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

2017-04-27 08:38林秀雯柯小瑚汤兰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7期
关键词:依帕司血运糖尿病足

林秀雯 柯小瑚 汤兰欢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研究分析

林秀雯 柯小瑚 汤兰欢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足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局部血运、溃疡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好转率80.0%高于对照组的4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177,P=0.007<0.05)。观察组局部血运改善好转率56.7%高于对照组的3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344,P=0.037<0.05)。观察组溃疡改善好转率83.3%高于对照组的5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9,P=0.024<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除偶有低血糖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 能更好的改善糖尿病足症状, 改善血运情况, 促进溃疡愈合。

前列地尔;依帕司他;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或)深层组织破坏。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 重者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1]。根据糖尿病足溃疡的主要成因, 可分为神经性溃疡、缺血性溃疡及神经-缺血性溃疡。目前我国患者的糖尿病足溃疡以神经-缺血性溃疡为主。神经-缺血性溃疡患者往往同时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2]。本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患者, 兼顾改善局部循环及神经功能两大糖尿病足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 初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并获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就诊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30例。其中, 观察组男16例, 女14例;对照组男15例, 女15例。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年龄、病程、糖尿病足溃疡程度(以溃疡面积表示)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糖、年龄、病程、溃疡面积比较

表1 两组患者血糖、年龄、病程、溃疡面积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常规治疗, 包括控制血糖、抗感染、溃疡换药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 前列地尔应用方法:生理盐水10 ml+前列地尔10 μg, q.d.×14 d, 静脉推注治疗;依帕司他50 mg, t.i.d.,口服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糖尿病足患者治疗后症状、局部血运、溃疡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足部麻木、疼痛等自觉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或局部血运状况明显改善或溃疡明显好转或愈合;有效:足部麻木、疼痛等自觉症状有所好转或局部血运状况有所改善或溃疡好转;无效:足部麻木、疼痛等自觉症状无好转或局部血运无改善或溃疡无好转。好转=显效+有效;治疗好转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其中足部麻木、疼痛症状改善情况主要通过询问病史及体查了解患者主观感觉获得;局部血运改善情况通过观察溃疡周围皮肤颜色、皮温及换药时溃疡内的出血情况了解;溃疡好转、愈合情况通过测量治疗前后溃疡的面积、局部感染控制的情况、肉芽组织的生长状况等综合获得。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症状改善显效11例(36.7%)、有效13例(43.3%)、无效6例(20.0%)、好转24例(80.0%);对照组症状改善显效6例(20.0%)、有效8例(26.7%)、无效16例(53.3%)、好转14例(46.7%);观察组症状改善好转率80.0%高于对照组的4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7.177, P=0.007<0.05)。见表2。

2.2 两组局部血运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局部血运改善显效11例(36.7%)、有效6例(20.0%)、无效13例(43.3%)、好转17例(56.7%);对照组局部血运改善显效2例(6.7%)、有效7例(23.3%)、无效21例(70.0%)、好转9例(30.0%);观察组局部血运改善好转率56.7%高于对照组的3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344, P=0.037<0.05)。见表3。

2.3 两组溃疡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溃疡改善显效14例(46.7%)、有效11例(36.7%)、无效5例(16.7%)、好转25例(83.3%);对照组溃疡改善显效8例(26.7%)、有效9例(30.0%)、无效13例(43.3%)、好转17例(56.7%);观察组溃疡改善好转率83.3%高于对照组的5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9, P=0.024<0.05)。见表4。

表2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局部血运改善情况比较[n(%)]

表4 两组溃疡改善情况比较[n(%)]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除偶有低血糖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治疗时间长以及花费巨大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是糖尿病非外伤性截肢的最主要原因[1]。有些糖尿病足患者往往忽视早期已有存在的不适症状, 未及早防护及治疗, 出现足部溃疡并迁延难愈, 有的甚至合并严重感染或出现坏疽, 病情难以控制, 最后导致截肢。

目前研究表明, 糖尿病足溃疡形成的两大主要原因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包括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前列地尔主要成分为前列腺素E1, 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血管扩张剂, 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并可以增加神经元细胞内肌醇的含量、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抑制血小板聚集等降低血液粘稠度, 能使营养神经的血管微循环得到改善, 从而增加神经内膜的血流量, 营养神经[3]。依帕司他是一种可逆性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 能抑制糖尿病性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 具有阻断反常活跃多元醇旁路的作用, 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4,5]。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能更有效地改善微循环, 改善远端神经的营养供给, 促进神经修复, 减轻神经功能障碍, 减轻局部症状[6-8], 兼顾糖尿病足溃疡形成的两大主要原因, 减少早期糖尿病足发生溃疡的机会, 以及能使已发生的足部溃疡更好地愈合。

本研究结果示, 观察组症状改善好转率80.0%高于对照组的4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77,P=0.007<0.05)。观察组局部血运改善好转率56.7%高于对照组的3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37<0.05)。观察组溃疡改善好转率的83.3%高于对照组5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9,P=0.024<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除偶有低血糖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表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能更有效地改善足部麻木、疼痛等症状, 改善局部血运的状况以及使足部溃疡更快更好地愈合。

本治疗与常规治疗相比具有以下优势[9-12]:①能有效改善微循环, 改善神经功能障碍, 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②糖尿病足溃疡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除要加强糖尿病足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外, 应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兼顾糖尿病足溃疡形成的两大原因, 理论上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足发生溃疡的机会, 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应用有益, 此尚待进一步研究;③联合用药安全, 副作用少;④治疗费用较低,依从性较好。本研究中, 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更好, 能有效改善自觉症状、改善病足局部血运情况, 促进溃疡好转、愈合。

综上所述, 给予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足,疗效确切, 安全性好, 治疗费用较低, 初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社会效益, 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 李津凯, 阚世廉, 张秀军, 等.前列地尔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 36(2): 121-123.

[2] 黄丽萍, 张冷, 齐辉明, 等.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老年糖尿病高危足的临床观察.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6(5): 500-502.

[3] 员建中, 阿尔达克·吾拉尔别克.前列地尔治疗60例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6):94-95.

[4] 许延林.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8例疗效观察.陕西医学杂志, 2016, 45(9):1233-1234.

[5] 龚艳琳, 阮锋, 高明松.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4, 33(8):31.

[6] 李春华, 翟小趣, 张薇, 等.前列地尔联合介入治疗对老年糖尿病足血清IL-6、IL-12水平的影响.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 20(9):1234-1237.

[7] 邹汶兵.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 Wagner 1~3级2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 9(3):227-230.

[8] 奥日瀚, 白晓光.血塞通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对比.内蒙古中医药, 2015, 34(1):59-60.

[9] 刘鹏飞, 雷国大, 黄碧珍, 等.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19):4432-4433.

[10] 贾延昆.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15(2):130-131.

[11] 郭爱珍.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50例临床观察.山西医药杂志, 2008, 37(1):51-52.

[12] 余韩波.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现代医院, 2009, 9(3):30-31.

Clinical study and analysis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epalrestat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patients


LIN Xiu-wen, KE Xiao-hu, TANG Lan-huan.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Jiangmen City Xinhu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Jiangmen 5291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epalrestat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patients.MethodsA total of 60 diabetic foo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lprostadil combined with epalresta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symptoms, local blood supply and ulceration improvement and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symptoms improvement rate as 80.0% than 4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7.177,P=0.007<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cal blood supply improvement rate as 56.7% than 3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4.344,P=0.037<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ulceration improvement rate as 83.3% than 56.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5.079,P=0.024<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no adverse reactions except occasional hypoglycemia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ConclusionCombination of alprostadil and epalrestat shows good clinical effect, which can improve diabetic foot symptoms, improve blood supply and promote ulceration healing.

Alprostadil; Epalrestat; Diabetic foo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7.004

2017-03-13]

2015年度江门市卫生计生局科研项目和新技术新项目推广(项目编号:15A009)

529100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依帕司血运糖尿病足
指尖血糖监测判断断指再植术后指体血运的临床效果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股动脉加压灌注治疗溃疡期糖尿病足及护理探析
一种手外科血运观察指示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多伦多临床评分的影响
保留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腔镜直肠癌全切除术的疗效观察
依帕司他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研究概况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