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中药说明书的英译

2017-04-13 17:45陈晓倩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说明书英译译者

陈晓倩,夏 娟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蚌埠,233030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中药说明书的英译

陈晓倩,夏 娟

蚌埠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蚌埠,233030

为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结合中药说明书英译现状,探析了如何提高中药说明书英译的质量,结果表明:中药生产商应按照规范结合西药说明书完善中药说明书框架与内容;中药说明书的文本类型特征要求英语专业译者应与中医药学专业人士一起共同承担译者的任务;中药说明书准确传达药品信息及推进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翻译目的要求译者摆脱中药说明书偏文学化的表述,利用现有中医药术语词典、西药说明书等资源,采取多元化的翻译策略,以保障英译的规范与专业。

中药说明书英译;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中医药文化

1 问题的提出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具有强身健体、治病救人的良效。在全球化快速发展,尤其是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力推行的当下,中药说明书的英译在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中药说明书英译能够加深世界对中国独特医药文化的了解,提高中医药的知名度,增加中药的出口量,从而造福更多的国外患者,为世界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

众多专家与学者著文论述如何提高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质量,据笔者统计,CNKI期刊网上相关论文已达53篇,其中30%是基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罗海燕等详细地分析了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目的论、翻译要求和翻译参与者等理论对指导中药说明书英译所起的积极作用,她认为结构词要归化和增译,而对于中医较浓的语言文学色彩要设法摆脱并删减中医术语,以适应西方的文化观念和惯用语言[1];欧阳利锋等着重分析了中医药商品名的翻译策略,指出应当采取归化的策略,借鉴西医语言的构词法,使用拉丁文和希腊文词根、前缀或后缀等手段构成新词[2];张义侧重于中药功效语翻译的研究,强调译者要遵循准确与简洁、可读性和衔接与连贯重构三大原则对功效语进行改写,以迎合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3]。以上学者的研究对中药说明书英译四大问题的解决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并且具有一个共性——倾向于归化和改写的翻译策略,因为他们对中药说明书英译的目的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传达中药药品重要信息,刺激外国消费者的购买欲,因而也就忽略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任务。中药说明书独特的文化因素不仅体现于文学化的语言和医学专业术语,而且还包含无比重要的中医药医理文化,删减和归化的改写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另一方面,也未考虑到译者是否有能力独立完成功效语的改写。本文以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为依托,进一步探讨中药说明书英译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中药说明书英译的两个任务。

2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辨析

20世纪70年代后期,德国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随着各种文本类型翻译需求的增加而应运而生,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卡特琳娜·莱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J.Vermeer)、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ne Nord)。

弗米尔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目的即翻译原文的原因和译文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包括翻译方法和策略的使用[4]。莱斯区分了文本类型并提出相对应的翻译策略:信息类文本的翻译要使用直白的语言和明晰化的技巧;操作类文本的翻译要采用“顺应”的策略,对译文读者产生同样效果[5]。曼塔利提出了翻译行为论,她强调在翻译行为中涉及众多的参与者,包括:翻译的发起者(the initiator)和委托人(the commissioner)、译者(the translator)、原文生产者(the ST producer)、译文接受者(the TT receiver)和译文使用者(the TT user)[6]。每位参与者各怀目的,翻译行为的发生是这些目的综合协商的结果。诺德提出了文本分析理论(text analysis),指出“翻译纲要”是翻译委托人对翻译提出的要求,原文分析包括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二者决定翻译问题功能的层次:(1)翻译的预期功能;(2)要适应目标语受众的功能元素;(3)以原语文化为导向还是以目标语文化为导向;(4)从更低的语言层面解决文本翻译的问题。文本分析理论使译者清楚地知道,原文中哪些语言成分或信息应该完全保留,哪些应该根据翻译目的进行调整[7]。

综上所述,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不仅强调原文本分析的重要性,而且更加突出原文的翻译目的和译文在目的语语境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本文将整合以上功能主义的翻译理论,在分析中药说明书文本特点、英译参与者、英译目的和目的语语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药说明书英译的目的、内容、方法和承担者,即厘清为何译、译什么、怎么译这些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中药说明书英译的两个任务。

3 中药说明书的英译

中药说明书的英译兼具双重任务——传达中药药品的重要信息与传播中医药文化,但就目前而言,这两个任务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因为现存的中药说明书英译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四个问题是:(1)结构词(说明书中各个说明项目专有名词)的缺失以及下属内容翻译的不规范;(2)中药名翻译标准不统一;(3)中药医学术语使用混乱;(4)功效语译文冗长,表义模糊。基于这四大问题,进一步厘清中药说明书英译的目的、内容、参与者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两大任务。

3.1 翻译目的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主张——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因而探讨中药说明书英译首先得弄清为什么译,即了解发起人和委托人的要求。

中药说明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实用文体,其英译目的一方面要实现药品说明书本身的作用——传达药品的主要信息,引导医务人员和患者正确用药,另一方面也体现着英译发起者和委托人的需要。中药说明书英译的发起人和委托人往往都是中药生产商和经销商,目的就是为了开拓中药的国际市场,提高中药的出口量,惠及国外患者的同时取得经济利益。另外,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国际传播也早已在国家层面展开,2008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医药文化更加广泛地走向世界,中药说明书的英译必然肩负着协助政府实施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任务。概括而言,中药说明书的英译有两个目的:(1)向国外用药者传达药品信息,赢得其信赖,开拓国际市场,增加中药出口量,为中药生产商和经销商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2)推动中国文化瑰宝——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为国际医疗事业贡献出特殊力量。第一个目的是首要目标,目前居主导地位,但第二个目的是最终目标,与第一个目的相辅相成,中药得到国际认可必定会促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而随着中医药文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地推进,中药的知名度也会扩大,让越来越多的国外医务人员及患者了解和接受中药。因此,中药说明书英译的过程中要兼顾这两个目的,不能一味地为了实现第一个目的,大量删减蕴含中医药文化的专业术语和表达。

3.2 翻译内容

了解中药说明书英译的两个目的之后,接下来就要分析中药说明书的原文本,主要包括能彰显其文内因素和文外因素的内容与文本特点。

3.2.1 中药说明书的内容

2008年,国家中药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经营质量有关规范》规定中药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药品名称、汉语拼音、性状、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注意事项、规格、贮藏、包装、有效期、批准文号、生产厂商地址和联系电话。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西药说明书必须列有药物名称、性状、成分、适应证和用法、临床药理学、禁忌症、注意事项、警告、不良反应、用药过量、剂量用法、生产日期、贮藏与失效期、包装、生产者。可以看出,中药说明书的要求相较于西药说明书虽然在表达方式上有些差异,但所含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多了“汉语拼音”和“批准文号”两项,而少了“用药过量”一项。

笔者通过仔细阅读、比较中国中药十大品牌:同仁堂、云南白药、片仔癀、东阿阿胶、天力士、九芝堂、华润999、三金、潘高寿和沈阳红药官网上主营产品的中文说明书内容,发现云南白药和天力士旗下中药的说明书内容相当完善,不仅列有其他几大品牌产品所缺少的药理作用(药理毒理),而且添加了临床用法;其他几大中药品牌的产品说明书内容还有很多缺项,例如九芝堂的六味地黄丸的说明书只注明了处方(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规格、包装规格、外箱尺寸、毛重和批准文号,不仅不符合规范要求,遗漏了众多重要结构项,而且像“外箱尺寸”和“毛重”这些内容纯属多余信息,对用药者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此外,现阶段中药说明书的英译者主力军是高校外语教师,大多不具备应有的中医药知识,承接翻译任务主要是为了获取报酬,即使深知所翻译的文本是传达中药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选用药品的法定指南,欲按照中药说明书英译接受者的期待和目的语语境去增译缺失项,也没有能力随意进行改写。由此可见,中药说明书内容的完善工作急需加快进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督促中药生产商的研发部门按照规范补齐缺项,删除冗赘,从而在更好地引导国内患者用药的同时,为译者提供完整有效的原文本,确保译文不会因为内容不完整让国外用药者无法接受,失去信赖。

3.2.2 中药说明书的文本特点

中药说明书属于一种特殊的实用性文体,兼具信息类文本和操作类文本的特点,它通过准确的信息和简洁凝练的表达来指导读者用药。但中药说明书又有其特殊的语篇要求,一方面,中药“成分”“功能主治”和“药理作用”模块的内容不仅能传达有关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和治疗的见解,而且大量的中医药学专业术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另一方面,“功能主治”的描述主要沿袭古代处方或古医书,用语偏文学化,介于文言文和白话文之间,含有大量的四字结构。总体而言,中药说明书文本有两大特点:信息专业化强,用语简洁凝练,却偏文学化,具有一定的广告效应。

中药说明书的英译不仅要译出《药品经营质量有关规范》要求的“十七项”和此规范中所缺少的“用药过量”的相关说明,还要等效地传达中药说明书主要的文本特点。

3.3 翻译方法

中药说明书英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专业,这种专业不单体现在译文要符合英语药品说明书的表达习惯、句法特征等语内要求,向译文读者呈现简洁凝练、可读性强的文本,更是要以规范统一的方式将中医药文化的精华——体现中医医理、药理的专业术语和表达转换成对应的英语。因而,在“怎么译”这个问题上首先就得确定“谁来译”,理想的翻译模式是高校英语教师与中医药类教师强强联手,共同投入到中药说明书英译的行列中来,当然中医药高校能培养既懂中医中药,又精通翻译、跨文化交际人才会更好。其次至于中药说明书英译所要采取的策略与方法得在充分考虑原文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实现中药说明书英译两个目的为导向进行抉择,以下以同仁堂王牌产品“同仁牛黄清心丸”的说明书[8]为例加以讨论。

首先,“药品名称”和“汉语拼音”两项合二为一,药名的翻译采用拼音加注释的方法,药品名可译为“Tongren Niuhuang Qingxin Wan(Cow-bezoar Sedative Bolus)”,让译文读者既能了解药品名和主要成分,又能明白药品的药用功效。

其次,其他结构项的表达和不涉及中医药文化的具体描述参照西药说明书,进行归化翻译,这样,不仅会符合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帮助其快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能降低英译难度,确保译文的规范和统一。中药说明书应有的结构项与西药说明书内容所重叠的部分可以直接借鉴,分别译为“drug names(药品名称)、description(性状)、composition(主要成分)、pharmacology(药理作用)、(indications)功能与主治、usage and dosage(用法与用量)、adverse reactions(不良反应)、contraindications(禁忌症)、precautions(注意事项)、storage(贮藏)、package(包装)、duration of effect(有效期)”。

再次,“主要成分”“药理作用”和“功能主治”三项内容的翻译是重难点。中药材名称和中医药术语的翻译要参照权威的中药药典和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西太平洋标准,如“人工牛黄”应译为“artificial cow-bazoar (calculus bovis faticius)”,而“益气养血”中的“气”这个概念在《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9]等词典中都被解释为“qi”,这样的音译已经得到了学界和读者的普遍认可,译者应当统一参照。另外,译者应从中药说明书英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构建译者共同体,创建语料库,丰富参考资料,以提高英译质量。

最后,忽略“功能主治”模块语言文学色彩浓厚的特点,摆脱四字结构。中药说明书英译的预期目的之一是传播中医药文化,并非传播中国文学,因而译者应使用符合西方惯用的语言结构模式去适应国外用药者,如“益气养血”就可译为“To tonify qi and nourish the blood”这样的动词不定式结构,以表示目的与功能。

4 结 语

中药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其说明书的英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旨在通过准确传达中药药品的重要信息来开拓国际市场,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和交流。为确保译文能达到上述两大功能,中药说明书英译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要分工明确、密切合作,一方面原文生产者,即中药生产商,应按照规范、参考西药说明书完善中药说明书内容,为译者提供完整有效的原文本,保障译文能提供译文接受者看重的信息;另一方面英语专业译者应与中医药学专业人士一起共同承担译者的任务,充分利用现有中医药术语词典、西药说明书等资源,采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保障英译的规范与专业。此外,中医药高校要培养越来越多既懂中医药,又精通翻译、跨文化交际的人才,构建译者共同体,一起商讨翻译策略,创建中药说明书英译语料库,不断丰富和完善参考资源,从而提高英译质量,进一步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1]罗海燕,施蕴中.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关照下的中药说明书的翻译[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39-40

[2]欧阳利锋,李娜.浅谈中医药商标名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1(4):21-27

[3]张义.语篇视角下中药说明书的功效语英译[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10-113

[4]Reiss K,H Vermeer.Grundlegungeiner Allgemeinen Translations Theorie[M].Tübingen:Niemeyer,1984:101

[5]Reiss K.Text types,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M].Finland:Oy Finn Lectura Ab,1989:20

[6]Holz Manttari J.Translatorisches Handeln:Theorie and Methode[M].Helsinki:Suomalainene Tiedeakatemia,1984:109-111

[7]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7:59

[8]同仁牛黄清心丸 [EB/OL].[2017-02-11].http://www.tongrentang.com/tongrentang/346122/346126/362043/658389/index.html

[9]谢竹藩.新编汉英中医药分类词典[Z].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1

(责任编辑: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2.019

2016-12-15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中西药药品说明书翻译策略研究”(SK2015B21by);蚌埠医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文药品说明书的翻译策略研究”(BYKY1495skZD)。

陈晓倩(1990-),女,安徽蚌埠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H159

A

1673-2006(2017)02-0079-04

猜你喜欢
说明书英译译者
爸妈,这是我的“使用说明书”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再婚“性福”说明书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说明书、无线电和越剧戏考
给“产品”写“说明书”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