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在高职院校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8 08:28宋金生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应用分析高职院校

宋金生

[摘 要] 作为兼具高等、职业教育双重特性的高职教育来说,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而作为实现教育目标、提升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各高职院校应不断加强教育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高校教师应对高职院校数据库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高职院校;数据库教学;应用分析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背景下,数据库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各领域的信息管理中。因此,各高职院校也将数据库教学纳入了计算机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中。但就目前来看,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加强数据库教学的重要性,但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还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的提升,也制约着数据库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而项目式教学法的科学运用则有效改善了这一教学现状。

一、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高职数据库教学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开始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活动。项目式教学法就是行为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构建主义的指导,联系实际工程项目,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以自主合作等形式来完成项目,进而在帮助学生巩固多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实践操作、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升,最后再运用项目具体完成情况来对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方式。

首先,能够科学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实践的均衡发展是项目式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在实践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对项目要求进行透彻理解,还要结合已学知识,对项目进行恰当的任务分解,同时还要针对其各个人物制定实施计划,最后可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来检验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锻炼、发展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操作,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其教学目标指向存在多重性。从学生层面来讲,作为知识学习主体,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出更全面的培养;而从教师角度来讲,则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从学校层面来讲,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其教学思维与方式,也有助于促进其管理模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创新,从而为素质教育的推行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项目式教学法也具有周期短、见效快,以及良好可控性的特点,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项目式教学法在数据库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能够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对于锻炼、提升学生实践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从而来充分提升高职院校数据库教学的质量,带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一)项目设计

《数据库基础》主要涉及到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开发两方面。项目设计过程中,应着重从全面性、实用性,以及趣味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考虑,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包括课程大纲要求的相关知识点,也能够引导学生在模仿中不断创新,不断加强与实际生活间的联系,在全面激发其学习热情的同时,使其在学习探究中不断创造成就感。结合这些原则来讲,教师可以将课程主线定为“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项目的的设计与开发,这样不仅拥有贴近学生生活的项目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通过参与这一项目,学生能够完整的接触、体验开发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方式,教师真正实现“授人以渔”的目的。而对于学生来说,是否能够通过完成这个项目触类旁通,还需要其自主开发一个项目来实行检测。

在课程开展初期,教师应着重帮助学生分析“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项目,并为其详细地进行数据库基本概念、设计思想的讲解。與此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类似的项目来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或者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项目的自行拟定,再由教师进行审核通过。但是应注意为了能够给项目的高效、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应尽可能选择一些难易适中且能够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效融合的项目。

(二)项目式教学法的的应用

首先,在项目设计完成后,可以采取以项目为导向、以人物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将项目合理分解成多个既相互联系,又互相独立的任务。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自主项目的开发。在分组时,应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还可选择一名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让其对整个项目进行统筹管理。

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做好过程控制工作,并积极采用先学习、后应用,再巩固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在讲解“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过程中,应对学生自主项目中相关人物的完成质量、进度进行阶段性检查,并结合实际完成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指导与评价。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对其尺度进行恰当把握,在认可其成绩的同时,还要为其注出不足之处,并尽量多引导、启发,帮助学生不断拓展思考、发挥空间,进而促进学生自主项目的不断优化。此外,教师应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而自己则应发挥好指导者的作用,在确保学生独立进行的前提下,全面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精神,进一步提升其应用水平,使其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提升项目式数据库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

项目式教学法通常都为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一是,确定项目:教师可结合学生兴趣爱好、专业特点帮助学生选择自主项目,加强课程与专业的对接,从而在增强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二是,分解任务:带领学生将整个项目恰当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从而进一步锻炼、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任务实施:学生可以运用通过网络、图书馆,或是日常积累到的素材进行项目准备,然后再由组长带领进行任务的分工、协作。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应积极进行小组讨论,引导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其中;四是,成果汇报:学生自主项目的开发过程应该是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项目的学习开发同步进行的,通过进行分阶段成果汇报,不仅可以第一时间督促学生,也有助于成就感的创造;五,项目评价:项目评价可分为过程、终结评价。过程评价可在学生开发项目过程中分段开展,并通过小组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在评价中应积极认可学生的成绩,促进其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不断增强,同时,也应引导其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二)强化项目式教学法配套教材与实训场地建设

对于教材的开发,应注重先进教育理念的运用,并对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类数据库对象的创建、应用进行循序渐进的讲解。各章内应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保障其任务的独立、整体性,使其与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同时,教材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从而使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实践操作来消化所学知识。

对于实训场地的建设,《数据库基础》作为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传统的“先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其课程,项目式教学创新改革的实际需求。项目式教学强调,学校应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不断整合,真正实现优化配置,不断提升其资源运用的科学合理性,条件允许下,可适当增加实训场地的建设,进而从硬件方面充分满足数据库教学改革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构建出贴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实践操作、探究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升,也有助于推动高职院校数据库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总之,教师应正确认识到利用项目式教学法来设计、组织数据库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轻松、熟练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进一步提升其开发、管理,以及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数据库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以及学生不同阶段的认识特点和需求,灵活的利用项目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在不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其实践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猜你喜欢
项目式教学应用分析高职院校
民办本科高校新闻专业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项目教学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项目式学习活动的探索
高职《液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