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贤妻良母

2017-04-19 20:42许嘉怡贝梦娟韩文涛黄丽
活力 2016年20期
关键词:缺失原因女性对策

许嘉怡+++贝梦娟+++韩文涛+++黄丽红

[摘 要]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建立了一套具有其文化特征又十分成熟的道德规范体系,传统女性贤孝道德是该道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结合当今社会贤孝道德缺失现状,从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及女性自身四个方面分析其原因,并针对原因从社会环境、女性自身等方面提出如何对贤孝道德批判继承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更要注重在弘扬传统贤孝道德观、顺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为现代女性贤孝道德缺失的现象提供参考对策。

[关键词] 女性;贤孝道德;缺失原因;对策

一、贤孝的具体内涵及重要性

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孝”的观念源远流长;《尔雅》对其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即“子女好好地侍奉父母就是‘孝”;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孝道文化基本形成,《孝经》开篇便引用孔子的话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意思就是“孝,是道德的根本”。

此外,贤德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来看,古代著名的贤妻良母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品质:做好贤内助,帮助丈夫成就事业,如长孙皇后;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如卓文君;含辛茹苦,教子有方,如孟母;忠贞节烈,生死不渝,如刘兰芝。

那么所谓的传统女性贤孝道德具体是什么?对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从高明笔下《琵琶记》中赵五娘这一典型来解释。

赵五娘是元杂剧《琵琶记》中高明塑造得最为辉煌、最为深入人心的形象。其中“糟糠自厌”、“祝发买葬”、“上京寻夫”等故事情节,表现出赵五娘超人的坚韧性格和自我牺牲精神,但她对不公的命运怨而不怒,悲而不愤,是传统贤妻孝妇的典范。赵五娘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妇女贤良淑德、善良淳朴、任劳任怨、忠贞不渝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集中体现出传统女性贤孝道德的鲜明特点。

贤孝道德是建立在中華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的意义,弘扬贤孝道德,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贤孝美德,对营造良好社会风气、重塑道德观念以及实现家庭成员关系的和谐具有积极的现实社会意义,女性在其中肩负了重要的责任。由此可见,女性贤孝道德的进步发展,对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女性贤孝道德受重视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所以,古人认为:女子是齐家之本,清国之源。

二、现代女性贤孝道德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一)现代女性贤孝道德缺失的表现

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在商品经济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些女性出现贤孝道德缺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自身角色认识不到位。

2.追求享乐主义与利己主义。

(二)原因分析

当今我国一些女性贤孝道德缺失,与社会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发展、家庭及学校教育不够重视以及女性自身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1.外在原因

(1)经济利益的诱惑

新时期以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体制的确定,女性所处的时代、社会大环境变了,她们的思想观念也随着改变,功利主义在社会经济大潮冲击下越来越成为影响她们处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她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利益。同时,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行业和职业种类的不断扩大,女性可以通过更多的手段获取丰富的资源,但经济利益的诱惑对一些女性参与社会竞争产生错误的导向,它无形却强有力地引导着少数女性,只注重竞争的结果,而不注重手段,只要达到目的,无所谓做什么、如何做。

(2)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思想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的迅猛发展并不一定能迅速带动思想观念领域的大步前进。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还未完全建成具有开放性、包容性、时代性的现代女性贤孝道德观,社会缺乏公众普遍认可的女性贤孝道德制约机制,女性的贤孝责任感尚显淡薄。此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的融合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西方人崇尚“独立、自由、平等”的理念,父母不需要子女赡养,因为政府有一套完善的养老体系,老年人由政府抚养,可见西方人意识中贤孝道德观比较薄弱。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与融合下,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随之盛行,女性开始对传统贤孝观产生质疑,逐渐淡化传统贤孝观。

(3)家庭与学校教育不够重视

由于独生子女一代的出现与家庭结构的日益小型化,一些家庭出现代际关系失衡的现象,家庭的教育与培养的功能逐渐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女性缺少应有的贤孝观。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高校陷入功利化泥潭,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忽视传统品质的教育。还有一些高校教育方式太单一,只是对学生进行贤孝理论知识的传输,缺少实践上的引导,又导致了学生的贤孝观在知行上的不统一。

2.内在原因

女性贤孝观缺失的现象,并不仅仅是外在原因所导致,女性自身的内在原因也是造成这些现象的重要原因。一些女性在思想上,对传统贤孝道德观缺乏正确与理性的认识,不知道自己应当如何对待贤孝观,也不知道自己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另外,现代女性自我意识的增强及自我能力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女性贤孝道德观的转变,她们不想做古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侍奉公婆、相夫教子的女性,她们想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她们渴望做成功的女政治家、企业家,她们向往权利与利益。女性思想观点的转变,使她们的天平向职场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作为女性应该具有的传统贤孝道德观。

三、改善现代女性贤孝道德缺失现状的对策

对于现代社会女性贤孝道德缺失的现状及其原因,以下主要从从外部社会环境、传统贤孝继承及女性贤孝自觉三方面着手寻找对策。

(一)提高重视程度,改善社会环境

一方面,要优化文化环境,加强学校教育。由于女性贤孝道德缺乏文化重视难以继承,再加上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导致了贤孝文化观念淡薄,部分女性对贤孝文化没有正确的认识,更难以落实到实际行动上。社会应该重视贤孝文化,宣传正确良好的贤孝文化,使贤孝道德意识渗透到中国女性人群中,增强女性对传统贤孝文化的信心,构建良好的贤孝文化环境。各级学校应该对传统贤孝文化给予相当的重视,同时结合时代发展潮流,融入新时代的要求,开设针对女性贤孝道德的相关课程,宣传贤孝观念,引导女性树立正确贤孝观,养成优良的道德习惯,在传统贤孝文化的学习中吸取优秀的文化经验进行自我完善。

另一方面,规范媒体舆论,正确引导女性。在电子信息时代,媒体传达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女性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以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媒体应该做出正确引导,树立正能量女性形象,引导女性找到正确的道路;还要注重树立荧屏中积极向上的女性形象,反对“商品化”、“物化”的女性形象。

(二)批判继承传统,吸取优秀文化

优秀文化作为民族生存的根本,是国家和社会被认可的标志之一。优秀的贤孝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对女性贤孝道德信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更是实现女性自我监督、自我反省和自我强化的重要因素。当代女性应该根植于深厚而丰富的女性贤孝文化,从传统贤孝文化中汲取养分,学习传统女性温柔、仁慈、坚韧的品格,支持丈夫事业,帮助子女健康成长。

《琵琶记》中赵五娘就是传统贤孝女性的代表,她在灾荒年间,为了让公婆吃上米饭,糟糠自厌;公婆死后,她祝发买葬,麻裙包土,负土为坟;不另嫁他人而艰苦地进京寻夫,这些行为表现了她贤惠孝顺、坚韧耐劳、忠贞不渝的贤孝品质。但是,赵五娘身上也存在传统贤孝文化的糟粕,她没有彻底的独立精神,具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在男权社会的压抑下,伦理纲常压过了个人情感。

因此,现代女性应该正确对待传统女性贤孝文化,吸收贤孝道德中优秀的部分,摒弃糟粕,重塑新时代女性贤孝品质。

(三)提高自身素质,顺应时代潮流

女性应该在思想认识上提高对传统贤孝观的重视程度,肯定优秀贤孝道德对实现人生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提高道德自觉意识,从而促使自身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具体来说,第一,女性要植根于传统贤孝文化,提高自身道德境界,学习传统女性孝敬温顺、贤良淑德、坚忍不拔等美好品质。第二,在当今社会,相比单纯的温柔贤惠、恭敬孝顺、依附于男性而没有自身个性的女性,温婉贤淑又自信独立的女性更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现代女性应该积极培养以“四自”精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为核心的现代女性新意识,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第三,女性也应该自觉将贤孝道德观实践于社会生活中。王阳明曾强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在提升自身贤孝素质的同时,要将贤孝道德落于实践,照顾父母、支持丈夫、关爱子女;同时也要顺应时代发展,掌握一些独立生存的技能,参与社会工作,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现代女性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改革浪潮中激流勇进,树立独立意识,形成正确的女性贤孝观,并将贤孝精神落于实践,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此文系2016年大学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610240049)

参考文献:

[1]罗萤,黄黎星.孝敬开讲.华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13年出版.

[2]蔡运长. 《琵琶记》 的主体及其现实意 义.戏曲艺术,1996年03期.

[3]黄建中. 关于中国孝道文化的思辨. 文 学教育(下),2013年10期.

[4]王雯. 中国传统女性意识的现代解读. 齐鲁艺苑,2004年04期.

[5]王阳明.传习錄.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年出版.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缺失原因女性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策略
谈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缺失的原因及解决策略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红楼梦》女性外貌美描写中的“隐含比较”修辞手法
女性与权力
对小学中年级学生作文兴趣缺失原因及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