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从艺术导入开始

2017-05-04 09:27孙改玲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案例

孙改玲

[摘 要]巧妙的导入是落实高效课堂的基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铺下适切的情感基调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教学《金蝉脱壳》一文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认知动力和认知起点,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为更好地展开教学做好准备。

[关键词]高效课堂;艺术导入;案例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72-01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是落实高效课堂的基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铺下适切的情感基调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随性而为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在一次《金蝉脱壳》的同题异构活动中,看到三位老师的不同导入,颇有感触。

一、关注情感体验,在导入中达成融洽

导入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伊始,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但当下的阅读教学,很多导入空有“导”的形式,却没有“入”的实效。很多教师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激发兴趣,而忽视让学生保持长时间关注力的情感基础,导致学生情绪瞬间高涨,但又快速降温,其教学效果并不佳。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金蝉脱壳》时,进行了这样的导入:先要求学生回忆那些以成语为课题的课文,顺势揭示本文题目,并相机理解“金蝉脱壳”的意思;其次,在教学“壳”字的读音后,教师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对蝉的了解,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

在这一导入设置中,教师以“成语”的话题作为课文导入的切入点,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这种看似新颖却无法为本篇课文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与支撑。教师随后的教学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读音和相关知识层面的了解上,教学内容仍旧停留在相对割裂与枯燥的信息提取层面,学生的内在情感丝毫没有掀起半点涟漪。如果教师在导入时紧扣课文内容,链接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追问:“你对蝉最感兴趣的事情是什么?这篇课文就具体描述了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想了解吗?”——然后,教师顺势将学生引入到教材课文内容中去,从而激活学生的认知期待,让学生的认知动力和情感体验长时间保持。

二、关注认知动力,在导入中充分激活

好的开端能够决定了学生内驱力的大小和持久程度。因此,导入环节的设置要树立整体意识,着眼于学生持久性认知动力的激发,引领学生将学习转化为行动。

一位教师这样导入:“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我们之前学习过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哪一句生动描述了牧童的天真活泼?”学生集体背诵:“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教师顺势追问:“牧童为什么忽然闭上了嘴巴,不唱歌呢?他想捕捉知了了。”随后,教师揭示课题。

案例中,教师先从孔子的名言说起,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其次借用袁枚的《所见》将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在“鸣蝉”上,为揭示课文内容找到了相应的支点。但《所见》这首诗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短暂性的认知动力之外,对更深入地感知课文内容并没有产生持久的思维动力。学生表面上兴趣高涨,但实际上一旦进入文本内容,就会偃旗息鼓。

三、关注认知起点,在导入中走向匹配

导入环节是在新授价值点与学生原始认知起点之间创设的高速通道,将导入的价值点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充分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为深入体悟文本奠定基础,又要关注与文本教学价值点的联系,借助导入形成基本的认知,为更好地展开教学做好准备。

如,一位教师的导入就起到这样的作用。首先,教师创编了一则谜语:“天气炎热躲树梢,总是喜欢大声叫,明明什么都不知,却要连喊知道了。”学生异口同声答道:“蝉。”随后,教师引领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追问:“你对蝉的什么最感兴趣?”很多学生都认为蝉在脱壳的过程中最有趣。教师顺势揭示并板书课题“金蝉脱壳”,并组织学生猜想:“从这个课题来看,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关于蝉的什么活动?”当学生意识到课文主要描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后,教师播放了一段“金蝉脱壳”的视频,学生看得兴趣盎然。最后,教师引导说:“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金蝉脱壳”的过程表达出来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以及作者描写这一过程的方法。”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首先借助猜谜语的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其次,通过猜课题,让学生明确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这样的导入,完全在学生原始的认知起点和课文展现出来的教学价值点之间建立起了内在的认知通道,为学生深入体悟文本内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导入是一门艺术,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石。因此,教师必须要紧扣文本特点和学生内在的认知起点、认知需求,设置适切的导入方案,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案例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