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复习备考的建议

2017-04-14 12:01李姜
关键词:复习备考时政热点

李姜

【摘要】 纵观近几年各地的政治高考试题,不难发现的共性之处在于都突出了对社会热点与亮点问题的考查。高考政治命题总是结合现实的时政热点来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而面对变幻莫测的国内国际风云,复杂多样的时政热点,考生们往往会眼花缭乱、束手无策。因此,如何关注时政热点,把握高考脉搏成为了考生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怎样选择、整理和讲解时政热点问题,则是广大政治教师必然遇到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高考政治 时政热点 复习备考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3-081-01

一、如何选择时政热点

1.要明确高考考纲所要求的时政热点涉及的主要范围

高考政治《考试说明》的第五部分指出时事政治包括: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时间一般为上年度4月至考试当年3月。

2.确定高考时政热点的标准

(1)能体现国家意志又被老百姓和中央主流媒体普遍关注的大事和热点。

(2)带有战略性的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的新价值观。

(3)既是社会热点又与政治教材知识联系密切的时政热点,这样的热点容易形成大综合题。

(4)当年时事与长效热点相结合。热点取材时间周期要长些,不能局限于一年。我们不仅要关注一年内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事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和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

(5)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6)某年度中属于千、百、十周年纪念的重大事件或重要主体。

(二)如何讲解时政热点

1.明确时政讲解的目的

在讲解时政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我们通过讲解时政所要达到的目标。我认为讲解时政热点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首先要重视夯实学科基础。新课程改革理念并不是不要基础知识,也不是不要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必须时刻不忘基础知识,千万不能脱离基础知识去复习热点。我们要认真研究《考试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范围,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要融会贯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同时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知识体系。

其次多总结解题思路与方法。热点问题并不需要我们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思考,形成解决某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总结归纳某些常考题型的特点与解题方法。如选择题中的计算题、曲线题、推断题、传导题等;主观题中的图表题、措施类、原因类、观点类等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尤其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最后注意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感叹学生在做题时不会审题、看不懂题目、答案不规范不完整。其实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某些能力方面的欠缺。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理念和素质教育要求下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是分析阅读材料能力、调动运用知识能力、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要想真正熟练灵活地掌握时政题的答题技巧,还应该多练习、多总结、把握规律,做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在反复实践中达到提升各方面能力的目的。

2.精选时政热点的设问角度、深挖时政热点。

(1)设问切入点要小。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试题中的主观题越来越重视从微观上考察知识点。这就要求学生对书本的基础知识要有准确的把握和明确的区分,而且也要求学生能精确地运用理论深入的分析热点材料。而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都必须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强化。所以在热点专题的复习中,我们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微观化,使学生在思维方面和心理方面都能更加贴近高考要求。

(2)设问应以书本核心主干知识为主,深挖时政热点。首先,从角度上深挖时政热点,要求分析时政热点既要有传统角度,又要有创新角度,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角度来挖掘时政:一是选取时政热点本身角度。从这个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热点问题的总体背景、成因、现状和发展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层次在学科内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而对时政事件本身可作一般了解,把重点放在深化认识、回归教材上。二是选取时政热点边缘事实角度。为了反猜题押题,高考越来越多地选取时政热点的边缘事实角度,不选取大家一致认为非考不可的热点,而选取与此相关的、相类似的或带有共同性的“准热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时政热点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将热点适度延伸、擴展,多考虑与此热点相关、相似或带普遍规律的、长效的非当年热点。三是选择热点材料的非热点设问角度。这种角度是指引用热点材料,但设问的角度却不是热点,是过去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或没有引起重视的问题。

在角度上深挖时政热点的同时还需要在利用的过程中深挖时政热点。当选好角度后,要想有效地挖掘时政热点的价值还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加热”热点。有些同学在把握时政热点时只注意收集材料,而没有去揭示材料背后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这是对热点的表面化处理,意义不大。二是回归教材,落实教材。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永远是高考的基础,我们不仅要了解国家的大事和热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我们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来分析这些大事和热点,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高考题的情景素材是新的,但设问和答案取向是回归教材。因此对任何时政热点的分析最终都必须回归教材、落实教材。要防止时政热点和教材两张皮的现象,要找准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

3.时政热点复习备考常见误区

(1)不重基础,而盲目背诵大量时政背景材料。

(2)讲解过程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一言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3)猜题,不注重对材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4)选购的参考书籍太厚。

猜你喜欢
复习备考时政热点
关注方法引导提升复习效率
高考语文考纲变化与应对策略
高考语文考纲变化与应对策略
高中政治课堂时政热点的渗透与教学实践探究
优化历史作业设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方法研究
中考英语复习备考的实践与体会
小组合作环境下时政课堂模式初探
基于应试能力培养的政治复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