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廊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创新研究

2017-04-22 11:57曹国涛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培育机制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

曹国涛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技术的应用者和实施者,承担着农业技术研发、传递、应用的重要使命,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后备力量。新型职业农民是相对于传统农民群众来说的,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种植技术更加先进,具有科学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意识,是地区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的重要人才队伍。但是,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在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创新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积累相关经验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创新;廊坊市

为了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培育体系,2014年农业部全面转型升级阳光工程,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1]。2015年,廊坊市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总要求,通过强化教育培训和资格认定,完善第一堂课、开班申请、公示、信息报送和检查验收等制度,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一、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问题分析

1、新型职业农民结构分布不合理

从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来看,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多数都是从事传统农业生产产业,主要为农作物种植生产,而从事农物流产业、农业技工和农业经营、生产服务等领域中的新型职业农民数量较少。出现这种问题主要是因为新型职业农民在成长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自学或者常年摸索积累经验,他们对农业种植产业比较了解,而甚少了解农业产业生产加工、农业信息服务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相应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所以就导致了大量新型职业农民拥挤在传统农业生产领域,不敢在其他农业市场寻找机会。

2、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

首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针对性不强,存在很大随意性。现阶段,由于没有对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盲目培育,缺乏需求性预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针对性不好,事先没有做好详细的规划,缺乏阿计划性,导致了地区盲目开展培训工作,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和质量[2]。在廊坊市,大多数新型职业农民成长都是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自然成长起来;其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农技技术培训内容缺乏科学性,培训内容严重落后,不能保证紧跟时代发展进程。培训内容多数都是针对农业生产领域,而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培训针对性不强。由于培训质量不高,农民群众参与积极性较差。

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經常出现内容充分讲解的的现象,培训机构没有或者缺少科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了新型职业农民缺乏门槛限制,不能真正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质量。由于相关体系建设存在不完善和不足之处,农民群众在接受了培训之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产业方向,新型职业农民就业率普遍不高。此外,新型职业农民技术能力评价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建设发展等方面缺乏有力保障措施,严重影响到农民群众参与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创新

1、进一步明确培训主体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受到需求和供给两个主体的影响[3],其中供给主体就是培训机构,其中包含了政府农广校、私人培训机构、协会和地方企业组成培训机构估计地区职业院校,这些主体共同组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团体系。各个培训主体应该充分发挥好自身的特点和作用,资源共享,确保产学研紧密结合,为农民群众提供多方面、深层次的服务。而需求主体就是农村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要想保证培养出来的职业农民能够适应多种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就需要科学选择培养对象,例如可以选择回乡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种养大户、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带头人和地方科技带头人等。

2、构建多元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以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业科技能力和农业产业综合经营生产管理能力为核心,以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为主要手段,强化地方政府支持和引导,积极构建全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创建适合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和就业的良好培育环境。通过建设保障政策和资金补助等措施,吸引和留住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和农业科技带头人,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中,从而切实促进地区现代农业建设进程,进一步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

3、强化政策支持

国家和地方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采取精准的措施,加大支农、扶农、助农、惠农的投入和服务力度,并多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通过实打实的服务,为农民创业兴业创造良好环境[5]。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责任主体,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动态管理,探索与认定制度相配套的新型职业农民准入及退出机制。同时,深入了解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需求,将国家、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现有农业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研究提出廊坊市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1] 倪慧,万宝方,龚春明.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 世界农业,2013(03).

[2] 童 洁,李宏伟,屈锡华.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J]. 财经问题研究,2015(04).

[3] 马建富.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职业教育责任及行动策略[J]. 教育发展研究,2015(Z1).

[4] 蔡云凤,闫志利. 中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比较研究[J]. 教育探索,2014(03).

[5] 叶俊焘,米松华.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阐释、他国经验与创新路径—基于农民现代化视角[J]. 江西社会科学,2014(04).

猜你喜欢
培育机制廊坊市新型职业农民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市实施转型发展打造产业新支撑的研究
英模文化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育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