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口传文学视角下的黑龙江满族口碑古籍经典
——“乌勒本”

2017-04-13 08:24汪淑双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口传满族黑龙江

汪淑双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基于口传文学视角下的黑龙江满族口碑古籍经典
——“乌勒本”

汪淑双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61)

由于我国历史相对悠久,在不同历史时期积攒了较深的文化,各民族间的文化内容相对丰富多彩,传统文化属于我国文化瑰宝,为各个民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其中满族“乌勒本”是民族代代口头传承下的民间文学和文化,属于满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作为口传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满族“乌勒本”具有口传文学的特点和价值,满族“乌勒本”和很多民族特有的文化相同,很多文化和习俗均在前人的努力下得等到传承和发扬,其中满族“乌勒本”中承载了该民族众多的文化。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从口传文学的角度,对黑龙江满族口碑古籍经典文学“乌勒本”进行研究。首先,对口传文学的特点进行分析,再对“乌勒本”的传承方式和文学价值予以研究,本文次的研究和论述,旨在发扬中国传统口传文化,使我国传统文化和口传文学发扬光大。

“乌勒本”;口传文学;黑龙江满族文化

0.前言

满族是黑龙江地区的主要民族,现有将近百万满族人居住在全省各地。满族属于女真族后裔,其发祥地主要是在黑龙江省境内。从黑龙江地区满族民族分布的状况而言,省内满族人数量相对较多,口传文化较丰富。基于满族在黑龙江地区的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其文字与文化形成过程中,满族人民自身文化是以口传的形式来发扬的。该种对文化传承的方式在我国众多的文学形式中别具一格,不仅具有艺术性,同时还具有真实性。因此,在本次研究中,从口传文学的角度,对黑龙江满族“乌勒本”进行分析了和探究,现将研究结果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述。

1.口传文学的特点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口传文学占据很大的比例,这是在古典文集对历史记录以外较为重要的文献。其主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1)人民性,很多的口传文学主要是广大劳动人民积攒形成的,人民不仅是我国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口传文学中涵盖着人民意识中的英雄主义、人道主义以及献身精神等优良的品质,口传文学中直接表达了广大民众对生活的期望和感受;(2)口头性,在口传文学的形成过程中,很多创作讲述的主体对象是专业或非专业的艺人,这些人被排斥在使用文字创作文学之外,只能使用口头语言,在我国不同的地区,使用方言进行创作的文学较多,例如歌谣,在传唱的过程中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3)艺术性,“真正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也正是民间口传文学的优势所在。通常情况下,口传文学主要有三种载体,即诗歌、散文和戏剧,各种各样的载体在对故事进行叙述时,配上具有民族特色的乐谱,不仅能充分的展现出民众对时局下生活的感触,同时还能为听者起到教育的意义,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性[1]。

2.满族口碑古籍经典——“乌勒本”内涵分析

2.1 “乌勒本”文学的性质与分类

丰富的民间和民族文化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多种多样,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口承文学,在历史长河的洗涤下,形成了珍贵的精神遗产。基于这样的状况,口承文学被满族人民视为瑰宝,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宝。在满族悠久的民间口承文化传播的形式中,“乌勒本”是满族人民的一种长篇说唱艺术,其特点是神圣与隆重,它的讲述人多是族中长者的英雄事迹,使用铃鼓扎板等简单的乐器夹叙夹唱,开展这项文学活动主要是对祖先的敬仰、缅怀和颂扬。

“乌勒本”主要是家族故事和文化传承的涵义,实际上是将本族的文化传遍各大家族。在对满族“乌勒本”文学古籍进行整理后,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窝车库、包衣、巴图鲁以及给孙乌春乌勒本等[2]。

2.2 “乌勒本”的传承形式

在进入中原之前,满族基本上没有文字形式的史书,很多历史事件和曾经发生的故事均通过萨满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对本民族的子孙进行教育,并将满族文化和文学进行传承。“乌勒本”形式的文化传承,主要是采用容易引人入胜的方式来缅怀和祖先,并对后人进行教育,借此来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团结民族。形式的文化传承方式和现今娱乐形式的说书存在很大差别,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对整个民族进行教育,“乌勒本”古籍文学中的说唱的意义不在于消遣与娱乐,而被全族人民视为族规祖训,通常情况下,说部要每晚上或固定时间连续说唱十几天,以便让族人能对自己的祖先的英雄事迹予以充分的了解,进而激励人民积极向上。通常情况下,“乌勒本”的传承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家传形式,主要是对家族中出现的英雄事迹进行传颂,缅怀先人的同时激励后人,一般情况下不外传;(2)族传形式,主要是本家族出现的重要历史事迹和人物,属于半公开文化传承的性质;(3)自传形式,主要是对历史上出现的事迹为创作依据,编写出用来自娱的文学作品,具有较大的随意性;(4)师传形式,主要是由江湖艺人对民间故事进行创编,在社会中进行说唱,形成自身的门派,但是该种文化传承形式严重缺乏严谨性[3]。

2.3 “乌勒本”的特色

包罗氏族部落兴亡发轫、蛮荒古祭、开拓创业、英雄史传、民族习俗、生产生活等,人们称它为北方民族的百科全书。其文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传唱时规范和庄重,从上文的论述中得知,“乌勒本”是对本民族出现的英雄事迹和重大历史事迹进行传唱,主要是为族人展示前人的优良品质,起到教育的目的,这样的严谨的态度使得该种形式的文学得以良好的保存;(2)内容详尽,由于传承下来的习俗使得在对本民族记录的重大事件时,秉承着严谨和严格原则,对历史事件真实的阐述,其中包含了对氏族部落的兴起和衰败,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3)传承有道,在上文传承形式的分析中得知,“乌勒本”基本上是对本家族的文学内容进行传承和发扬,遵循一定的传承原则,并具有较强的民族气息,这样的传承方式使得“乌勒本”得到较好的保存[4]。

3.“乌勒本”口传文学的价值分析

3.1 具有的历史价值

最真实的资料并不是记录在册的文字,而是历史文字之外的资料。对满族“乌勒本”进行分析时得知,满族“乌勒本”为现代的满族人留下了珍贵的口头和书面形式的历史文献。为了本次的研究,作者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在搜集中追溯到了辽金时代。在此次文献的搜索中,获得较多的历史性口传文学。例如,《金兀术传》、《忠烈罕王遗事》、《海陵遗闻》、《女真谱评》、《白花公主》、《金世宗走国》、《苏木夫人传》等,其中《女真谱评》和《忠烈罕王遗事》中的文学内容中记录了文字历史文献中在内容方面的缺陷,使很多历史学家对口传文学中的内容大为惊叹,不禁感慨女真族人的智慧与勇敢。同样在其余的口传文学中记录的实事内容填补了历史方面的空白,对历史考究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

3.2 具有的艺术文学价值

在对满族口传文化进行研究得知,“乌勒本”中的文学内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在黑龙江省的阿城市,根据口口传文学记录以爱情为题材的《银鬃白马》,和建国后征集到的《红罗与绿罗》、《红罗女三打契丹》以及《二十四块石传奇》等文学作品属于同一类主题的文学资料,尤其是在明朝时期,黑龙江地区满族“乌勒本”的兴起与发展逐步进入繁荣鼎盛时期,该阶段口传文学题材的文学作品较多、形式灵活、内容具有宏富的特点,讲述者与传承者不再局限于在家族中的地位和身份,众多显贵家族的满族人加入到“乌勒本”文学作品的创作当中,这样的发展状况展现了满族“乌勒本”历史传承与文学艺术方面的价值。在这一发展时期,创新了“乌勒本”的创作形式,例如,《萨大人传》、《飞啸三巧传奇》、《扈伦传奇》、《东海沉冤录》、《两世罕王传》、以及《雪妃娘娘和包鲁将军》等,体现了题材广泛与内容丰富的特征,该种形式的口传文学在我国文学领域的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清军入关之后,将这些口传文化带引进中原,为当时文学艺术方面的创作注入新血液,丰富了当时的文学题材和表现形式,从这一角度而言,满族“乌勒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直到现今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依旧能感受到满族“乌勒本”古籍文学的文化魅力[5-6]。

3.3 具有的生态价值

满族“乌勒本”属于满族人特有的文学作品,在我国少数民族民风的文学史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虽然满族“乌勒本”中的文字形式的文学出现较晚,但是由于口传文本于11世纪初期在民间得到传承和发扬,在不断发展中得到整理,形成今天人们所见到不同时期文字形式的文学。这些作品不但能够反应满族人民在古代生活的真实状况,也能真实的描述出满族人民固有的世界观与审美情趣。以《乌部西本妈妈》的作品为例,其采用不同风格形式,表述了东海女真族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具有众多的文学艺术价值。在黑龙江的爱辉地区,流传的《尼山萨满》、《西林大萨满》、《恩切布库》以及创世神话《天宫大战》等作品,充分的展现了满族先祖在对疆土进行开拓与生息繁衍阶段出现的英雄与神话事迹。《天宫大战》的口传文学中,对满族前人在北疆拓展与建设家园阶段的英雄事迹进行讲述,《天宫大战》、《恩切布库》以及《佛朵姆格》都属于该种神话题材的文学作品,这冲分的展现了黑龙江省地区满族先人大无畏与开拓的积极精神,在原始与多神论理念影响下,使得满族人民对自然、图腾与祖先的崇拜之情[7]。其中《天宫大战》的文学作品中,通过开展三百女神与恶魔交战场景的论述,充分的展现了满族先人通过与自然的拼搏和抗争,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同时也体现了人与人团结协作后的形成的壮烈经历。从满族的前人身上散发出的开拓精神、大无畏精神以及和大自然抗争以此达到和谐共处的举动,能够明确族先人对生活很生存环境的积极状态,能够充分的领悟到满族口传文化呈现出相对较高的生态价值。

4.结论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知,“乌勒本”根植于满族及其先民讲古的民俗沃土之中,历史文化积淀特别厚重。考其源,盖出于满族氏族对祖先英雄崇拜观念之高扬。满族讲唱说部靠口耳相传,主要在氏族内传咏,代代相承。口传文学属于民间对自身民族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瑰宝,为寻找古人和历史事迹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乌勒本”古籍文学具有的史学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学价值,不仅为完善我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丰富了我国文学的表现形式。基于这样的原因,在文学领域发展中,应注重对口传文学的保护与传承,望此次的探究能为我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保护献力。

[1]洪红.浅谈满族文化及其对东北地区的影响[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09(01):143-146.

[2]张萍.文化交融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力——以黑龙江地区满族对汉族的文化影响力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7(01):98-101.

[3]刘雅琴.满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07(06):124-128.

[4]郭孟秀.试论满族文化的生存维度[J].满语研究,2014,08(01):127-132.

[5]李迎男.对满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以伊通满族自治县开设满语课程为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04):3-5.

[6]张丽梅.浅析满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建设——以宁安富察氏建立满族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分析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06(04):136-140.

[7]邓天红,张丽.论黑龙江满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挖掘与利用[J].学术交流,2011,09(05):192-194.

I06

A

2095-7327(2017)-12-0179-02

本文系2016年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研究成果(编号为16ZWB01)。

汪淑双,女,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少数民族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口传满族黑龙江
传承满族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重温教育的口传气质:基于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媒介视角研究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探讨“口传身授”教学法在戏曲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Write a caption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黑龙江弃风博弈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彝族有声语言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方法及其基础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