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段课文朗读有效指导方法探析

2017-05-04 06:32马汪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7年4期
关键词:低年段指导方法

马汪霞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根据各年段的朗读目标,教师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方法指导,能够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低年段;课文朗读;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0-0039-02

小学低年段的语文学习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指导非常必要。朗读是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的体现,而且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以读为本”的理念似乎已深入人心。但是静心想来,我们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没有目标的一遍又一遍地读,教师往往缺乏指导朗读的方法,只盲目训练,不加以点拨。于是,阅读教学就难以真正达到新课标所倡导的“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目标。

王尚文先生说:“语言文字是有体温的。”读者如何感触其间的温度,感受语言的魅力呢?我觉得,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層次、有深度、有感情的朗读,在有效的朗读中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一、正确地朗读课文

对于朗读,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把每个字的字音读正确,让学生分清楚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后鼻音,咬准每一个字,不添字、不漏字,要从小处做起,字字清晰,发挥拼音的作用。其次,结合生字词的正音进行教学,然后将词语放进句子练读中,读通长句子,再分段读。最后,把整篇课文连起来读。一步一个脚印,逐一攻破朗读难点。

比如,人教版《北京亮起来了》第一课时教学片断修改前后的对比。

【修改前】

师:孩子们,夜晚的北京真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瞧,生字宝宝也跑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美丽的夜景呢。大家愿意带上他们吗?

(学生自读、领读、说记字方法)

师:生字宝宝可高兴了,终于能跟我们一起玩了。谁愿意带着生字宝宝,读一读第一段?

(学生读到“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时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修改后】

师:孩子们,夜晚的北京真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那么就请大家跟随着小导游一起游览夜晚北京的美景吧。谁愿意当小导游,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学生读到“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时依然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师:这句话比较难读,因为里边藏着三个生字宝宝,它们是“伟、幢、廓”。哪位小老师给我们领读一下?

师:小老师领读得真好,“幢”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谁愿意再读一读?

(反复读,再齐读)

师:谁来读一读它们在句子中的词语朋友“一幢幢、雄伟、轮廓”。

(反复读,以此正音,再齐读)

师:认识了这三个生字宝宝,相信这句长句就难不倒你们了,谁愿意来读一读?

以上案例中的句子不仅长,而且单单生字就有三个。对于刚接触这篇课文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片段一是采用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把生字与句子、词语分开学习,又突然一下子放进了课文,所以学生一时无法适应,成效也就比较慢。片段二的教学把难点切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高度,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也明显要好。

二、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句子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提升,要求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即停顿适当,不读破词,不读破句,一句一句读清楚,边读边想,做到朗读节奏自然。但是,因为低年级学生观察力不够仔细,常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会读整个词,因而会使词句的语调发生变化,丢字、加字的现象常会出现。因此,教师指导时,必须要求学生读得词句连贯,注意看准字、词,读通、读顺。教师可以把难读的词语单独罗列出来,单独练习,甚至可以运用符号,帮助学生正确停顿。

例如,《从现在开始》教学修改前后的比较。

【修改前】

师:哪一位猫头鹰大王愿意到前面来,做做动作,向在座的小动物们下达这个命令?

(生读)

师:小动物们,听了这个命令,你们同意吗?从课文哪里看出不同意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生: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学生的停顿非常不当)

师:这一句话比较长,小朋友们自己再练一练。

(一分钟后请学生读,效果不明显,依然困难重重)

【修改后】

师:哪一位猫头鹰大王愿意到前面来,做做动作,向在座的小动物们下达这个命令?

(生读 )

师:小动物们,听了这个命令,你们同意吗?从课文哪里看出不同意的?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生:大家听了议论纷纷,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天天熬夜,一个星期下来,动物们都叫\苦连天。

(学生的停顿非常不当)

师:这一句话里边有两个成语用得可真好,谁能流利地读一读这两个成语“议论纷纷、叫苦连天”。

师:这是四字成语,不能分开。这三个字“不得不”也不能分开,谁来读一读?

师:谁能放进句子里读一读——“可是\又\不得不\服从命令”。

(教师在多媒体中用符号标出停顿的地方,并范读)

《从现在开始》教学修改前,当学生碰到朗读障碍时,教师只一味地让学生自己练习。殊不知,如此的练习仍然是在原地踏步,朗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该怎样读。教学修改后,教师实实在在地伸出了援助之手,挑出难读的四字成语和“不得不”进行单独练习,其余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情”,它和其他学科比较,有着鲜明而丰富的情感特色:内容丰富优美,结构精巧多姿,情理融会贯通,隐含着作者的审美情趣。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叮嘱学生要“有感情地读”“美美地读”。朗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应是力透纸背的读。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呢?创设情境和品析词句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是比较适合的。

(一)创设情境法

师:你最喜欢谁的庆祝方式呢?

生1: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师:那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看看吧。来,戴上帽子。哇!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爽。我们走啊走,来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上。你看到了什么啊?

生2:稻子都成熟了。

生3:稻子笑彎了腰,变黄了。

师:稻子金灿灿的全都成熟啦。难怪课文说“金黄”。你能带着你此时的心情读一读这一行吗?

师:除了稻子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4:高粱红了,像燃烧的火把。

师:又大丰收了,是吧。(读)这时候真的是五谷丰登啊!咦,那里还有一个果园呢?赶紧进去看看吧。你看到了什么呀?

生5:我看到了苹果。苹果很大、很香。

师:大家一起捧起这些大苹果使劲闻一闻?闻到什么了?感觉怎么样?开开心心地读一读这一行。

师:还有谁看到另外的水果了?

生6:我看见了梨。那梨很大、很黄,圆圆的像灯笼。

师:是呀!秋天来了,好一派丰收的景象。这时候真的是瓜果飘香啊!怀着此时的心情读一读吧。

师:你瞧,田野在祖国妈妈生日那天捧起那么多的果实。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呀?

生7:我这些果实送给你,让你吃得饱饱的。

生8:祖国妈妈要美美地吃。吃了我们的这些果实,能够变得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健康。请你收下我们送的礼物吧!

师:那么多的果实都来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哪!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诗歌是凝练的语言,教学诗歌最重要的是把缺少的那部分内容用想象补充出来。“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解读文本时我就认为这田野不仅指种农作物的田野,更指广袤的大地,“金黄”也并不是说只有像稻子、橘子之类黄色的果实,它代表的是各类果实的成熟与丰收。所以,在教学时我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身上的每一个器官,嗅觉、视觉、听觉等。我不仅问他们看到了什么,而且还问他们闻到了什么,再听听农民伯伯在说些什么,让学生从果实的大小、味道、农民的话语中感受到祖国丰收的喜悦。从想象到悟再到读,以情促悟,以悟促读,在朗读中升华了情感。

(二)字词品析法

师:禾苗长得好好的,他为什么要拔呢?你从哪里知道,那个人非常希望禾苗长得快些。

生1:“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师:“焦急”是什么意思?

生2:着急。

师:瞧,“焦”是四点底,这四点底就是火呀,指人的心里像被火烧一样着急呢。你什么时候也很焦急?

生3:考试的时候,我的橡皮不见了,我很焦急。

生4:很晚了,妈妈还没回来,我很焦急。

师:谁能演一演“焦急地转来转去”?谁能读出“焦急”的味道?

《揠苗助长》这则故事中导致农夫失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个人“急”。所以在教学时,我牢牢抓住“焦急”不放,分四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情感。第一层是读,把“焦急”读正确。第二层是从字形上初步明白“焦急”的意思就是着急。第三层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明确“焦急”的意思。第四层从字面“焦急”到演一演的行为和学生心里的想法,让理解更深入。抓住“焦急”,不仅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了文本,而且寻找到了激发学生情感的支点,加深了体验,促进了朗读。

语文基本能力中的关键是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与朗读密切相关。感情朗读又是一种读者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是读者表达个性化阅读感受,读者与文本、作者进行思想交流,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因此,在学生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务必要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的手段,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达到与文章、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低年段指导方法
浅析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效果
细说小学课外阅读的类型及阅读指导方法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设计趣味化作业,促进低年段学生有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