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

2017-04-27 08:38刘秀英林洁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7期
关键词:封闭式换药难治性

刘秀英 肖 望 林洁玉

·临床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

刘秀英 肖 望 林洁玉

目的探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70例难治性创面修复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应用VSD进行治疗, 期间予以相应护理措施, 观察VSD应用并护理后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及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70例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8.63±5.14)d, 换药次数为(2.64±0.19)次, 住院时间为(21.34±5.12)d。应用VSD后, 患者的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FPS-R)评分(3.13±0.38)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48.76±1.25)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50.13±0.96)分均低于应用前[FPS-R评分(6.32±0.41)分、SAS评分(67.82±2.13)分、SDS评分(68.17±3.08)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及护理过程中, 新发感染4例(5.71%), 引流管堵塞1例(1.43%), 出血2例(2.86%),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结论难治性创面修复过程中应用VSD治疗, 并配合相应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创面状况, 缓解患者疼痛感以及负面情绪,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难治性创面修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护理

难治性创面可由各种因素造成, 如烧伤、褥疮等, 属于外科一种常见病, 其主要特点为创面难以愈合, 且易损伤复溃, 其修复治疗为一个复杂过程, 受多种因素影响, 治疗难度较大[1]。VSD用于难治性创面修复具有良好效果, 其主要原理为:应用负压装置及特殊创面敷料相连接, 持续、间歇性地作用于创面, 从而达到充分引流, 减少细菌生长, 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2]。在VSD应用过程中配合科学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 促进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改善, 生活质量提升。为明确VSD的应用与护理效果, 本院针对性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0月30日收治的70例难治性创面修复患者资料予以分析, 并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0月30日收治的70例难治性创面修复患者临床资料,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本次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 男女比例40∶30, 年龄4~89岁, 平均年龄(55.89±11.49)岁;创面面积6~60 cm2, 平均创面面积(34.36±12.83)cm2;致伤原因:皮肤挫裂伤10例, 皮肤烧伤15例, 褥疮18例, 皮肤溃疡并感染27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为难治性创面, 自愿进行研究, 可有效沟通, 配合治疗。排除标准:恶性肿瘤引发的溃疡创面, 长期使用皮质激素者。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清创处理, 利用X线定位病灶, 将死骨、窦道、溃疡发生部位的周围硬化灶进行切除,直至健康组织显露;然后将感染组织进行切除, 利用双氧水、2%碘伏溶液、0.9%氯化钠溶液进行软组织冲洗;之后予以VSD进行治疗, 依据局部缺损的面积或实际死腔应用适当大小、形状的引流辅料, 保证引流管侧孔及端孔均被VSD敷料包裹;将死腔堵塞好, 并做好创面覆盖, 使引流管与引流瓶紧密连接, 整个过程均执行无菌操作;对引流液量、颜色及形状变化进行观察, 7 d左右去除负压引流所用辅料, 伤口愈合良好。若伤口未愈, 则准备创面床, 予以二期植皮或皮瓣治疗;若仍有分泌物于创面, 则重置引流管。

1.3.2 护理方法 ①护理人员首先对封闭式负压引流状况进行观察, 查看是否出现引流不畅、创源皮肤压迫等情况,预防漏气现象, 予相应措施进行改善;②予体位护理, 保证其患肢抬高一定角度, 并予适当固定, 避免引流管脱滑;③对创面敷料进行观察, 保证其清洁干燥, 若48 h内变硬,则于引流管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 对VSD敷料进行浸泡,然后将负压再次连接;并定期进行换药, 使敷料覆盖于创面时处于密封状态;④护理人员需对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进行观察并记录, 并定时更换引流瓶;⑤为确保引流管通畅, 需对引流情况进行勤观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提高患者知识知晓度, 改善不良情绪, 提高临床依从性。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3]观察本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疼痛及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情况, 其中临床指标有: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疼痛评估选取FPS-R标准:0~10分, 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心理状态利用SAS与SDS标准:50~80分, 得分越低心理状态越好;并发症主要包括:新发感染、引流管堵塞、出血。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指标情况 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8.63± 5.14)d, 患者的换药次数为(2.64±0.19)次, 患者的住院时间为(21.34±5.12)d。

2.2 患者VSD应用前后疼痛及心理状态评分 应用前, 患者的FPS-R评分为(6.32±0.41)分、SAS评分为(67.82±2.13)分、SDS评分为(68.17±3.08)分;应用后, 患者的FPS-R评分为(3.13±0.38)分、SAS评分为(48.76±1.25)分、SDS评分为(50.13±0.96)分;应用后患者的FPS-R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应用前,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70例患者VSD应用前后疼痛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表1 70例患者VSD应用前后疼痛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注:与应用前比较,aP<0.05

?

2.3 患者并发症情况 治疗及护理过程中, 新发感染4例(5.71%), 引流管堵塞1例(1.43%), 出血2例(2.86%),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

3 讨论

难治性创面形成后, 其治疗方式、免疫功能、营养状况以及创面感染等情况均对其产生影响, 且难治性创面因愈合困难, 使得反复感染率增加, 造成创面修复难度加大, 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增加, 从而引发恶性循环[4]。因此, 临床需选取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对难治性创面进行修复, 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相关研究[5]发现, 与传统治疗方式相比, VSD的使用能够加速创面愈合, 促进该处血液循环, 减轻组织水肿。

本次研究中, 70例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为(18.63±5.14)d,换药次数为(2.64±0.19)次, 住院时间为(21.34±5.12)d。应用VSD后, 患者的FPS-R评分(3.13±0.38)分、SAS评分(48.76± 1.25)分、SDS评分(50.13±0.96)分均低于应用前[FPS-R评分(6.32±0.41)分、SAS评分(67.82±2.13)分、SDS评分(68.17±3.08)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及护理过程中, 新发感染4例(5.71%), 引流管堵塞1例(1.43%),出血2例(2.86%), 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00%。此次研究结果与黄铭图等[6]相似, 表明VSD可有效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 降低患者疼痛感, 改善其心理状态, 从而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预后。

VSD治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①能够促进创面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肉芽组织增生, 有效防感染, 且该治疗方式通过物理牵拉原理, 进一步加速创面愈合;②难治性创面患者多为深度创面, 在治疗过程中反复换药易增加其疼痛感, 而VSD可避免反复换药情况, 5~7 d将VSD敷料揭除, 可使创面肉芽增生均匀, 为临床后期手术的进行提供良好基础, 因而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 且有助于患者经济压力减轻;③有效缩短了患者治疗及住院时间, 封闭式引流技术, 能够使创面愈合过程中处在较好的封闭状态, 从而减少细菌感染, 减少并发症发生;而创面的良好愈合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 避免出现关节僵直、肌肉萎缩情况[7-9]。VSD治疗过程中予以对症护理, 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改善预后。其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可增加患者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改善其负性情绪, 从而树立治疗信心, 提高临床配合度。其次, 护理人员对引流管进行护理, 帮助患者抬高患部, 能够有效预防引流管堵塞、不通畅情况, 进而保证VSD正常运转[10-14]。然后, 护理人员对VSD敷料进行观察护理, 确保其清洁干燥, 若发生硬化情况, 则予生理盐水浸泡, 使其软化, 避免出现堵塞[8,15]。此外, 对患者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进行观察,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主管医师, 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影响, 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研究因受各种因素影响, 未对临床护理效果作详细分析, 需再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 VSD治疗与对症护理应用于难治性创面修复过程中, 可促进患者创面恢复, 缩短愈合时间, 提升临床疗效,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1] 覃佩红, 农新盛, 文香兰,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治性褥疮中的应用及护理.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 6(2):165-167.

[2] 诸利梅, 何斐英, 韦小花,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骨伤感染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1): 2790-2792.

[3] 李智, 闫新明, 楚俊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急诊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 15(12):1782-1784.

[4] 陈伟锋, 吴海燕, 施丽娟, 等.改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难愈合性创面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学工程, 2016, 24(7):6-8.

[5] 朱加伟, 谭谦.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面愈合影响的Meta分析.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34(2):253-260.

[6] 黄铭图, 王鹏云, 袁才斌,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各类创面修复中的新进展.吉林医学, 2016, 37(6):1490-1492.

[7] 叶松林, 陈立, 覃晓峰, 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术联合游离植皮、皮瓣移植术治疗四肢难治性感染创面的效果及对疼痛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109-112.

[8] 潘王毅.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用于骨科感染创面的临床价值.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1):86-88, 93.

[9] 朱玉花, 王俊波, 张全英, 等.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外伤感染创面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9):2109-2111.

[10] 王琪影, 刘林蟠, 翟晓梅,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组织移植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杂志, 2011, 91(12):850-851.

[11] 陈其庆, 姜平.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急慢性创面修复及植皮前后辅助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广东医学, 2011, 32(22):3004-3006.

[12] 黎明, 李卫, 柳向东, 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中国临床医学, 2012, 19(4):420-421.

[13] 周桂东, 李少兰.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慢性创面修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吉林医学, 2013, 34(20):4151-4152.

[14] 方艳丽, 童成国, 唐杰兵,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深部难治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中国美容医学杂志, 2014, 23(15):1239-1242.

[15] 雷林革, 沈美华, 何如祥, 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各种复杂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师杂志, 2011, 13(1):73-74.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ique in refractory wound repair


LIU Xiuying, XIAO Wang, LIN Jie-yu.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City Fifth People’s Hospital, Dongguan 523905, 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and nursing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technique in refractory wound repair.MethodsA total of 70 refractory wound repair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all receiving VSD treatment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measures.Observati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indicators (wound healing time, switching frequency, hospital stay time), pain and psychological state score and complications after VSD application and nursing.Results70 patients had wound healing time as (18.63±5.14) d, switching frequency as (2.64±0.19) times and hospital stay time as (21.34±5.12) d.After application of VSD, patients had lower Wong-Banker faces pain scale-revised (FPS-R) score as (3.13±0.38) points,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 as (48.76±1.25) points, and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score as (50.13±0.96) points than before application [FPS-R score as (6.32±0.41) points, SAS score as (67.82±2.13) points, and SDS score as (68.17±3.08) points],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In process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re were 4 new infection cases (5.71%), 1 drainage tube blockage case (1.43%), 2 bleeding cases (2.86%),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10.00%.ConclusionIn the process of refractory wound repair, combination of VSD treatment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wound conditions, relieve their pain and negative emotions with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fractory wound repair;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ique; Nursing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7.081

2017-02-15]

523905 广东省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封闭式换药难治性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开放式与封闭式社群的运营比较分析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小学作文教学由封闭式到开放式的转变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