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和声节奏在传统音乐体裁作品中的运用规律

2017-04-13 08:24焦杰洁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体裁和弦声部

焦杰洁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合肥 231000)

探究和声节奏在传统音乐体裁作品中的运用规律

焦杰洁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合肥 231000)

众所周知,在和声学当中和声节奏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而纵观我国乃至世界上各类优秀的传统音乐体裁作品,我们不难发现和声节奏的“身影”,由此可见和声节奏在传统音乐体裁作品当中已经得到广泛运用。而掌握其具体的运用规律对于传统音乐体裁作品的创作以及今后的音乐创作发展均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将通过从简单介绍和声节奏以及音乐体裁作品的概念作为研究切入点,重点针对和声节奏在传统音乐体裁作品中的运用规律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和声节奏;传统音乐体裁作品;运用规律

0 .引言

在传统音乐体裁作品特别是拥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声部的音乐作品当中,转换的和弦连同其实际的持续时间共同构成了和声节奏,进而在进行和声时用于准确表现出和弦在变换时的具体状态。虽然从表面上看,和声节奏与旋律节奏均能够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但实际上由于和声自身的特殊属性和特点使其能够总结形成出一套科学规范的使用规律,并成为广大作曲家在创作时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1.和声节奏及音乐作品体裁的简要概述

1.1 和声节奏

一个完整的音乐必须同时具备四个基本要素,即拥有高低错落的音、长短不一的音、大小不同的音量以及音色。在音乐当中各个要素各司所长,均发挥着其独有的作用。但现阶段在音乐学的研究当中,绝大多数研究人员更加倾向于认为在音乐当中,音长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在将不同长短的音进行组合之后节奏得以诞生,而这也恰恰成为音乐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因素,仅仅用节奏已经能够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具体表现。而当各种不同音高的音同时发音时便会出现和声的效果,在按照节奏长短的有机布局组合之后便形成了和声节奏。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所谓的和声节奏指的就是通过不断变化和弦而使得音乐作品形成一种节奏轮廓[1]。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将和声节奏归纳至和声相对速度的范畴当中。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和声节奏并不需要依附于拍子或者旋律律动,其具有多样性和独立性的特点,略简单于旋律节奏并始终受制于和声功能,因此和声节奏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1.2 音乐作品体裁

通常意义上,音乐作品体裁可以被细分为声乐和器乐这两大体裁类型。其中,在声乐体裁当中大多为抒情性的音乐作品,譬如说摇篮曲、音乐剧、咏叹调、歌剧等等。而相比于声乐体裁,器乐体裁的涉及范围更加广泛,诸如交响曲、协奏曲、进行曲等众多类型的音乐作品均属于器乐体裁。

2.传统音乐体裁作用中和声节奏的运用情况

2.1 进行曲

进行曲最大的特点便是其极富节奏步伐,这主要是由于其最早产生于军队战斗生活的环境下,因此为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步伐一般多使用2/4或是4/4的拍子,并被广泛运用在阅兵、游行以及其它大型活动当中。这也要求进行曲中和声节奏的强弱对比需要具备较大的差异,在加强力度方面则通常会使用强功能进行以及四、五度和声进行。通常情况下,进行曲在对和弦进行变换时基本上将节拍视作单位,即便并不属于根音的低声部同样也可以对其进行四度、五度进行处理,从而与步伐进行的强弱进行完美配合。在进行曲当中允许重复使用例如主→属、主→下属以及主→下属→属等序进的和弦正格、变格、完全进行[2]。如果需要长时间进行同一和弦,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运用织体写作的方式,使得在不同声部层次当中,同一和弦也能够拥有丰富的节奏变化。

2.2 抒情曲

抒情曲,顾名思义此类音乐主要用于充分抒发创作者自身的思想与内心情感,因此抒情曲一般拥有比较复杂的起伏变化,进而使得抒情曲的戏剧性比较强烈,能够自由且准确地展示内心世界。比方说通过让多个小节使用同一和弦,固定某一个低音并适当延长其持续时间,在同一和弦下,其他各声部进行转换的方式放慢和声节奏,从而更好地传达出一种沉思的感觉。比如说在门德尔松《无词歌》No3 op53结尾处最后的七小节当中,门德尔松创造性地运用交替使用主、属和弦,之后停留在主和弦并且持续七个小节的方式,而各个声部则表现为将主和弦转换成分解和弦以有效完成对结尾部分的补充,从而使得这首《无词歌》得以圆满结束。另外,在抒情曲当中也常常会出现多个小节共同使用同一和弦的情况,和声外音也可以用于处理低音,从而使得低音更加富有旋律性。上声部可以使用持续长音,或者高音声部在使用同一和弦之下,低音可以演奏出具有和弦主要骨干音的旋律,而低音声部使用固定音型也同样被允许。

2.3 舞曲

舞曲主要指的就是舞蹈性的音乐,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此类音乐具有强烈的舞蹈特点,因此其非常注重对主旋律节奏的表现。舞蹈性的音乐大多具有活泼、欢快的旋律,而不同的节拍组成了各式各样的舞蹈节奏,在舞蹈性音乐当中的和声节奏,其变换格局基本上同拍子节奏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和差异。比如说在肖邦《波罗涅兹舞曲》No1 op40当中使用的就是3/4拍,而在音乐开始之处我们便能够准确感受到发生变换的和弦,并且其正是将3/4节拍的律动作为其变换的基础,即表现为将强有力柱式和弦放置在强拍上,重复的主和弦共计四个小节。而在第五小节的强拍位置上则不再使用强有力柱式和弦,而开始进行和弦变换,此种和弦变换规律一直贯穿整部作品。鉴于舞蹈性音乐的特殊性,此类作品在进行和声节奏的构思以及布局安排时往往需要充分考虑舞蹈的强拍和弱拍,并且大多数情况下变换和弦的位置为强拍处。在富有律动感但是速度相对比较柔和缓慢的舞蹈当中,允许使用同一和弦也就是说只需要对第一拍中的低音进行变换即可,或者结合具体的主旋律配置力度将和弦变换成更加强烈的旋律。但如果是富有律动感且速度比较欢快的舞蹈,同样需要保障和弦变换的相对稳定性,避免频换变换和弦进而造成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

2.4 大型音乐体裁作品

根据音乐体裁的不同,在处理和声节奏方面展现出的特点也大行径庭,但其同样具有共通之处,即无论是何种处理和声节奏的方式均需要建立在服从内容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和弦变换的频率、地方皆受制于具体的内容需要。而在大型音乐体裁作品当中,作曲家们在完成乐曲结构形式以及对比的过程当中,一直习惯将和声节奏看做是其至关重要的一项因素。譬如说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27之2的第一乐章当中,和声节奏变换非常稳定,频率比较慢,有大量的小节为单独的和弦。而此种处理和声节奏的方式能够给人一种恬淡、宁静的感觉,这与贝多芬赋予该首作品的情感基调完全吻合[4]。但是在进入到第二乐章也就是小快板之后,几乎第一部分中每一拍都进行了和弦变换,而三声中部的和声节奏则相对比较缓慢,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该首乐曲的最后一章当中,音乐速度比较快,展现了一种器宇轩昂的感觉,而其和声节奏却基本同第一乐章保持一致,即和弦变换比较稳定、缓慢,在布局安排上以ABA’此种传统再现曲式为主,可见在该首作品当中出现的所有和声节奏均为贝多芬的精心安排与慎重构思。

2.5 旋律节奏

旋律节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和声节奏的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和声节奏与旋律节奏并不同步,好比说在音乐的高潮部分中,为了能够准确表现出情绪的递进,往往会运用和声动力,在处理和声节奏上也相对更加紧密。譬如说使用4/4节拍得肖邦《e小调前奏曲》,该首乐曲与葬礼进行曲的旋律基本相同,因此整部作品的旋律律动比较缓慢,而在强拍位置处,主要由八个二分符点音符组成连续小节表现旋律,如果忽略了在小节当中用于充当和弦外音,而左手钢琴织体声部的和声节奏与旋律节奏完全不同,在左手钢琴织体声部进行和弦变换处理时基本上以半个小节为单位,此种和弦变换能够进一步增强音乐中的紧张情绪。但也存在和声节奏同步于旋律节奏的情况,即可以使用和弦变换成每一个旋律音,但此种情况非常少见,基本上只出现在戏剧性音乐且其旋律节奏比较宽广的音乐中。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通过分别从进行曲、抒情曲、舞曲等角度出发,对和声节奏在其中的运用情况进行简要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创作传统音乐体裁作品的过程当中,和声节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构思安排均需要经过作曲家的精心考虑才能够将和声节奏与传统音乐体裁作品进行完美融合,进而使得和声节奏的运用与处理更加规范、细腻,在帮助传统音乐体裁作品进一步提升其对于音乐形象塑造能力的同时,推动音乐创作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1]张诚,王明辉,谢晶晶,等.探究和声节奏在传统音乐体裁作品中的运用规律[N].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03:128-222.

[2]代百生.中国传统音乐中关于和声节奏的运用研究[N].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2:3-13+26.

[3]秦萌.我国传统音乐体裁作品的艺术价值分析[N].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01:81-90.

[4]孙红杰,杨燕迪.音乐体裁的学理探究论纲——以我国传统音乐的体裁现象为例[N].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6,02:46-52+4.

On the application of harmonic rhythm in traditionalm usic genre

Jiao Jie-jie

(HefeiNormal University Anhui Hefei 231000)

As everyone knows,occupy a crucial position in which harmonic rhythm and acoustic,and throughout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of outstanding traditionalmusic genre works,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e rhythm and sound"figure",thus the harmonic rhythm work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music genre.Underst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rules are important,important for traditional music creation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music creation for this article from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concept of harmony rhythm and music genre works as a research starting point,focus for harmonic rhythm using rules in traditionalmusic genreworks in brief analysis and research.

Harmony rhythm;Traditionalmusic genre;Application rule

J616

A

2095-7327(2017)-12-0177-02

2016年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论非规范化曲式在布里顿音乐作品中的运用’,编号为SK2016A0748。

焦杰洁(1984—),女,江苏淮安人,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音乐学硕士,主要从事作品分析、钢琴教学与演奏研究。

猜你喜欢
体裁和弦声部
属七和弦解决在配和声中的应用研究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苦练和弦勇闯难关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