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调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2017-04-27 08:38梁绮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7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肝气障碍

梁绮敏

角调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

梁绮敏

目的观察中医五行音乐中角调治疗肝气郁结型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肝气郁结型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角调五行音乐治疗。采用自身前后对比法,在治疗前后分别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联合评分。结果治疗后, 患者的SDS评分为(58.44±9.02)分, SAS评分为(58.28±6.23)分, 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3.75±8.98)、(65.03±7.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调治疗肝气郁结型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效果良好, 具有客观性、可行性、有效性, 可在临床进一步应用。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肝气郁结型;五行音乐治疗;角调;中医疗法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D)被界定为与自主神经症状相关的焦虑和抑郁症状的混合性障碍。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有较大的慢性化倾向及较大的社会功能与工作上的损害。大多数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是在恐慌中渡过的, 有许多患者由于不能忍受长期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而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目前治疗以药物疗法为主, 但长期用药不良反应较多。近年来, 音乐疗法在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本研究为探究角调治疗肝气郁结型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32例被诊断为肝气郁结型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7例, 女15例;年龄24~60岁, 平均年龄(39.23±7.24)岁;高中及以下文化水平7例, 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25例。所有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本研究中所有病例均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第10版)》中关于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西医诊断标准[1], 同时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郁病肝气郁结型的中医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焦虑抑郁状态评分, SDS>53分、SAS>50分;③坚持完成并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①所有处于抑郁或焦虑症缓解期者;②患者工作能力下降或有明显社交和职业等功能损害者;③有药物依赖史, 或其它较为严重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或内科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予以32例肝气郁结型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角调五行音乐治疗。治疗音乐为《中医传统五行音乐(正调式)》(作曲:石峰, 演奏:中央音乐学院民团, 摄制:八一电影制片厂, 发行:中国医学音像出版社)[3]的角调。患者接受30 min/d的五行音乐欣赏治疗, 音乐强度由小渐强,且音量维持在30 dB。患者在欣赏音乐时, 可轻闭双眼, 并鼓励患者在欣赏音乐时多联想一些美好的事物, 使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 以达人乐和谐之境。共治疗15 d(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SDS、SAS评分。SDS评分标准:无抑郁:SDS≤53分, 轻度抑郁: 5372分。SAS评分标准:无焦虑:≤50分, 轻度焦虑:5069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患者的SDS评分为(58.44±9.02)分, SAS评分为(58.28±6.23)分, 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3.75±8.98)、(65.03±7.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2例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

表1 32例患者治疗前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

3 讨论

3.1 五行音乐治疗理论及临床依据 《素问·针解篇》说:“使人声应音, 人阴阳和气应律”。中医五行音乐作为一种以五行辨证理论为基础的中医疗法, 通过音乐清除情志等为主的致病因素, 达到减轻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临床症状[4]。中医有云, 天布五行(金、木、水、火、土), 生五音(商、角、羽、徵、宫);人有五脏(肺、肝、肾、心、脾), 生五志(忧、怒、恐、喜、思)。因此, 中医五行音乐的治则是通过五音来影响五脏和五志, 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人们精神抑郁、情绪低落,体内功能衰退老化, 必然引起体内阴阳平衡运动失调[5]。音乐则是通过旋律声波大小和起伏强弱休止来调节人的阴阳及气血的平衡[6]。程虹毓等[7]研究五行音乐中宫、羽二调对抑郁小鼠大脑皮层质5-羟色胺(5-HT)和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E)表达水平的影响, 发现宫、羽二调能显著提高抑郁小鼠大脑皮层质5-HT和下丘脑NE的表达水平, 表明五行音乐中的宫、羽二调可能是通过上调中枢神经系统中5-HT和下丘脑NE等神经递质表达水平, 发挥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3.2 角调有效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本研究表明,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患者经过15 d五行音乐治疗后, 患者的SDS评分为(58.44±9.02)分, SAS评分为(58.28±6.23)分, 显著低于治疗前的(63.75±8.98)、(65.03±7.1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肝, 在音为角, 在志为怒”[8]。角调类音乐以角音(3-Mi)为主音, 具有柔和、舒畅的特点, 能促进体内气机的上升、宣发和展放,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9]。角调音乐属木, 通于肝, 其曲调亲切爽朗, 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角调式音乐可以使患者从不舒适和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转变为适意状态[10]。

3.3 角调对焦虑和抑郁状态的不同影响 中医认为, 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症多因气血瘀滞和痰凝阻塞, 渐至五脏气机不合, 郁久而化火, 以致疾病[11]。而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症在中医辨证中, 焦虑属阳, 病机为“火”, 为标;抑郁属阴,病机为“郁”, 为本;因此, 其病机多为阴病致阳、郁久化火所致, 肝从木性, 喜条达恶抑郁, 郁病论治, 多责之于肝。合, 郁久化火所致。

3.4 角调与羽调结合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 中医认为,年过四十, 阴气自半, 老年患者多肝肾不足, 肝为木脏, 肾为水脏, 木生于水, 其源于癸。母实则子壮, 水涵则木荣, 若水不涵木则肝不得滋养而枯[12]。朱丹溪认为相火寄于肝肾两部,肝有此火, 则血不寒, 足以司气机之升;肾有此火, 则可输布元阳, 以奉生身。若肾阳不足, 水中阳微, 则五脏之阳气不能发, 从而导致肝阳虚, 以致肝用难展, 疏泄无权, 而发郁证[13]。如钱潢[14]《伤寒溯源集》中所述:“下焦之阳气衰弱, 则木郁不达。地中之阳气上腾, 则草本畅茂。人身肾中之元阳, 即地中来复之一阳也。”因此, 肾中阴精不足, 或是肾中阳气衰微, 均可致肝郁不达, 此即水不生木而发郁。并且有学者[15]认为, 肾精不足, 髓海空虚, 为老年抑郁症的主要病机。肾藏精主髓, 肾精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肾精充足,髓海充足, 则精神活动得以正常发挥。若肾精不足, 髓减脑空,易致忧悲, 情志消沉等。论治肝木之病, 不可忽视先天水脏,需辨证予以滋水涵木方药, 以补精养血, 养肝体而助肝用[16]。郁症中医论治, 虽以条达为要, 但仍需滋肾养肝与疏肝利胆并举, 以求体用并重, 尤其针对老年郁病患者, 则更重于此。故日后研究可增加羽调与角调交叉治疗, 以平抑肝气与滋肾养肝与疏肝利胆并举, 以求体用并重, 提高五行音乐治疗效果。

[1] 刘平.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112-11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96-99.

[3] 胡晶, 蔡蔚.五行音乐之角调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作用的研究.护理研究, 2014(16):1990-1991.

[4] 吴慎.黄帝内经五音疗疾——中国传统音乐疗法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54.

[5] 袁勇贵, 吴爱勤, 张心保.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四川精神卫生, 2000, 13(4):281.

[6] 刘刚, 袁立霞, 靳瑞.音乐治疗的最新研究及其临床应用.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4):140-142.

[7] 程虹毓, 熊浩仲, 朱继孝, 等.中医五行音乐对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及脑内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影响的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5, 30(7):712-714.

[8] 王惠婷.五行角调音乐对脑卒中恢复期抑郁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5.

[9] 李建生, 封银曼.补肾益神方治疗老年抑郁症临床观察.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4, 9(1):41-42.

[10] 刘雪峰, 张荣环, 徐华.中医五行音乐及坤泰胶囊对更年期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36):5432-5433.

[11] 李林, 姜云, 徐金贵, 等.五行音乐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11):2758-2760.

[12] 艾春启, 陈生梅, 谢贵文.五行音乐疗法对抑郁症的疗效观察.湖北中医杂志, 2011, 33(2):15-16.

[13] 张斌, 陈瑜, 邱致燕.中医五行音乐疗法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5(2):115-117.

[14] 钱潢.伤寒溯源集.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7:75.

[15] 陶崇华.角、宫调音乐配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5.

[16] 唐承华.中医药配合五行音乐疗法辨证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

Clinical study of angle mod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L
IANG Qimin.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 Chashan Hospital, Dongguan 523380,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gle modulation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ve-element-music in 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MethodsA total of 32 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of liver qi stagnancy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all received angle modulation fiveelement-music treatment.Comparison were made on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combined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had SDS score as (58.44±9.02) points, and SAS score as (58.28±6.23) points, which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63.75±8.98) and (65.03±7.14) points before treatment.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Angle modulation shows good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of liver qi stagnancy with objectivity, feasibility, effectiveness, 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Mixed anxiety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Liver qi stagnancy; Five-element-music treatment; Angle modul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7.095

2017-02-15]

东莞市科技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105101047)

523380 广东医科大学茶山医院中医科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肝气障碍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跟踪导练(四)2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