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探讨

2017-05-08 02:13刘春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高中实验教学物理

刘春祥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有的物理概念、规律和理论,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验也是高考物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搞好实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 物理 实验教学

在当前物理教学中,虽然已进行了实验教学,但整体上未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要求,把实验教学落实到实践当中,逐步加大实验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探索多样化的实验学习方式

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学习方式应该多样化。单一、被动的实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基于不同的学生对象和不同的实验环境,这些形式可以选择,各有侧重,又互不割断。

1.自主活动。通过学生自觉地参与实验活动,确定实验目标,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监控实验过程,评价实验结果,从而完成实验任务。活动过程特别强调的是学生实验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是对学生实验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2.合作学习。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知识,促进理解,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形成学习团队,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高中物理实验学习能力的较高要求,是对学生操作技能和思维品质的综合检测,是有效的实验学习方式之一。实验设计的特点是情景新、方法活,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有透彻的理解,对实验器材有所取舍和组合,能根据设计的要求和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制定实验的方案,通过实验全过程的描述和具体步骤的实施,得出有关的结论并做出必要的说明。

二、凸显演示实验的探究性

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中会遇到众多的演示实验。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因此,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要引导、启发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促使他们驾驭知识的情感升华,使学生的兴趣稳定、持久。

实验前,老师应先向学生介绍实验的目的即我们要研究什么,然后让学生对实验的方案进行设计、预测演示实验的结果并做好记录;实验中,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并记录观察的结果;实验后,教师和学生对比讨论预测结果和实际观测的结果是否相同,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对实验进行总结。这样的实验设计既凸显了演示实验的探究性,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与分析并始终投入到实验中去。

三、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亲自动手的机会,既调动了获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能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通过设计、操作、观察、分析、归纳,自我解决头脑中的“为什么”,总结出合乎事物发展的新规律,使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在动手寻找知识真谛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设备能够满足需要的情况下,或经过努力能够创造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例如: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所需实验仪器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准备,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通过观察、记录数据,分析总结出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样学生既满足了好奇的愿望,激发了求知的兴趣,又在实验中学会了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技巧,并掌握了判断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法。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还观察到物体未滑动前弹簧秤已经具有示数,预示着静摩擦力的存在,为进一步学习“静摩擦力”埋下了伏笔。

四、应用多媒體技术为补充手段

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并使物理实验教学的现代特性得到进一步发挥。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仿真传统实验,这可以作为真实实验的事前准备,使学生在做真实实验之前对实验设备和内容有深刻的了解,从而提高物理实验的教学效果;其次可以仿真中学物理实验室内所无法完成的实验(如α散射实验),同时可仿真宏观或微观的自然现象(如地球绕太阳转、分子运动),还可以仿真极快、或极慢的实验过程(比如自由落体等),从而突破实验条件、空间以及时间对高中实验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就会使学生加强认识,理解透彻;再者采用摄像机和电子计算机等手段来演示实验进行现场直播,可以提高实验可见度,增强实验的效果。

五、实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新课程要求的把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对于实验器材和实验原理的确定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确定,这样教师对于实验教学有更大的决策空间,但也给教师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通过分析教学情况、学生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理解情况,适当调整实验的次数和时机,适当调整实验的难度和目标,灵活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都能通过实验,达到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的个人情况不同,动手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的同学由于动手能力较差,在实验中只能做旁观者,不敢动手操作。教师要对这些同学进行鼓励和引导,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使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得到锻炼,增强实验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物理实验对科学研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我们的物理教学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实验做得好,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就能自然而然地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只有做到这点,学生的思维才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鲁世明,新课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学物理2011,10.

[2]张海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05.

猜你喜欢
高中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处处留心皆物理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