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之情爱,落樱之寂美

2017-04-29 12:23尹黛琳
好日子(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失乐园情爱死亡

尹黛琳

摘 要: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是日本民族精神与审美文化的象征,灿烂的樱花在盛开之后必然走向凋谢,这使得日本民族自古以来便有一种对繁华易逝、美好短暂的物哀情节。渡边淳一借用弥尔顿长诗《失乐园》书名,探寻现代社会人类失去乐园的原因。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通过性与爱来超越一切社会束缚最终选择在情爱的极致时刻死去,正如同樱花在繁盛热烈的时刻便凋落。本文试图从日本的落樱文化解读《失乐园》中的情爱与死亡。

关键词:落樱;《失乐园》;情爱;死亡

一、落樱里的物哀情节与无常观

每年3、4月份是樱花盛开的时节,日本民众会专门赶去一睹樱花的盛开,俗称“花见”。樱花如雪,盛开时绚丽浪漫,日本民众见樱花开得如此绚烂,心里油然生出一种对于樱花旺盛生命的敬佩之情,认为人也应该如樱花般在世界上成就一番事业,将生命活到极致。然而樱花的花期却是极为短暂的,人们看到彼时绚烂如烟花般的樱花顷刻便凋谢殆尽,便不由得又生发出对于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这使得日本这个民族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物哀情节。

花开花谢,短暂而易逝,由花到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生处于樱花盛开的国度里,日本人必然会滋生出浓厚的无常观,这种无常观体现在日本这个民族的方方面面,文学作品也无不浸淫在这种观念中。从8世纪的《万叶集》到11世纪的《源氏物语》,都对樱花进行了描写,日本俳句说:“婆娑红尘苦,樱花自绽放”,古歌又称“山樱若是多情种,今岁应开墨色花”,都说明樱花的开落与时节变幻、诸行无常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生似虚幻无常的飘渺之感,恰与日本人独有的审美所契合。“又如《平家物语》的‘诸行无常,盛者必衰,《方丈记》把世俗的人和家庭比喻为‘河中流水,《徒然草》强调了‘人世无常,还有芭蕉的‘无常观文学等”[1]。《失乐园》中更是多次提到樱花,“春暖四月,花开烂漫的樱花确实是花之王者,她的华丽加上飘落时的干脆,更是招惹人心,油然而生惜花之情。”[2]春去秋来,时令嬗递,日本人感悟到了时空的不可逆转与生命易逝,正如同樱花繁盛却又转瞬凋谢,从此使得这个民族精神的交响乐中多了一弦悲伤的死亡之音。

二、落樱与死亡的联系

“花是樱花,人是武士”,从这句在日本广为流传的谚语我们便得知樱花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樱花至柔,武士至刚,这两种截然对立的事物在日本人的心中具有某种深层次联系,那便是它们都是瞬间美与气节的象征。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武士阳刚武威,以身殉节,宁肯剖腹自杀保全气节也不愿苟活于世,这与樱花纯洁无瑕、凋谢时干净洒脱,不由得被玷污的品质是相似的。

“男性通过樱花看到的是一种甘美的死,女性透过樱花看到的是自己深处复杂的情愫。”[3]在樱花树下,大多数的人都嗅到了死亡的气息,作家梶井基次郎认为满树的樱花之所以开得如此热烈繁盛,是因为树下埋葬着尸体。而 三岛由纪夫也曾用苍凉的笔触描写过落樱,他看见那樱花便悄然间生出一种失落之情,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可怕的国度。

在日本,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往生,是开启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在日本文学界,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太宰治都选择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从他们生前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窥见落樱情节对其的影响。落樱喻示着死亡,给予作家文学创作灵感,文学作品又使得樱花显得格外地神秘缥缈,二者相辅相成。因此,渡边淳一在写《失乐园》时,也安排男女主角以自杀的方式来告别世界,他们的生命便如同樱花般寂静飘零。

三、落樱文化对《失乐园》的影响

《失乐园》的封面,是美得令人心颤的樱花,它不同于梅花的孤标傲骨,而是一种妖冶绚丽的美,仿佛这繁盛热烈的美一下子将要消失似的,正如同故事本身带给我们的印象,极致的爱却又最终消逝,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

小说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被社会普遍道德伦理价值观不容的婚外恋的故事,但它本质上却是在探寻一种本真的如樱花般纯洁却又热烈的肉体与灵魂的爱恋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年过半百的久木本是出版部部长,在日本过得算是比较富足的生活,和太太婚姻也还和睦,然而身处在自由多闲的职位后,久木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地打从心底迷恋或爱上一个人。当然,他过去对太太和其他交往过的女性,都抱有好感,也曾有外遇,但都无疾而终,从来没有那种整个身心燃烧起来的真实感受,而后由于自己的职務调动以及好友水口的去世,他越来越感到人生命的短暂,应该好好享受生活与爱情。因缘际会他遇到了教书法端庄优雅的凛子,凛子最初是矜持的,与医生丈夫一直过着沉闷乏味的婚姻,她的性一直受到了压抑,然而一旦遇见了真正的性爱便如火般炽热,一如盛开的樱花。在人情淡漠虚伪假装的社会里,两个渴望爱的人走到了一起,不光是由于性爱,还因为灵魂的高度契合,这也是对社会现状的一种反抗。

“看!花瓣飘落下来了!夕暮中微风习习,花瓣飘落到凛子伸出去的手上,随即又飘落到眼下的池塘里去了。好安静,来到这里,工作、家庭、以及离婚等等事情都早已忘到了九霄云外。”[4]渡边淳一将男女主人公置身于一片静谧祥和的氛围之中,寂静落下的樱花无疑是其中的点缀,男女主人公不由得抛却了所有的烦恼,在樱花旁边做爱,性欲达到了高潮,灵魂也彼此相依。正是这漫天的樱花,这溶于日本民族血液的落樱文化,促进了《失乐园》高度文学审美价值的形成。

四、爱到极致便如同樱花般凋零

在《失乐园》中,通过男女主人公之口提到的两段殉情故事浪漫而绝望,使得全书氤氲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同时也为后面主人公的自杀埋下了伏笔。

其中一段近乎残忍可怕的故事便是昭和十一年的阿布定事件了,女招待员阿布定为了独自占有有妇之夫的爱人吉藏,便勒死了他,割掉了他的生殖器。而另一段便是轻井泽的殉情,作家有岛武郎与有夫之妇的的女记者波多野秋子彼此之间深深吸引,二人正处于人生中最灿烂鼎盛的时期,但却选择了死亡,并留下遗书中写道“此刻我正处于欢喜的顶巅迎接死亡”。这两段故事都是婚外恋情,都是以自杀结束,然而却是极致的爱才导致了死亡,这也寓示了全书的主旨。

“渡边通过久木和凛子的情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悖论:现世不存在天长地久的情爱,所以要获得永恒的感情只能不懈地追求;而不懈地追求只能导致越来越空虚,那么只有死亡才能保持永恒,所以对情爱的巅峰的追求就等于对死亡的追求。”[5]他们的爱,极致时如樱花绚烂夺目,但却也如花期短暂,逐渐走向凋零。

久木和凛子之间的爱是人们一直以来所渴望的,因为它展现了人类所有的本真性的东西,“同所爱的人融为一体,两人变成一个,早就求之不得。各种原因就在于,我们先前的自然本性如此,我们本来是完整的”[6]。樱花盛开时烈极致,令人目眩,让这个世界上的人欣赏到它无与伦比的美丽,虽很快便落下,但明年它依旧盛开如许,久木与凛子的情爱如同樱花绚烂,最终以死亡落幕,但是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一种对于极致之爱的诠释与升华,对于永恒之爱的孜孜追求。

参考文献

[1]柯璜莹.从樱花看日本人的生死观[J].安徽文学.2010(7).

[2][4]渡边淳一著,谭玲译.《失乐园》[M].版次2.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311、319

[3]小川和佑.樱花的文学史[M].日本:文春新书城.2004.

[5]于桂玲.《渡边淳一情爱文学论》[M].版次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5

[6]柏拉图著,刘小枫译.《柏拉图的<会饮>》[M].版次1.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52.

猜你喜欢
失乐园情爱死亡
人在何时最清醒
浅析撒旦在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形象
情爱感怀
柳絮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学性分析
刘氏庄园 川西土皇帝的“失乐园”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失乐园”刘丽杰 严程影像展
笑容易,哭却很难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