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7-05-02 01:14刘尚德
未来英才 2017年1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刘尚德

摘要: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基本课程,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习更多基本的数学只是,并且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小学教育属于我国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在开展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准则,老师应該制定全新的数学叫徐俄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教学策略

一、创新意识的定义

所谓的创新意识指的是在专业基础知识不断累积的条件下,对本专业每一项基本知识进行重新的整理,从而产生全新的想法,又或者是对本专业进行不断的扩展与延伸,探索出全新的项目内容等等。创新意识是我国当前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养,这种意识是经过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够得到发展的。所以,我国的教育事业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进行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小学数学对于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以及抽象性,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思考问题,有效的挖掘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创新的意识。创新意识的形成能够有效的推动学生的创新性行为。

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原则

1、知识性原则。假如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需要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由于全部的创新思想还有创新活动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容量作为理论基础,从而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以及创新性思想。数学老师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同时,需要将数学知识整体的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学会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从而逐渐养成创新意识。

2、个性化原则。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一些学生会表现出一些追求个性化的意识与表现。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以及求异性的思想发展情况,针对一些具有十分明显的求异性思想的学生要进行良好的指导,对于缺乏个性思想以及求异思想的学生要进行激励,协助学生创建良好的求异思想。

3、质疑性原则。对问题的质疑还有对现有知识,提出质疑是进行创新的基础。学会质疑是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条件。在进行小学数学教育的同时,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性精神,通过提出各种具有目的性的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能够充分的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进而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精神状态,然而不好的心态会限制学生的行为与智力的提高。老师需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名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创建一个良好的数学教学环境。特别是对那些数学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多进行心理鼓励与数学知识的辅导。此外,老师需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建议,发现学生的缺点时,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辅导,帮助学生改变缺点,关注学生的每一次改变与进步,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与他们分享快乐与幸福。作为老师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进行数学教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只有在良好的、公平、公正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学生才能够保持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敢想、敢问、敢于说话,进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性思想。

2、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好奇心是开启知识大门的扣门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够有效的提供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求知欲也是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所在。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知识产生质疑,然后学生才会对问题进行思考,这也是学好数序的基本所在,对问题产生质疑,是学生求知欲的基本。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老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提问时间以及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产生创新性思维,有效的假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比如,在进行小学二年级《认识角》这一章教学时,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观察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角。然后让学生分成小组对自己所发现的角进行分析统计,然后选出一名成员对自己发现的角进行介绍。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就能够与创新性联系起来,进而形成创新意识。

3、创新数学教学办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讲解的时间比较多,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少。进行智力延伸的活动比较少,进行机械式记忆的比较多。所以老师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以往旧有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例如,能够进行启发式以及探讨式的数学教学,通过启发学生的思想,进行假设,解决问题,并且进行实际的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三年级上册《加与减》这一章时,老师可以模拟一场捐物活动,6人一组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进行统计,看每一个小组分别捐物的数量,然后在分别进行计算,总共捐物多少。在这一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参与到了活动当中,学会了与其他同学合作。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部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动手活动,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达到眼、手、脑的协调统一。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数学教学的魅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配合。首先,老师需要不断的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还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2] 施明春.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