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微探

2017-04-25 16:34潘洁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点拨感悟学科核心素养

摘 要: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带来了新一轮学科课程的改革。思想品德课程实施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道德与品质。基于核心素养的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改革,必须深刻领会思想品德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培育 点拨 感悟 反思

核心素养是当下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随着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专题会议”上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人为本,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思路已经非常明晰。从过去的“落实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说明课程目标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和完善,作为一名任教思想品德课十多年的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当前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如何认识思想品德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领会课程目标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

學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围绕一个核心,涵盖三个方面,综合为六大表现(如图所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上的呈现,是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作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以培养初中学生道德和品质为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课程目标理念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可见,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是核心素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表明课程目标理念与国家现在推行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是一致的。思想品德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只有正确领会课程理念,领会课程目标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找准课程实施的落脚点,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与品格。

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一书中,将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涉及到的核心素养统计出有26种,其中提及率比较高的有:法律与规则意识、伦理道德、沟通与交流能力、健康素养、自我管理、团队合作、实践素养等。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课程目标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1.通过知识点拨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从字面上解释,“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拨”,就拨疑难,排障碍。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培育的方法很重要。如何实现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具备的学科核心素养?在实现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点拨。如我在教学“我们人生权利之一的隐私权”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隐私”的概念,教材给出的定义比较抽象难懂,我就从另外一个切入点把这两个字拆开来问了两个问题:(1)“隐和私分别是什么意思”?(2)“隐私是因隐而私还是因私而隐”?经过我这一问,脑子转得快的学生马上翻阅手上的字典去找“隐”和“私”的解释,很快有了答案,隐有“隐藏不露”的意思,私有“属于个人”的意思,隐私就是隐藏属于个人的事。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是个人的事情不想被别人知道才需要隐藏,答案当然是因私而隐了。经过这样点拨一下,学生对隐私的定义就豁然开朗了,思维也随之打开了,为如何保护好自己隐私权打下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对学生形成学科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2.通过思考感悟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是靠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通过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己学会或者自己感悟出来的。史宁中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主要是思维的经验和实践的经验,思想感悟和经验的积累必须靠学生自己感悟。”学生的思考应该有利于其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及思想感悟。因此,教师执教一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应该清晰地思考: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为学生带来哪些感悟?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学过后思想得到某种升华?

3.通过引导反思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孔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反省,在反思中总结、提高。反思意为自我反省,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反思,有目的、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反思的平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让学生通过反思,将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内化、升华,在反思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如在教学“学会与父母沟通”时,我从分析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入手,让学生反思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因为我知道只有让学生深刻理解与父母产生冲突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冲突的办法。通过反思,学生明白了产生冲突的根源是缘于爱,因为父母爱的方式子女不认同才会产生冲突。要想解决冲突,最根本的方法是相互理解,特别是作为子女要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父母的不易。经过这一反思,学生就将知识消化、吸收了,从内心深处懂得了孝敬父母的道理,并在行动中体现出来,这正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

三、结语

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为基础的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性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所必备品格。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教师准确领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把素养的培养融进课堂的点点滴滴之中,持之以恒,推动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潘洁兰(1980.08-),女,汉,广东省云浮市,职务:教师,职称:中学政治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点拨感悟学科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有关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探讨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点拨”艺术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