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策略分析

2017-05-09 18:05黄民
速读·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黄民

摘 要: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绝大部分学生最喜欢的内容。但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却往往对儿童文学提不起兴趣,老师也没有真正去仔细阅读儿童文学并把握儿童文学的特征进行教学。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策略,积极提升小学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儿童文学在学生的受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以儿歌、短诗、儿童故事为主,比如《乌鸦喝水》《小蝌蚪找妈妈》等,这些故事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是极其新奇和喜爱的,他们喜欢这样的学习内容并愿意学习这些知识。儿童文学中蕴含的教育性知识也包括各个方面,所以儿童文学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被重视。除此之外,小学阶段的学习压力较小,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儿童文学恰好可以实现这一点,儿童文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能够从中学到知识,一举两得。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儿童文学也越来越被小学教育工作者重视,但与此同时,小学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总结小学语文课堂中儿童文学教学的弊端和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与学生实际脱离,用成人的角度进行儿童文学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基础的培养。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不应该有过多的压力,所以老师也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儿童文学之所以成为学生喜欢的学习类型,主要的原因就是儿童文学的故事性、趣味性能够满足学生的胃口。但在教学中小学语文老师因为年龄差异,对儿童文学缺乏兴趣,所以老师教学起来也就无法体现儿童文学本身的魅力。一般而言,大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会以成人的角度来分析儿童文学,即将儿童文学作品进行剖析,从题目到作者到字、词、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教学方法,使钟爱故事情节的学生怎么能接受?换句话讲,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异于是询问学生“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样,这样的问题,别说是学生,老师自己恐怕也难以找到答案。

(二)学生的阅读量少,对儿童文学缺乏感悟能力

其实无论是什么作品,作品背后都会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但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教学重点不应该是儿童文学的思想感情,老师更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学习,提升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多阅读。阅读多了之后学生自己就会有一些感悟,他们对儿童文学的领悟力也就会更强。这样的教学方法比老师在课堂上教学生剖析一篇儿童文学要好很多。但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生不喜欢阅读,领悟力也较低,这就是学生对于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少导致的,学生的阅读量少,领悟力也就无法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上基本要依赖老师的帮助,所以学生对于儿童文学的阅读量少的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老师没有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导致学生没有兴趣阅读相关的儿童文学作品。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趣味性

小学语文的儿童文学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形成固定的学习方法,他们在学习的很多方面都要依赖老师的帮助,没有学习自主性。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低,所以教学就应该以普及知识和培养兴趣为主,但很多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剖析课文,将一篇充满童真的儿童文学分成若干段落,再分析段落的中心思想,这样的做法会使得学生一头雾水,在他们心中,儿童文学描写的就是一个梦幻的世界,而老师却让他们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他们就会对课堂教学兴味索然,简单来说可能是对儿童文学缺乏兴趣,但往严重了说,影响的将会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完善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策略

(一)站在儿童的角度进行教学,树立儿童观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能把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当成是高年级的语文课文来分析。站在成人的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是很多老师都会常犯的一个错误,所以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老师要树立儿童观,站在儿童的角度分析课文。举个例子,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对于成人而言,这样的文章可能毫无意义,但在儿童眼中这样的课文却是充满了趣味性。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就不能够有分析中心思想这样的做法,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和学生谈论文中的故事,对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的其他的动物进行提问,询问学生在生活是否见过,并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的想法。如果老师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童心,在教这篇课文时可能会觉得无趣,但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老师也就能够和学生一同置身于儿童文学的世界里了。

(二)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鉴赏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教学应该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从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培养学的领悟能力。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阅读,除了课本之外,更多的接触儿童文学,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以及我国的童话作家曹文轩、郑渊洁等人的作品。在更多的阅讀中,学生对于儿童文学就会有更多的感悟,读得多了,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就不会觉得吃力,反而会激发信心,学习兴趣会更加浓厚。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趣味

教学方法的单一、守旧是影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儿童文学教学中要做到的是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多创新,以此来提升课堂趣味。比如在学完一篇儿童文学之后,老师可以在课堂上举行童话故事大赛,学生上台讲童话故事,由其余学生打分,评出名次。这个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另外,也可以从侧面促使学生在课下会主动去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儿童文学教学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为有效的办法。本文总结了儿童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除了本文所举的策略之外,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多创新、多观察,努力提升执教水平,提升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儿童文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刊首语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作品才算优秀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儿童文学更需要成人关注