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辽宁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现状分析

2017-04-21 10:36陈阳
文教资料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流动儿童

摘 要: 本文以保障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时的身心健康为宗旨,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对辽宁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的困难现状进行分析,以对辽宁政府构建一套完整系统的本地化流动人群安置方案及侦测大有裨益,增强辽宁对人才的吸引力,振兴辽宁经济。

关键词: 生态系统理论 流动儿童 社会融入困难

一、生态系统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是从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探讨个体是如何镶嵌于外部环境中,并在其互动中成长的一套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认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受到自身生物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同时,布朗芬·布伦纳在理论中进一步细化了外部环境影响的层次性。他认为,外部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呈现出嵌套式的多元化影响。他认为,环境(或自然生态)是“一组嵌套结构,每一个嵌套在下一个中,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这个形象的类比将外部环境拆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子系统,包括从直接的家庭环境到宏观的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环境。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成长过程中不仅是其生理层面的改变,更是其同外部环境发生信息交换,并将外部信息内化为自我人格的过程。因此,布朗芬·布伦纳的理论给予了研究者一个新的视角,使研究者在将流动儿童的特殊身份和辽宁本地的环境特点有机结合的前提下,对辽宁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进行深入的分析。

目前学者针对全国不同地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的研究,结果并不统一。有学者认为,和本地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更易出现负面情绪和消极行为,很难融入当地的城市生活。然而,有学者认为,流动儿童和本地城市儿童比较,表现更自信、自立,也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在短时间的适应后,融入当地生活。地域不同,处境不同,流动儿童个体的差异,均将导致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的表现大相径庭。一般而言,在具备系统安置流动人群办法和经验的地区,流动儿童的主观体验更好,社会融入的状态越好。例如,具有“移民城市”之称的深圳,其安置流动儿童的相关方案更灵活和成熟。但是,辽宁作为人口流出大省,在安置流动儿童的措置、方法和经验上都略逊于其他地区。因此,有必要基于辽宁的社会经济特点,系统地对辽宁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现状进行分析,以期未来能设计出符合辽宁的流动儿童安置办法及政策。

二、辽宁省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的现状

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和儿童成长规律,将在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四个层面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进行分析。

第一,微系统是指直接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团体或机构,包括家庭、学校或同龄群体等。在该层面上,流动儿童的一个典型的社会融入困难便是人际交往障碍。流动儿童在进入到城市后,大多仍保留着原本的生活习惯。这些习惯很有可能并不适合城市生活,因此流动儿童便可能会出现文化冲突或文化震惊。流动儿童很难快速地融入城市生活中。此外,从微系统层面来看,部分流动儿童的社交范围是较狭窄的——大多数时候都集中在家庭和学校。在家庭中,流动儿童的父母迫于生计,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外出务工,少有大段时间和流动儿童沟通、交流,很少能将较多的精力放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因此,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容易缺失或不充分。这一点在辽宁表现得更突出。学者研究表明,进入辽宁省各大城市务工的人员多以农民工为主。他们进入城市后,大多数时候从事的是短期、无技术门槛的零工。这些工作往往薪水低、工时长、耗力高。因此,他们的子女便得不到足够的家庭教育和充分的亲子沟通。类似的情况在学校中也存在。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后,由于并非本地户口,因此在学校就读时多采用借读的形式,或临近进入附近的农民工子弟小学。在这种就读背景下,学校容易对其有负面认知。学校一方面认为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需要务工赚钱,很难在一个地方停留太多时间,因此流动儿童在学校里的就读时间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由于流动儿童的成绩同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不挂钩,因此学校习惯于忽视流动儿童的需求。流动儿童在学校中经常得不到重视,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因此,从微系统的角度看,流动儿童在家庭、学校等最基本的社会单元中缺乏帮助与关注。相對于本地儿童,他们更容易出现问题无处倾诉、解决,一切事情靠自己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加剧,最终导致流动儿童易出现自卑、自我认同冲突等负面的心理感知与情绪,最终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第二,中间系统由微系统之间的联结状态所构成,对流动儿童而言,更多的指家庭与学校间的联结状态。然而,对比本地城市儿童,一些流动儿童的家庭和学校对流动儿童是缺乏关注的。这种缺乏关注的状态将从微系统的层面进一步延续到中间系统层面。即流动儿童的家庭与其所在的学校之间缺乏针对其生活状态及教育状态的深度沟通。在辽宁省,大多数流动儿童的家长是农民工,其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这些家长容易忽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常处于对子女教育听之任之的消极状态。或者,虽然有时家长在心底希望子女能够“有出息”,但是在具体如何做的时候,却表现得“有心无力”——由于工作繁忙或缺乏正确科学教育理念,没有办法完成这项事情。同时,部分家长在尝试和学校沟通之后,亦表示自己和班主任的沟通存在问题——听不懂教师在说什么,甚至表示教师的要求过高,自己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做。久而久之,流动儿童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连接变得愈发脆弱。这种愈发脆弱的连接关系,会造成双向的损害。它一方面将会使流动儿童进一步失去融入社会的机会与桥梁,在学校被教师和同伴边缘化。另一方面,它进一步地影响流动儿童所在家庭和学校,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问题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第三,外层系统是指儿童未直接参与但对其成长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对流动儿童而言,该系统表示他们父母的工作环境。但是,辽宁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为农民工,他们到城市后到所做的工作大多数为建筑业或者服务业。工作强度大、辛苦,缺少必要的保障。同时,这种工作的时间是不自由的,缺少正规的沟通和关怀渠道。如此苛责的工作环境,自然无从谈起对子女的照顾。因此,从外层系统来看,由于工作状态和工作环境这些间接的影响因素,农民工及子女的生活实际上处于一种脱钩的状态中。这种脱钩的状态是多方面的,它在精神世界方面表现为农民工与子女在价值观等多方面的不协调,在教育方面表现为农民工对子女教育状态的盲目和茫然。由于流动儿童的年龄尚小,他们较难从一定深度和高度思考同父母的关系。大多数流动儿童不理解父母为什么始终处于一种非常繁忙的状态中,甚至经常忙到不愿意搭理自己。所以,流动儿童所处的外层系统是缺乏人文关怀的,这将进一步加剧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

第四,宏系统指的是存在于上述三个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若在辽宁探讨宏系统对流动儿童的影响,就不得不探讨辽宁地区社会体制对其的影响。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辽宁的大多数城市都肩负了重工业的任务和目标。因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对辽宁地区的社会意识形态有长期的影响。其中,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时,多倾向依据他人所归属的单位性质作为主要判断指标。相对而言,人们更愿意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员工接触,并愿意“高看他们一眼”。反之,人们对那些在非国企控股的民营单位就职的人,则倾向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不可靠和不稳定的,易产生轻视的现象。可以说,这种体制层面影响了辽宁地区的社会意识形态,也进一步影响了辽宁居民整体的生活文化。农民工进入城市务工时,他们所从事的高强度、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大多属于体制外的。因此,他们虽然人进入城市,但是很难被城市的主流文化所接纳。因此,大多数农民工会有一种城市过客的感觉,仿佛自己终日在城市边缘讨生活。从这个角度来看,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困难不仅是个体的问题,更是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困难是一个系统的问题,它不仅同流动儿童自身有关,而且同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因此,在解决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困难时,不僅应关注流动儿童的个性禀赋,而且应注意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特别对于辽宁而言,如能够从本地的环境特征出发,制订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帮助流动儿童融入社会,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依据生态系统理论模型,有必要分别从流动儿童的家庭、学校、家庭与学校联结状态、流动儿童的父母单位环境、社会政策及社会意识等多个层面出发,囊括从微观到宏观的所有环节,探讨帮助引导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细则和办法,并在细则和办法中尽量突出辽宁本地的特色。据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构建适合辽宁的流动儿童安置办法及政策,使辽宁吸收更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阳,张开荆,赵勤.多族群认同量表中文修订版在流动儿童中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02):138-139.

[2]陈阳.从社会认知理论看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冲突[J].新课程(上),2015(12):39.

[3]陈阳.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的研究思路及实践意义[J].考试周刊,2015(87):174.

[4]陈阳.CIIM理论模型对农民工子女助人行为研究的适用性分析[J].考试周刊,2015(74):195.

课题信息:本文为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辽宁省流动儿童社会融合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课题号:L16BSH00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流动儿童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我的关怀德育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诊断标准化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