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价值观与中学生价值观的互动机制及对策

2017-04-21 10:32徐宁肖祥彪
文教资料 2017年4期
关键词:互动机制价值观微信

徐宁 肖祥彪

摘 要: 在封闭公共空间中形成的中学生群体价值观呈现出历时静态、共时强化与高度一元化认同的特点。商业化运营的微信对中学生消费群体的渗透,促使中学生价值观与微信价值观互动,其以个体需求为互动机制前提,个体空间扩展为互动现实基础,利益作为互动的动机。两种性质迥异的价值观体系冲突已不可避免。为此,中学生价值观群体应针对教学、生活的特点从宏观上着重培养中学生的人文意识,在中观上培养其審美能力,在微观上培养中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价值观 微信 互动机制 对策

“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观念,具有认知、行为、情感三层面的意义,通常在选择评价等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1]33。价值观是在不同群体长期交流中互动形成的,通过价值主体的实践而产生影响。随着媒体的强势渗透,不同群体的社交实践,价值观的融合冲突已成为必然趋势。

1.微信平台价值观与中学生价值观的冲突

中学生价值观在相对封闭的空间中形成,其价值观形成主体由三个群体构成:教师、学生与家长。教师群体是中学生价值观内容的制定者,中学生群体是价值观的实践者,家长群体是价值观的监督者。“群体价值观则是在群体需要和集体意识的引导下,在群体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由利益作为驱动才发生的”[1]66。由教师、学生与家长构建的价值观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历时静态。“价值就是客观事物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2]13。价值观是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而价值观是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手段。因此,中学生在历时六年中学教育中共同遵循不变的价值准则。中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以行政领导为主,使中学生价值体系的建构完全掌握在教师与家长手中,德育、美育内容代代传承,大同小异。

其二,共时强化。在一定时期内,学校与家庭会采取种种措施,强化价值观。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会在固定时段内进行填鸦式的价值观教育。近年来越来越普遍的“成人礼”旨在强化中学生的成人责任意识,促进其心理成熟。任何偏离价值观的行为,都会受到批判与惩罚。教师与家长对中学生实行“无菌”教育,重视学生的品德习惯。

其三,高度一元化认同。中学生价值观相对单一,认同度较高。中学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德智兼优便是优秀学生,成为学生、教师与家长的共识。“这种价值观念,构成每一个体的心理定式,使人们在其现实生活过程中,以它为尺度去量度、评判、裁定现实事物和现象,审视实际生活”[3]136。由教师主导的中学生价值观,是学生融入集体、获得认可的重要途径,正是以价值观为媒介,将学生、教师与家长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出于共同的利益需要,中学生价值观在封闭空间内获得极高的认同。

微信平台中价值观与中学生群体价值观存在诸多矛盾冲突,中学生群体价值观体系处于弱势地位。其冲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一元化与多元化冲突。中学生价值观高度统一,中学生价值观中的德育内容、行为准则高度整齐划一,而微信群体中价值观则呈现多元化形态,甚至比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价值观更复杂。现实中由于法律道德监管,个体的言语行为会相对规范。而在微信语境下,个体的言行缺乏监管,某些在社会中受到伤害的群体,在微信平台中以极端的言语表述出来。

其二,开放性与封闭性冲突。微信语境价值观是一个开放的空间,任何群体都可以在其中匿名,相对自由地发布空间,表达观点。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形成的,中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很少与外界其他价值观体系交流,融合的机会少,独立性强,由此导致中学生价值观单一,在灵活而丰富的微信群体价值观冲击下处于弱势地位。

其三,价值主体的主动与被动地位冲突。任何微信用户都是主体,享有完全的自主权,自由发布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在中学生价值群体中,中学生作为价值观的主体却处于被动地位,其言行受到严格限制,学校与家长不允许异类学生出现,中学生言行的责任多由学校与家长承担。因此,在中学生价值观体系内,中学生实际上是一个不完全主体,而在微信语境中中学生则是主动的完全行为主体。

2.微信平台价值观与中学生价值观的互动机制

微信语境与中学生价值观的互动机制建立在矛盾冲突之上,双方的互动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构成其互动的元素分别由互动的前提——主体需求、现实基础——个人空间的扩展与互动发生动机——利益构成。

2.1互动机制的前提——主体需求

微信作为大众新媒体,以赢利为目的,运行模式完全商业化。以用户为中心,具有娱乐化、操作便利的特点。微信平台的交友功能、趣闻、逸事,较好地迎合了用户需求。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具有叛逆心理。学校作为一个封闭空间,教师与家长充当信息“守门人”的角色,中学生的信息渠道被家长与教师把持,中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都经过严格过滤与筛选。中学生有着强烈的主体需求。微信平台中所展现的万花筒式世界,对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媒体便利性、娱乐性与中学生主体需求相结合,构成互动机制的前提。

2.2互动机制的现实基础——个人空间的扩展

麦金德提出生存空间理论,文化研究学者将其发展为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理论。公共空间与个人空间的划分基础是资源与话语权。专制的时代,公共空间凌驾于个人空间之上,苏联计划经济时代便是如此,从经济到文化生产空间都被意识形态挤压。个人空间与个人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个人空间与生活质量成正比关系。

中学生的活动自由度相对较小,而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被班级集体意识主导,学校、家庭话语权分别被教师与家长掌握,中学生的个人空间受到公共空间的压迫。随着年龄增长,在经济转型、信息爆炸的社会背景影响下,中学生主体意识觉醒,要求提高生活质量,对个人空间相应提高要求。个人空间的扩展,主要表现在隐私情感空间需求和自由享受空间需求。

隐私情感空间的扩展分为近程空间扩展与远程空间扩展。在调查中发现诸多中学生都建立有班级、小团体微信群。班级微信群用于正式信息的发布,而个人团体微信群则用于“吐槽”教师与学校的行为,发泄心中郁积的不满,与同学、“死党”交流私密性问题。

远程空间扩展集中表现为远距离异性交往。中学生早恋现象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中学生的行为在教师与家长的严格监控之下进行,自由度小,并且需要面对现实道德伦理的压力。因此,中学生更倾向于进行类似的匿名交友,微信成为中学生的独立天地。

2.3互动机制发生的动机——利益

“个体需要的满足要通过个体最终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只有深入到利益層面才能深刻理解人们价值活动的动机和各种价值冲突的根源”[4]61。中学生使用微信的利益点表现在愉悦感的获得上。中学生利用微信聊天,点击社会热点恶搞视频获得放松、乐趣。微信运营商的利益点主要表现在经济上。双方存在利益交换点:中学生的注意力与微信的信息服务。

随着网络的普及,国家对网络的监管越来越规范,法律、法规相继完善。但是微信等社交软件的信息传播自由度无疑大于网络、电视等传统媒体。中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事物的审美判断能力不强,消费高雅的文化产品的能力较弱,倾向于接受部分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由于活动自由受限,中学生无法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此,微信信息能引起中学生的关注,让中学生产生“幸福感”。

微信新媒体的强力渗透及其商业化动作模式,促使中学生价值观体系被动与微信视域下的价值观互动融合。微信作为营利商品,存在“二次营利”现象,即微信运营商通过微信软件获利,而“微商”群体通过出售相关产品再次营利。中学生群体中的手机亦存在“二次性能”现象,家长与教师作为中学生价值观的“守门人”,默认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出于通讯需要,而中学生利用手机的其他功能满足个人体需求。家长、教师监管的缺失,相关部门对微信运营管理失范,最终导致中学生与微信运营商利益交换行为的发生。

3.微信语境下中学生价值观体系构建对策

微信的强势发展与渗透,使中学生价值观独立发展的环境不复存在。面对变化,中学生价值体系必须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在交流中保存自身的价值特色,同时与时俱进,谋求发展。

中学生作为价值观主体,是价值观的实践者、传承者。因此,中学生理应成为迎接微信语境价值观挑战的“主力军”。教师与家长应该由主导者角色转变为引导者,充分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中学生价值体系在新环境下的发展。

“所有研究价值问题的哲学家,不管怎样都通过‘意义的概念确定价值范畴”[5]134。中学生的价值观与其所追求的意义密切相关。大部分中学生之所以接受微信,是因为微信能放松,满足好奇心,所以对中学生而言有意义。意义与价值主体的审美能力有关,审美与判断力需要培养。审美与判断力的培养前提是中学生人文意识的确立。中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培养、发展可以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面进行。

宏观层面,人文意识的引领。“人文意识的中心意思是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提升人的品位,它强调人的价值的重要性,强调人的精神追求或心灵追求,包括情感追求,审美追求,道德追求,认知追求,创造追求,人和文化协调发展”[6]99。人文意识的培养应该表现在方方面面,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古文时要有圣人气象,完全沉浸其中,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态、思想、感情,模仿作者的语气。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强调知行一致的教育理念,情景教学,体验教学,有利于中学生的人文意识培养。

中观层面,审美教育。社会功利主义价值观是中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一大威胁。调查雅礼中学的中学生群体时,发现诸多中学生读书的目的是升学,找工作,赚钱。教育中德育、美育的更高目标是培育学生的自我人格,提升精神境界。“在电灯光下做事的人,并不比在油灯光下做事的人高明些,正犹如吃鸡汤长大的,并不比吃菜汤长大的高明些。正因为这些只是物质生活边的事,一切物质生活全没有多大深度,因此影响于全部人生的,也并不深刻。乘飞机,凌空而去,只是快了些,并不见得坐飞机的人,在其内心深处,便会发出多大变化来”[7]42。子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从学习生活中发现乐趣、价值,体会知识、美德的魅力,是中学生价值观成功应对挑战的关键。

审美教育可以体现在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中,抓住中学生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理论与实践结合,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

微观层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由于中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的限制,社会实践经验少,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缺乏判断力。本质上而言,微信价值观与中学生价值观在整合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中学生对微信信息误读的结果。因此,要解决问题,必须加强中学生的自我教育,重要的途径是引导中学生阅读,在阅读中体会、领悟,摆脱低级趣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祝慧烨.价值观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8.

[2]廖小平.价值观变迁与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解构和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3]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陈章龙.价值观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卡冈.美学和系统方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

[6]金建国.业余摄影家[M].北京: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2009.

[7]钱穆.湖上闲思录[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基金项目: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手机微信语境对中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CX2015B456)。

猜你喜欢
互动机制价值观微信
微信
微信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