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

2017-05-03 21:47张志杰林幼文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设

张志杰 林幼文

【摘 要】本文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围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展开研究,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高职院校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60-02

为适应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需求,广西高职院校以专业对接产业、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深度融合产业链的专业群,更好地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服务,进行专业调整建设,力图实现主体专业的聚焦,充分发挥自身学校主体专业的优势,构建特色专业群。

北海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组成城市,其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成为广西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中电集团、冠捷科技、惠科电子、三诺等一批知名企业先后到北海投资兴业,迅速形成产能产力和集聚效应,电子信息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北海首个千亿元产业,产业规模在广西名列前茅。本文以北海职业学院为例,围绕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的建设展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依照广西北部湾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的产品研发及设计、工程技术测试与制作工艺、品质检测、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等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北海职业学院以广西三诺集团、中电(北海)等企业产品研发及设计、技术改造项目为纽带,深化企业技改和生产项目为载体的“职业能力渐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重新制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认知+专业及专业基础学习、职业认同+专业技能训练、职业形成+专业拓展实践等环节展开实训实习,渐进式提升学生创新和创业实践能力。

北海职业学院对广西北部湾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深化“职业能力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龙头,带动物联网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校企共同开发9门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其中,应用电子技术3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1门、物联网应用技术1门、电子商务1门、计算机应用技术2门、数字媒体技术1门。

二、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

为服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有必要培养一批高职教育理念先进、在北部湾地区电子信息行业具有影响力、能解决电子企业技术难题的技术能手和专业教学骨干。

北海职业学院通过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校企合作建设专业方面的培训及实践,培养3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带头人;通过派送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专业培训项目、企业顶岗实践、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特别是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开发能力,培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骨干教师14名;与三诺、甲骨文、中电等电子信息领域的骨干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从中选聘15名技术能手长期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到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环节、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等工作中,对兼职教师进行统一管理和培训,编入相应的教学团队。

北海职业学院着力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教学团队打造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核心,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群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综合素质高、教育教学能力强、结构合理,能掌握电子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拥有较强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北海职业学院在原有北海工业园区校区基础上,加深与中电(北海)、广西三诺集团等企业合作,搭建“三诺教师工作站、企业电子工程师工作站”,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创新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合作,促进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一)与广西三诺集团合作共建教师工作站。与广西三诺集团合作共建教师工作站,制订专业教师到工作站轮岗制度,制订考核评价办法,将教师工作站考核评价纳入学院教师年度考核评价,明确教师入站工作任务。每年选派2-4名教师到教师工作站工作两个月以上,参与企业项目建设,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并完成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共同培训员工,共同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

(二)依托电子创新工作室,校企共建企业工程师工作站。依托电子创新工作室,校企共建企业工程师工作站,接纳广西三诺集团、中电(北海)、甲骨文等企业的技术人员,进入工程师工作站工作,参与专业教学、课程建设、学生技能培训、师资培养、实训基地建设、科技开发等任务。同时,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承担电子创新项目,指导毕业设计;参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工作,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开发、教学团队建设、技能大赛;共同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等,每名入站的企业技术人员,每年担任不少于100课时的专业课教学。

四、实训基地建设

与广西三诺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电子产业园实训中心、物联网技术实训中心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共3个;在此基础上,开发实训项目及配套实训资源,满足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学生实训及社会培训需要,打造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技能大赛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自治区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一)电子产业园实训中心。与广西三诺集團、中电(北海)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在北海工业园区建设电子产业园实训中心。实训中心包含岗前培训实训室(基本技能实训、电工上岗证培训)、三诺电子产品制造实习车间(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修实训)、电子产品模拟测试实训室(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实训)、产品开发设计实训室(单片机、嵌入式、EDA等技能实训,技能大赛,产品创新设计)。

(二)物联网技术实训中心。与广西三诺集团、广州飞瑞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在学院内建设物联网技术实训中心。实训中心包含物联网实训室、物联网创新应用实验室、物联网创新创业实训及展示中心。

(三)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与甲骨文、广西三诺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在学院内建设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中心。实训中心包含计算机网络实训模块、电子商务模块、数字媒体技术模块、计算机软件模块。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北海职业学院依托电子产业园实训中心,以三诺教师工作站、企业工程师工作站为纽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以企业电子技术改造项目,落实学院教师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新技术改造的有关政策。教师到一线与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共同研究横向科研课题,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现有科研成果,加大推广力度,更好地服务区域内企业电子生产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难题,从而为专业改革创造广阔的工学结合平台。

依托甲骨文(广西)OAEC/WDP人才产业基地,以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纽带,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供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孵化,承接电子商务培训,为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训。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及技能鉴定、电子商务农民工培训等2000人次以上。

与广西三诺集团、甲骨文等企业合作开展3项以上的横向课题研究,完成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方面实用新型专利申请4项以上。项目建设期内,累计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及技能鉴定2000人次,使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成为服务优势特色产业的示范。

应用电子专业群教学团队积极组织电子科技协会、电脑协会、淘宝社、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深入社区开展义务家用电器维修等专业技术服务,组织进行社区文体活动,深入农村进行“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加快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北部湾“硅谷”,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統性的建设项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区域经济的特征,服务产业集群的需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专业群建设的龙头专业,应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强.地方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实践教学体系示范性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4(61)

[2]郭稳涛,肖志芳.高职院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4(25)

[3]谢永超.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初探[J].工业与信息化教育,2016(67)

[4]吴翠娟,李冬.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涵分析和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23)

[5]崔立功,赵大一.校企合作共建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模式探索[J].时代教育,2015(4)

[6]朱祥贤.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轻工科技,2015(12)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教育专项资金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项目“高职《网络营销》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GXGZJG2016B015)

【作者简介】张志杰(1982— ),男,硕士,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汽车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