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培养的体会

2017-04-21 00:29杨军英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7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阅读技巧小学语文

杨军英

【摘要】近些年随着教育事业在我国的发展,新课改也随之迅猛发展。语文作为教育体系中重要构成部分,必然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小学语文主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情感培养,本文着重就以上方面分析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培养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技巧 情感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53-01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对小学生培养的基础内容,也是培养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理解能力,是处于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在以上基础之上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自控能力的养成,促使学生在学习之余体会到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有助于人格的完善与形成,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尽管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但各学校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不够重视,导致大多数学生还是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

1、教师重视程度较弱

受我国长久以来教育思想影响,许多教育工作者还没认识到阅读技巧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因而忽略了学生阅读技巧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及课后问题的作答,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小学生阅读技巧能力的形成。

2、阅读范围较窄

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只关注于教学课本上,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课外知识,重视课外阅读,提升学生的知识拓展面,开拓学生学习视野,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然后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认识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重要性,认为小学生学好课本知识就好,否则会分散小学生精力。还有的受到外界条件的限制,无法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影响了小学生阅读技巧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技巧的传授需要教师设计多种对样的教学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真真切切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教师的帮助下愉悦的阅读。

1、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升学生阅读技巧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阅读理解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主要,养成学生在学习每一篇课文前,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让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前先自主的解决课文中的重要语句,完善学生的阅读思维。

比如,在讲解《乌鸦喝水》时,教师教案可以这样设计:第一,让学生课前阅读全文。第二,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并把不认识的生字自主的查字典了解。第三,提出文章中不能理解的部分并进行再次阅读。第四,记录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上课等待教师解决。

2、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创造积极的学生阅读环境有助于学生在文章与自我想象思维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在想想象中感受文章所描述的景与物,如若身临其境。比如在《坐井观天》中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现青蛙坐井观天的图片,建立学生想象情景,使他们认识到联想的重要性,用联想来降低学生的阅读难度。同时教师也应重视学生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快速成长。

二、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育具有较强的情感特征

1、有典型的情感性语文具有较强的情感性,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情感来感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和文章一样的感情,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师生交流情感。

2、有显著的形象性

形象性主要指的是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形象一直在字里行间中得以体现,教师根据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相关影像,有利于学生的记忆。根据实验表明,多媒体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取得的学习成绩都有显著提升。

3、有较强的审美性

对学生从小的审美培养有助于学生日后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新课改提出了制定小学生审美目标培养,提升教学的生动趣味性。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唯美的语句及插图中让学生感受美好的事物;第二,教师挖掘学生内在的心灵美自然美及艺术美等等;第三,培养学生创造美,例如,可适当鼓励学生用日记抒发内心情感,促进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策略实施

1、建立文章中故事情节,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情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讲述内容产生强烈共鸣,教师应抓住适当契机建立形象的情境,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同时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同时在这种情境之下,也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2、运用合理并且科学的方式教学

在传统教学中学习成绩是教师主要看重的方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支持与鼓励往往是教师忽略的,尽管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视是客观的,但仍不利于學生的成长。学生学习成绩不佳,教师的态度也不利于日后学生成长。教师应对学生采取鼓励的政策,适当给予学生表扬,针对学生的不足,应先表扬再指出其问题所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随时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尽可能委婉,使学生自己意识到不足,从而改正。人性化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巩固了课堂学习的知识,使小学生认识到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培养了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与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情感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小学生兴趣,激发情感体验,给予学生理解及尊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阅读技巧及情感培养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再广.论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J].华夏教师,2014,(10):38

[2]王晓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65

[3]朱翌伟.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加强情感培养[J].考试周刊,2012,(40):22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阅读技巧小学语文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