筑。同时是一座集教育引导、观赏娱乐、参与互动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大型博物院。

自2008年10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迎宾。2011年8月,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研究决定,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博物院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先天有足,后天失养

无锡博物院秉承“全国一流,江苏领先,无锡地标”的建筑目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放7年,到目前仍然没有设计开发专属的纪念品系列。而无锡博物院没有能像彭健康先生指出的那样,在当初博物馆一开始建设时,就去考虑纪念品的开发和后期渠道拓展问题,就去健全相应的管理体制,的确实属遗憾。

在参观博物院时可以发现,院内的文研斋画廊倒是嗅到了市场商机,打着“无锡博物院专供礼品”的名号出售画廊纪念商品,比如仿雍正釉里红三鱼纹盘,无锡博物院建筑水晶模型,泥人中如意大阿福,仿院藏元代玉鳜鱼;悲鸿故乡行画集;陶寿伯书画集;博物院论文集;博物院礼品台灯;绢本郑板桥画礼品折扇;仿制西周青铜器等。不过品种数量少,且大部分都是对某一个文物的复制品,产品很是单一。文物仿制,虽然有时会对宣传博物院起到积极作用,但从市场导向方面来看,只是单一的复制某一个文物,会显得产品单薄,从而导致顾客群体狭窄,是自身发展陷入尴尬境地。

在采访无锡博物院内工作人员时,他们也表达了想要研发、销售博物院衍生纪念品的愿望,在了解我调研来意,鼓励我将意见写入意见簿。无锡博物院可以借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主要用来传播和发展教育知识,多出售一些使参观者能够受教育的纪念品,把博物院商店发展成博物院文化教育的延伸机构和重要的经费来源。

3.无锡博物院纪念品研发的措施

3.1 提高无锡博物院纪念品的艺术品位与工艺水平

在纪念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中引入专业人才,对博物院纪念品的特色开发,满足“小”、“精”、“美”的要求。在满足大众纪念品需求的同时,金、银饰品等高附加值工艺品外,可以引入一些高科技产品。如:“布老虎”游戏手柄。

3.2 研发新的纪念品和仿制品

博物院文化商品现在已经成为博物院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发展现在也已经起到很多积极作用。上海博物院为了使参观者在参观后,能选到心仪的纪念品做收藏,该院的艺术品公司开发出近百类2万余种,具博物院自身特色的文化商品。与此同时,各个地方的博物院在这些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色。虽然都各自有特色,但是他们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很少,几乎就没有。可以通过共同举办展览会等形式,展示博物院文化商品开发的成果,互相交流促进发展。

3.3 让游客参与到博物院纪念品的生产制作中

游客在参观博物院,购买纪念品时,一般都希望了解产品的材料、结构、生产工艺和过程,如果能让游客参与,既满足了好奇心,丰富了参观经历,而且有助销售推广。博物院的文化产品销售到哪里,历史文化信息就将被传播到哪里。例如,可以把游客带进紫砂工作室,观看工艺师的制作工艺,甚至自己动手参与体验制作。或者可以根据一些步骤流程,自己设计珍珠饰品。这样的独一无二的博物院纪念品不但能反映出无锡的自然资源特色,更因为有游客自己的参与制作而显得意义非凡。

3.4 无锡当地传统材料与新工艺或者新材料与传统工艺的结合

任何设计必须紧密关注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与生产方式,让传统手工焕发新生机。依靠新科技,新的结构方式,新的材料,新的工作原理,推动更新博物院纪念品形态,以此适应市场需求,以及大众的审美。创立个性鲜明的地方名牌博物院纪念品,树立无锡博物院纪念品形象,并利用各种宣传推广手段。在材料选择是,能够因地制宜,善用当地特有材质,如竹、紫砂泥、珍珠,关注材质肌理、颜色等特性,使材料能通过现代的加工技术很好地展现。

3.5 立足无锡地域文化,挖掘“符号性”元素

从无锡自然资源中的山和太湖水中选取典型代表性的形态特征,凝练成符号体系。具有地域特征或文化特征,可以承载纪念意义。将无锡自然有机融合,在广泛的自然资源中找寻到合适的设计素材,因地制宜,将可用素材应用到商品设计中,成为具有能承载无锡地域特色,文化,参观者游客们喜欢地方浓郁的纪念品。在博物院纪念品开发设计过程中,充分结合无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特点,利用适当的设计方法,提炼传统的元素,关键符号,重新组合,并且利用现代工艺产品的加工技术与材料特性。

无锡自然资源特色中,具有形态和色彩的可视化要素可以作为表象符号,人文资源属于内涵符号。

物质资源:纪念品应体现出旅游地域景点的特色,有“好山好水”标识的无锡,充分使用山、太湖水、竹子、紫砂泥、太湖石、淡水珍珠等丰富的物质资源。

宜兴紫砂。紫砂泥质地细腻,紫砂器肇创于宋代,明中叶后始为盛行,其中又以江苏宜兴的紫砂器最为著称。题材上仍然以传统为主,但现代造型的产品少之又少。

竹刻。江苏无锡是近代江南竹刻的主要产地之地。无锡竹刻作品风格质朴清雅,格调高古。2008年6月,无锡留青竹刻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以上“物质性”元素有的可以给我们提供图形元素,有的可以作为制作材料来运用。

文化资源:博物院纪念品的研发不仅要考虑到物质资源特色,更要介入文化资源特色。无锡的历史渊源、名胜古迹、民间习俗、故事传说等文化资源。

比如“阿福阿喜”惠山泥人。是无锡特色的民俗艺术,惠山泥人作为无锡特产,名满天下。基本以传统题材为主,如、历代名人、习俗再现。

锡绣。无锡刺绣,无锡刺绣又称精微绣,简称锡绣。是江苏汉族刺绣艺术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精绣传承人在继承了清朝年间创造的“闺阁锈”、“堆纱镑”、“乱针绣”等精微绣特有的技法后又创新了“双面精微绣”,是全国公认的优秀艺术品种。

无锡自古就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自古就是旱码头之一,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些文化资源都具备宣传健康向上“正能量”的作用,可以辅助实现纪念品的教化功能。

3.6 打造无锡博物院纪念品品牌优势

现代社会商品品牌无处不在,博物院纪念品是一种能带给人们更高层次精神享受的商品,也需要拥有自己的品牌。一方面,品牌纪念品能帮助无锡博物院地做宣传,使品牌与参观目的地结合;另一方面,品牌纪念品有较高的附加值。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风格,充分展现无锡地域的主要文化特色,便于游客达成印象共识。同时,统一品牌设计包装,在空间展示上具有整体的视觉形象,使广大游客在购物时产生一种物超所值和收藏价值。

3.7 与时俱进,糅合时尚元素

应当将博物院中的内涵文化精神与现如今社会流行的时尚元素相结合。博物院的纪念品应当定位为高品位,不媚俗,同时,要将纪念品制作得不仅样式精美,还要价格适中,是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并且富有时尚元素,在观赏的同时具有一些使用价值。比如台北地区故宫博物院内的“天球瓶”耳机孔保护塞。

3.8 改进销售方式,改善购物环境

首先是销售方式,实行专卖。由专营商店销售,限制流出博物院外销售,严防复刻品在博物院内销售。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出售由游客自己参与制作的纪念品。可将一个综合性之的纪念品中心设置在博物院中,不仅是销售纪念品,还可以成立一个手工作坊,让游客们自己制作纪念品,自产自销。也可以由工厂进行浅层次加工,留下容易完成的工序由游客参与,让游客留下自己的制作印迹后出售。这种销售的方式,能让游客们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体会到自己动手参与创作的乐趣,也能使其所购的旅游纪念品的纪念意义更为突出。

然后是改善购物环境。“艺术销售”是现在日本许多城市选择的一种商品策略。比如,人口不足50万的金泽,因为邀请著名的日本建筑事务所设计了金泽21世纪美术院的特色建筑,吸引了每年高达150多万游客,带动了可观的经济商机。因此,从宏观角度来说,无锡政府也推动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旅游城市建设工作。城市环境如同商品一样,需要做品牌单位,找出“独特销售主张”。

同时销售服务于硬件同样重要,在销售时,既不能冷漠,对消费者熟视无睹,也不能太过热情,推销意味浓郁。可以在舒雅的环境下,与游客谈谈该纪念品的艺术性、纪念价值,营造给游客一种良好的购物氛围。

博物院纪念品要集纪念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身。针对博物院纪念品设计生产与销售难以对接这一“瓶颈”,我们需要符合旅游者“买特色”的消费心理。突出特殊性,即应承载博物院独有的特色;博物院纪念品小型轻便,便于携带、收藏;需要有好的创意设计,让人有购买收藏的冲动;包装新颖,不但保护产品,更是要有美化宣传纪念品的功能;定价要适当,与市场接轨,让大多数消费者能普遍接受;以销定产,一般性的纪念品、复制品及日常用品可以采用大量生产,珍藏性强、附加值高的商品则宜小批量生产、甚至是单件或限量生产,有的商品可以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工;加强纪念品的宣传,增大营销力度。

[1]《发展博物院是一举多得——专访四川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处长、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健康》,《西部广播电视》,2008(4).

[2]解冰.《加强博物院文化水平的开发——访上海博物院副院长顾祥虞》,《中国文物报》,2002年9月20日6版.

[3]李超,曹百奎.“互联网+”背景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思路及实践[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6(02).

[4]李浩.符合旅行者消费的纪念品设计探索[J].艺海,2016(08).

[5]杨巍巍,刘永胜,王清,彭振.高职院校园文化纪念品设计开发与研究[J].艺术科技,2015(04).

[6]李珊姗.浅析博物馆创意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J].美术大观,2015(12).

J592

A

2095-7327(2017)-12-0169-02

课题项目: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中国设计产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为15BG105,项目负责人为束霞平。

曹晓丹(1983.12—),女,汉族,江苏无锡人,研究生,硕士学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博物院纪念品无锡
博物院寻兔记
旅行纪念品的错觉
无锡一棉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参观河南博物院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与时代同行:河北博物院的创新使命
最大规模的蝙蝠侠纪念品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